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直流固态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3237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9: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交直流固态继电器包括输入电路部分、驱动电路部分以及输出电路部分,所述驱动电路部分包括固态板,所述固态板经接线端子与输入电路部分连接,用于传输输入电路部分提供的控制信号;所述固态板上设置有交流电路组以及直流电路组,所述输出电路部分包括交流气阀负载以及直流气阀负载,所述交流电路组以及直流电路组均通过接线端子分别与交流气阀负载和直流气阀负载连接,用于根据控制信号选择性驱动交流气阀负载或者直流气阀负载导通或关断,实现现场交、直流负载转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适应交、直流气阀电阻焊机的交直流切换的功能,提供了焊机使用时的便捷性,大大提高了焊接效率。提高了焊接效率。提高了焊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交直流固态继电器


[0001]本技术属于电阻焊机控制
,尤其是实现电阻焊机适应交、直流电源气阀的一种交直流固态继电器。

技术介绍

[0002]电阻焊焊机设备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家电等领域。目前现有的焊机控制器,在配套交流气阀的焊机时,需要配备有交流固态继电器控制回路的控制系统,在配套直流气阀的焊机时,需要配备有直流固态继电器控制回路的控制系统,在生产现场不能做到一个控制器能够实现控制交、直流气阀两种焊机互换使用,这给生产带来不便,也造成用户设备成本的增高。
[0003]通过检索未发现与本申请相关的专利文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实现能适应交、直流气阀电阻焊机的交直流继电器。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交直流固态继电器,包括输入电路部分、驱动电路部分以及输出电路部分,所述驱动电路部分包括固态板,所述固态板经接线端子与输入电路部分连接,用于传输输入电路部分提供的控制信号;所述固态板上设置有交流电路组以及直流电路组,所述输出电路部分包括交流气阀负载以及直流气阀负载,所述交流电路组以及直流电路组均通过接线端子分别与交流气阀负载和直流气阀负载连接,用于根据控制信号选择性驱动交流气阀负载或者直流气阀负载导通或关断,实现现场交、直流负载转换。
[0007]而且,所述输入电路部分为焊机主控板,输入电路部分的输入控制信号由焊机主控板提供。
[0008]而且,所述驱动电路部分的电源由焊机主控板提供的VCC电源。
[0009]而且,所述交流电路组包括交流光电隔离电路以及交流驱动触发电路。
[0010]而且,所述交流光电隔离电路包括第一光耦、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第十三电阻、第二电容、第一三极管以及第二指示灯,所述第一光耦包括输入部分以及输出部分,所述第一三极管两端并联有第二电容,所述第一三极管和第十二电阻串联后一端连接VCC电源,另一端连接GND地线,所述第一三极管与第十一电阻串联,用于接收控制信号,为第一光耦的输入部分导通,且与第十三电阻和第二指示灯串联形成回路;所述第一光耦的输出部分与交流驱动触发电路连接,所述交流驱动触发电路包括串联的第十四电阻以及双向可控硅,所述双向可控硅与交流气阀串联后,分别与气阀交流电源的两端连接。
[0011]而且,所述直流电路组包括直流光电隔离电路以及直流驱动触发电路。
[0012]而且,所述直流光电隔离电路包括第二光耦、第三电阻、第一电容、第二三极管、第一指示灯、第二电阻以及第八电阻,所述第二光耦包括输入部分和输出部分,所述第二三极
管两端并联有第一电容,所述第二三极管和第二电阻串联后一端连接VCC电源,另一端连接GND地线,所述第二三极管与第三电阻串联,用于接收控制信号,为第二光耦的输入部分导通,且与第八电阻和第一指示灯串联形成回路;所述第二光耦的输出部分与直流驱动触发电路相连,所述直流驱动触发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四电阻、第七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达林顿管、二极管以及稳压二极管,所述第二光耦的输出部分连接有第一电阻和第七电阻,所述第一电阻和第七电阻分别通过接线端子与气阀直流电源的正、负极相连形成一个主回路,所述达林顿管并联在该主回路上,所述第二光耦的输出部分与第七电阻连接线路上还分支连接有第四电阻,所述第四电阻与达林顿管串联,所述第一电阻与气阀直流电源的正极连接的电路上并联直流气阀,且所述直流气阀与第一电阻之间的电路上还连接有第五电阻,所述达林顿管一端串联有二极管以及第六电阻,另一端串联稳压二极管,且所述稳压二极管与第四电阻并联设置,所述第五电阻与直流气阀之间的电路与达林顿管与二极管之间的电路连接。
[0013]而且,所述第一光耦为光耦3063。
[0014]而且,第二光耦为光耦TLP521

