一种茶叶包装用上料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3313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9: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茶叶包装用上料机。所述茶叶包装用上料机包括支架、传输轨道以及倒料斗,所述支架顶部设有传输轨道,传输轨道内部设有打散组件以及倒料斗,倒料斗与传输轨道固定连接,打散组件由轴体以及扇叶组成,扇叶为若干组,每组扇叶均与轴体固定连接,且轴体侧面设有嵌合杆,嵌合杆与轴体所开设嵌合槽相嵌合并滑动设置,且嵌合杆侧面设有转盘,转盘与嵌合杆固定连接,且转盘侧面固定连接有握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此装置增设了传输轨道,使得此装置可以无需人工搬运即可进行运输,不仅减少了人力的消耗,还会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生产成本。效率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生产成本。效率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叶包装用上料机


[0001]本技术涉及茶叶运输
,尤其涉及一种茶叶包装用上料机。

技术介绍

[0002]茶叶,指茶树的叶子和芽。别名茶、槚(ji
ǎ
),茗,荈(chu
ǎ
n),泛指可用于泡茶的常绿灌木茶树的叶子,以及用这些叶子泡制的饮料,后来引申为所有用植物花、叶、种子、根泡制的草本茶,如"菊花茶"等;用各种药材泡制的"凉茶"等,在中国文学中亦称雷芽,有些国家亦有以水果及香草等其它植物叶而泡出的茶,如"水果茶",茶叶源于中国,茶叶最早是被作为祭品使用的,但从春秋后期就被人们作为菜食,在西汉中期发展为药用,西汉后期才发展为宫廷高级饮料,普及民间作为普通饮料那是西晋以后的事,发现最早人工种植茶叶的遗迹在浙江余姚的田螺山遗址,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饮茶始于中国,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可以用开水直接泡饮,依据品种和制作方式以及产品外形分成六大类,依据季节采制可分为春茶、夏茶、秋茶、冬茶。以各种毛茶或精制茶叶再加工形成再加茶,包括分为花茶、紧压茶、萃取茶、药用保健茶、含茶饮料等,茶叶在完成加工后,需要对其进行包装处理,使得茶叶可以进行展示或者售卖,此过程中,工作人员采用人工搬运茶叶,此方式不仅效率低,还会增加大量的人力,增加了生产成本。
[0003]针对上述问题,现提出一种茶叶包装用上料机,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工作人员采用人工搬运茶叶,此方式不仅效率低,还会增加大量的人力,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茶叶包装用上料机。
[0005]本技术提供的茶叶包装用上料机包括支架、传输轨道以及倒料斗,所述支架顶部设有传输轨道,传输轨道顶部设有密封罩,密封罩与传输轨道转动连接,且传输轨道内部设有打散组件以及倒料斗,倒料斗与传输轨道固定连接,打散组件由轴体以及扇叶组成,扇叶为若干组,每组扇叶均与轴体固定连接,且轴体侧面设有嵌合杆,嵌合杆与轴体所开设嵌合槽相嵌合并滑动设置,且嵌合杆侧面转盘,转盘与嵌合杆固定连接,且转盘侧面固定连接有握把。
[0006]优选的,所述支架顶部设有放置板,放置板与支架固定连接,且支架与传输轨道固定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传输轨道内部设有电机、传动杆以及传输带,电机与传动杆均为两组,两组电机分别通过固定螺栓与传输轨道可拆卸式连接,两组传动杆分别设置于传输带内部,且两组传动杆分别与两组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传输轨道端部设有挡板以及控制板,挡板以及控制板分别与传输轨道转动连接,且控制板与挡板所开设凹槽相嵌合,并且控制板与挡板相贴合。
[0009]优选的,所述传输轨道顶部设有延伸块,延伸块为三组,三组延伸块均与传输轨道固定连接,且传输轨道内部设有三组传动杆,三组传动杆外表面分别设有限位板,三组限位
板分别与三组传动杆螺纹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延伸块与限位板分别设置于轴体左、右两侧,轴体分别与延伸块以及限位板转动连接,且延伸块内部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与嵌合杆外表面所设置固定圈相嵌合并转动设置。
[0011]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茶叶包装用上料机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提供一种茶叶包装用上料机,通过对此装置增设了传输轨道,使得此装置可以无需人工搬运即可进行运输,不仅减少了人力的消耗,还会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生产成本;且通过对此装置增设了打散组件,使得此装置可以对堆积的茶叶进行打散,从而避免茶叶出现堆积或者结块的情况,提升了茶叶的美观程度,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客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茶叶包装用上料机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茶叶包装用上料机