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的羊肚菌酱油生产加工用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3313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9: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的羊肚菌酱油生产加工用混合装置,包括机体和固定组件,所述机体的上端左侧设置有控温器,所述机体的上端右侧设置有入料口,所述固定组件设置在机体的外部下端,所述固定组件的下端右侧设置有控制阀。该高效的羊肚菌酱油生产加工用混合装置,与现有的普通高效的羊肚菌酱油生产加工用混合装置相比,该高效的羊肚菌酱油生产加工用混合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可使原料更均匀高效的混合,避免原料在加工过程中出现结块的现象,提高混合效率,并且可控制温度,避免温度过高导致曲种烫死,影响羊肚菌酱油酿制的质量,而且还可避免在羊肚菌酱油在酿制过程中沉淀,导致控制阀出现堵塞的现象,影响酱油的出料和质量。量。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的羊肚菌酱油生产加工用混合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酱油加工
,具体为一种高效的羊肚菌酱油生产加工用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酱油是中国传统的调味品,用大豆或脱脂大豆或黑豆、小麦或麸皮,加入水、食盐酿造而成的液体调味品,色泽呈红褐色,有独特酱香,滋味鲜美,有助于促进食欲。羊肚菌是羊肚菌科、羊肚菌属真菌,菌盖近球形、卵形至椭圆形,高可达10厘米,顶端钝圆,表面有似羊肚状的凹坑,羊肚菌是食药兼用菌,其香味独特,营养丰富,富含多种人体需要的氨基酸和有机锗,通过羊肚菌来酿制酱油,羊肚菌酱油在加工过程中需要用到混合设备来对其进行混合。
[0003]现有的公告号为CN215028506U,名为“一种酱油生产加工用混合设备”的专利,该专利在使用过程中,混合效果不佳,导致混合不均匀,影响酱油的酿制,针对上述情况,在现有的高效的羊肚菌酱油生产加工用混合装置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的羊肚菌酱油生产加工用混合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的羊肚菌酱油生产加工用混合装置,包括机体和固定组件,所述机体的上端左侧设置有控温器,所述机体的上端右侧设置有入料口,所述固定组件设置在机体的外部下端,所述固定组件的下端右侧设置有控制阀,所述机体的内部左右两壁均设置有加热组件,所述机体的内部中部设置有混合组件,所述混合组件包括电机一、转轴和搅拌叶,所述电机一的下端连接有转轴,且转轴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搅拌叶,所述机体的内部下端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转动组件。
[0006]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电源连接头和加热管,所述电源连接头的右端设置有加热管,且加热管与电源连接头为固定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框和支腿,所述固定框的下端设置有支腿,且支腿与固定框为一体化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转动组件包括电机二、转动杆和转动叶,所述电机二的左端连接有转动杆,且转动杆的下端左侧设置有转动叶。
[0009]进一步的,所述机体与固定框为固定连接,且固定框与控制阀为焊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转轴与机体为转动连接,且转轴与搅拌叶为焊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入料口与机体为一体化连接,且机体的直径与固定框的内径相等。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高效的羊肚菌酱油生产加工用混合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可对原料进行混合搅拌,使原料更均匀高效的混合,避免原料在加工过程中出现结块的现象,提高混合效率,提高酱油的出产率,并且可控制机体内部的温度,
避免机体内部的温度过高导致曲种烫死,影响酱油酿制的质量,而且还可对机体内部底部的原料沉淀物进行搅拌,避免在酱油在酿制过程中原料沉淀,导致控制阀出现堵塞的现象,影响酱油的出料和质量;
[0013]1.本技术通过电机一、转轴和搅拌叶的设置,操作人员通过打开电机一进行转动,从而带动转轴进行转动,进而能够带动搅拌叶进行转动,对原料进行混合搅拌,使原料更均匀高效的混合,避免原料在加工过程中出现结块的现象,提高混合效率,提高羊肚菌酱油的出产率;
[0014]2.本技术通过电源连接头、加热管和控温器的设置,操作人员通过连接电源连接头,从而对加热管进行加热,进而能够对羊肚菌酱油进行加热,提高发酵速度,操作人员通过控温器可更直观的知道机体内部的温度,当温度达到阈值时,操作人员断开电源连接头与电源连接,从而控制机体内部的温度,避免机体内部的温度过高导致曲种烫死,影响羊肚菌酱油酿制的质量;