1。
[0015]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0016]本技术提供的继电器能适应交、直流气阀电阻焊机的交直流切换的功能,提供了焊机使用时的便捷性,不管是交流气阀的焊机或者直流气阀的焊接,本继电器都可以使用,大大提高了焊接效率。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交直流固态继电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交直流固态继电器的原理框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交直流固态继电器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1]一种交直流固态继电器,包括输入电路部分、驱动电路部分以及输出电路部分,所述驱动电路部分包括固态板,所述固态板经接线端子与输入电路部分连接,用于传输输入电路部分提供的控制信号;所述固态板上设置有交流电路组以及直流电路组,所述输出电路部分包括交流气阀负载以及直流气阀负载,所述交流电路组以及直流电路组均通过接线端子分别与交流气阀负载和直流气阀负载连接,用于根据控制信号选择性驱动交流气阀负载或者直流气阀负载导通或关断,实现现场交、直流负载转换。
[0022]所述输入电路部分为焊机主控板,输入电路部分的输入控制信号由焊机主控板控制系统提供;且驱动电路部分的电源由焊机主控板提供的VCC电源。
[0023]且固态板上的电路形式实现如图3所示的连接:
[0024]所述交流电路组包括交流光电隔离电路A

JL以及交流驱动触发电路B

JL,所述交流光电隔离电路包括第一光耦3063、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三电阻R13、第二电容C2、第一三极管T1以及第二指示灯DL2,所述第一光耦3063包括输入部分以及输出部
分,所述第一三极管两端并联有第二电容C2,所述第一三极管和第十二电阻R12串联后一端连接VCC电源,另一端连接GND地线,所述第一三极管与第十一电阻R11串联,用于接收控制信号,为第一光耦3063的输入部分导通,且与第十三电阻R13和第二指示灯DL2串联形成回路;所述第一光耦3063的输出部分与交流驱动触发电路连接,所述交流驱动触发电路包括串联的第十四电阻R14以及双向可控硅BT136,所述双向可控硅BT136与交流气阀串联后,分别与气阀交流电源的正负极连接;具体的为所述双向可控硅BT136的一端通过接线端子AC
‑1‑
1与气阀交流电源一端电极连接,所述双向可控硅BT136的另一端通过接线端子AC
‑1‑
2与交流气阀连接,用于气阀交流输出,且交流气阀通过接线端子AC

2与气阀交流电源另一端电极连接。
[0025]所述直流电路组包括直流光电隔离电路A

ZL以及直流驱动触发电路B

ZL,所述直流光电隔离电路包括第二光耦521

1、第三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直流固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电路部分、驱动电路部分以及输出电路部分,所述驱动电路部分包括固态板,所述固态板经接线端子与输入电路部分连接,用于传输输入电路部分提供的控制信号;所述固态板上设置有交流电路组以及直流电路组,所述输出电路部分包括交流气阀负载以及直流气阀负载,所述交流电路组以及直流电路组均通过接线端子分别与交流气阀负载和直流气阀负载连接,用于根据控制信号选择性驱动交流气阀负载或者直流气阀负载导通或关断,实现现场交、直流负载转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直流固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电路部分为焊机主控板,输入电路部分的输入控制信号由焊机主控板提供。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直流固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部分的电源由焊机主控板提供的VCC电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直流固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电路组包括交流光电隔离电路以及交流驱动触发电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交直流固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光电隔离电路包括第一光耦、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第十三电阻、第二电容、第一三极管以及第二指示灯,所述第一光耦包括输入部分以及输出部分,所述第一三极管两端并联有第二电容,所述第一三极管和第十二电阻串联后一端连接VCC电源,另一端连接GND地线,所述第一三极管与第十一电阻串联,用于接收控制信号,为第一光耦的输入部分导通,且与第十三电阻和第二指示灯串联形成回路;所述第一光耦的输出部分与交流驱动触发电路连接,所述交流驱动触发电路包括串联的第十四电阻以及双向可控硅,所述双向可控硅与交流气阀串联后,分别与气阀交流电源的两端连接。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锦华尹戈段槐娟赵旸陈洪杰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七所高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