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图1所示的支架与放置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图1所示的传输轨道、倒料斗以及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图1所示的打散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标号:1、支架;2、传输轨道;3、密封罩;4、倒料斗;5、挡板;6、打散组件;7、放置板;8、控制板;9、转盘;10、握把;11、延伸块;12、限位板;13、传动杆;14、轴体;15、扇叶;16、嵌合杆;17、固定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0]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以及图5,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茶叶包装用上料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茶叶包装用上料机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支架与放置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传输轨道、倒料斗以及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的打散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包括:支架1、传输轨道2以及倒料斗4。
[0021]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图2以及图5所示,支架1顶部设有传输轨道2,传输轨道2顶部设有密封罩3,密封罩3与传输轨道2转动连接,密封罩3用于盖住传输轨道2,从而避免茶叶在进行打散过程中出现飞离传输轨道2的情况,且传输轨道2内部设有打散组件6以及倒料斗4,倒料斗4与传输轨道2固定连接,工作人员可以将茶叶倒入倒料斗4内,此时,茶叶便会从倒料斗4内进入传输轨道2内,打散组件6由轴体14以及扇叶15组成,扇叶15为若干组,每组扇叶15均与轴体14固定连接,且轴体14侧面设有嵌合杆16,嵌合杆16与轴体14所开设嵌合槽相嵌合并滑动设置,且嵌合杆16侧面转盘9,转盘9与嵌合杆16固定连接,且转盘9侧面固定连接有握把10,工作人员可以转动握把10,使得转盘9开始转动,随着转盘9的转动,轴体14便会一同发生转动,此过程中,扇叶15便会对茶叶进行打散,此时,若茶叶有堆积在一起的情况,扇叶15便会将堆积的茶叶进行打散。
[0022]参考图3所示,支架1顶部设有放置板7,放置板7与支架1固定连接,且支架1与传输轨道2固定连接,放置板7用于固定传输轨道2。
[0023]参考图4所示,传输轨道2内部设有电机、传动杆13以及传输带,电机与传动杆13均为两组,两组电机分别通过固定螺栓与传输轨道2可拆卸式连接,两组传动杆13分别设置于传输带内部,且两组传动杆13分别与两组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工作人员通过启动电机,使得电机带动传动杆13发生转动,随着传动杆13的转动,传输带便会受到传动杆13的摩擦而转动,通过此方式,工作人员只需要将茶叶倒在传输带上,然后通过传输带将茶叶进行运输,传输轨道2端部设有挡板5以及控制板8,挡板5以及控制板8分别与传输轨道2转动连接,且控制板8与挡板5所开设凹槽相嵌合,并且控制板8与挡板5相贴合,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挡板5控制茶叶的运输,当挡板5被打开时,茶叶便会从传输轨道2内运输出去,反之,当挡板5与传输轨道2相贴合时,茶叶便会被限位于传输轨道2内,通过转动控制板8,从而控制挡板5的转动。
[0024]参考图4与图5所示,传输轨道2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叶包装用上料机,包括支架(1)、传输轨道(2)以及倒料斗(4),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顶部设有传输轨道(2),传输轨道(2)顶部设有密封罩(3),密封罩(3)与传输轨道(2)转动连接,且传输轨道(2)内部设有打散组件(6)以及倒料斗(4),倒料斗(4)与传输轨道(2)固定连接,打散组件(6)由轴体(14)以及扇叶(15)组成,扇叶(15)为若干组,每组扇叶(15)均与轴体(14)固定连接,且轴体(14)侧面设有嵌合杆(16),嵌合杆(16)与轴体(14)所开设嵌合槽相嵌合并滑动设置,且嵌合杆(16)侧面转盘(9),转盘(9)与嵌合杆(16)固定连接,且转盘(9)侧面固定连接有握把(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包装用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顶部设有放置板(7),放置板(7)与支架(1)固定连接,且支架(1)与传输轨道(2)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包装用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轨道(2)内部设有电机、传动杆(13)以及传输带,电机与传动杆(13)均为两组,两组电机分别通过固定螺栓与传输轨道(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勇黄井娣郭细妹宋远志
申请(专利权)人:英德市杯杯红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