[0015]3.本技术通过电机二、转动杆和转动叶的设置,操作人员通过打开电机二进行转动,从而带动转动杆进行转动,进而能够带动转动叶进行转动,对机体内部底部的原料沉淀物进行搅拌,避免在羊肚菌酱油在酿制过程中原料沉淀,导致控制阀出现堵塞的现象,影响羊肚菌酱油的出料和质量。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一种高效的羊肚菌酱油生产加工用混合装置的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一种高效的羊肚菌酱油生产加工用混合装置的转动组件正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一种高效的羊肚菌酱油生产加工用混合装置的固定组件立体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机体;2、混合组件;201、电机一;202、转轴;203、搅拌叶;3、加热组件;301、电源连接头;302、加热管;4、控温器;5、入料口;6、固定组件;601、固定框;602、支腿;7、转动组件;701、电机二;702、转动杆;703、转动叶;8、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如图1所示,一种高效的羊肚菌酱油生产加工用混合装置,包括机体1和固定组件6,机体1的上端左侧设置有控温器4,机体1的上端右侧设置有入料口5,固定组件6设置在机体1的外部下端,固定组件6的下端右侧设置有控制阀8,机体1的内部左右两壁均设置有加热组件3,加热组件3包括电源连接头301和加热管302,电源连接头301的右端设置有加热管302,且加热管302与电源连接头301为固定连接,操作人员通过连接电源连接头301,从而对加热管302进行加热,进而能够对羊肚菌酱油进行加热,提高发酵速度,操作人员通过控温器4可更直观的知道机体1内部的温度,当温度达到阈值时,操作人员断开电源连接头301与电源连接,从而控制机体1内部的温度,避免机体1内部的温度过高导致曲种烫死,影响羊肚菌酱油酿制的质量;机体1的内部中部设置有混合组件2,混合组件2包括电机一201、转轴202和搅拌叶203,电机一201的下端连接有转轴202,且转轴202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搅拌叶
203,转轴202与机体1为转动连接,且转轴202与搅拌叶203为焊接,机体1的内部下端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转动组件7,操作人员通过打开电机一201进行转动,从而带动转轴202进行转动,进而能够带动搅拌叶203进行转动,对原料进行混合搅拌,使原料更均匀高效的混合,避免原料在加工过程中出现结块的现象,提高混合效率,提高羊肚菌酱油的出产率;
[0021]如图2

3所示,固定组件6包括固定框601和支腿602,固定框601的下端设置有支腿602,且支腿602与固定框601为一体化连接,机体1与固定框601为固定连接,且固定框601与控制阀8为焊接,入料口5与机体1为一体化连接,且机体1的直径与固定框601的内径相等,转动组件7包括电机二701、转动杆702和转动叶703,电机二701的左端连接有转动杆702,且转动杆702的下端左侧设置有转动叶703,操作人员通过打开电机二701进行转动,从而带动转动杆702进行转动,进而能够带动转动叶703进行转动,对机体1内部底部的原料沉淀物进行搅拌,避免在羊肚菌酱油在酿制过程中原料沉淀,导致控制阀8出现堵塞的现象,影响羊肚菌酱油的出料和质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的羊肚菌酱油生产加工用混合装置,包括机体(1)和固定组件(6),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上端左侧设置有控温器(4),所述机体(1)的上端右侧设置有入料口(5),所述固定组件(6)设置在机体(1)的外部下端,所述固定组件(6)的下端右侧设置有控制阀(8),所述机体(1)的内部左右两壁均设置有加热组件(3),所述机体(1)的内部中部设置有混合组件(2),所述混合组件(2)包括电机一(201)、转轴(202)和搅拌叶(203),所述电机一(201)的下端连接有转轴(202),且转轴(202)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搅拌叶(203),所述机体(1)的内部下端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转动组件(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羊肚菌酱油生产加工用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3)包括电源连接头(301)和加热管(302),所述电源连接头(301)的右端设置有加热管(302),且加热管(302)与电源连接头(301)为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羊肚菌酱油生产加工用混合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罗平和剑锋
申请(专利权)人:丽江松间之露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