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焊驱动控制电路、装置及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56957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5: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点焊驱动控制电路、装置及系统,该电路包括点焊检测模块在检测到点焊开始时,控制主控芯片输出PWM信号至驱动控制模块,驱动控制模块通过所述PWM信号将点焊电源输出的点焊开启电压输入至点焊驱动模块,点焊驱动模块通过所述点焊开启电压驱动预设并联MOS阵列输出工作电流至点焊模块,点焊模块通过所述工作电流进行焊接。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检测到点焊开始时,通过输出的PWM信号输入点焊开启电压驱动预设并联MOS阵列导通进行焊接,相较于现有技术的点焊方式无法有效控制锂电池电压,存在无法实现点焊的风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上述电路有效控制了点焊开启电压,实现了低压驱动点焊。现了低压驱动点焊。现了低压驱动点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点焊驱动控制电路、装置及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电工电子
,尤其涉及一种点焊驱动控制电路、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锂电池组广泛应用于电动自行车、汽车以及广大运营车辆,其大多采用众多18650电池进行串并级联组成,形成主要采用镍带焊接的方式进行级联,在镍带焊接时,大中型工业场所一般采用低电压、大电流(数百安培)的直流点焊方式焊接,可以达到焊接牢靠、美观的目的,这种方式也称为电阻点焊。
[0003]然而,上述电阻点焊的焊锂电池电压多为3.7~4.2V之间,此类电压直接用于焊接,则为电路的控制带来麻烦,甚至可能导致无法实现点焊。
[0004]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点焊驱动控制电路、装置及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电阻点焊的点焊方式无法有效控制锂电池电压,存在无法实现点焊的风险的技术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点焊驱动控制电路,所述点焊驱动控制电路包括:点焊检测模块、驱动控制模块、点焊驱动模块以及点焊模块;
[0007]所述点焊驱动模块分别与所述驱动控制模块、所述点焊检测模块和所述点焊模块连接;
[0008]所述点焊检测模块,用于在检测到点焊开始时,控制主控芯片输出PWM信号至所述驱动控制模块;
[0009]所述驱动控制模块,用于通过所述PWM信号将点焊电源输出的点焊开启电压输入至所述点焊驱动模块;
[0010]所述点焊驱动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点焊开启电压驱动内部并联MOS阵列输出工作电流至所述点焊模块;
[0011]所述点焊模块,用于通过所述工作电流进行焊接。
[0012]可选地,所述点焊检测模块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以及电容;
[0013]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点焊模块和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0014]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主控芯片连接,所述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0015]可选地,所述驱动控制模块包括第三电阻和光耦;
[0016]所述光耦的发射端正极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
所述点焊电源连接;
[0017]所述光耦的发射端负极与所述主控芯片连接;
[0018]所述光耦的接收端集电极与所述点焊电源连接;
[0019]所述光耦的接收端发射极与所述点焊驱动模块连接。
[0020]可选地,所述点焊驱动控制电路还包括工作指示模块;
[0021]所述工作指示模块分别与所述驱动控制模块和所述点焊驱动模块连接;
[0022]所述工作指示模块,用于在点亮时,指示所述光耦导通。
[0023]可选地,所述工作指示模块包括发光二极管、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
[0024]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阳极分别与所述光耦的接收端发射极、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以及所述点焊驱动模块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0025]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0026]可选地,所述点焊驱动模块包括第六至第九电阻和预设并联MOS阵列,所述预设并联MOS阵列包括相互并联的第一至第四NMOS管;
[0027]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光耦的接收端发射极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N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N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点焊模块连接,所述第一NMOS管的源极接地;
[0028]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光耦的接收端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N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N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点焊模块连接,所述第二NMOS管的源极接地;
[0029]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光耦的接收端发射极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N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三N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点焊模块连接,所述第三NMOS管的源极接地;
[0030]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光耦的接收端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N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四N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点焊模块连接,所述第四NMOS管的源极接地。
[0031]可选地,所述点焊模块包括第一点焊电阻和第二点焊电阻;
[0032]所述第一点焊电阻的第一端与供电电源连接,所述第一点焊电阻的第二端在点焊时接入点焊触控装置;
[0033]所述第二点焊电阻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至第四N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点焊电阻的第二端在点焊时接入点焊触控装置。
[0034]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还提一种点焊驱动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如上文所述的点焊驱动控制电路。
[0035]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还提出一种点焊驱动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如上文所述的点焊驱动控制装置。
[0036]本技术点焊检测模块在检测到点焊开始时,控制主控芯片输出PWM信号至驱动控制模块,然后驱动控制模块通过所述PWM信号将点焊电源输出的点焊开启电压输入至点焊驱动模块,再然后点焊驱动模块通过所述点焊开启电压驱动预设并联MOS阵列输出工作电流至点焊模块,最终点焊模块通过所述工作电流进行焊接。由于本技术在检测到
点焊开始时,通过点焊检测模块输出的PWM信号输入点焊开启电压驱动点焊驱动模块中的预设并联MOS阵列导通进行焊接,相较于现有技术的点焊方式无法有效控制锂电池电压,存在无法实现点焊的风险,本技术上述电路有效控制了点焊开启电压,实现了低压驱动点焊。
附图说明
[0037]图1为本技术点焊驱动控制电路第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图;
[0038]图2为本技术点焊驱动控制电路所涉及的电路原理图;
[0039]图3为本技术点焊驱动控制电路第二实施例的功能模块图。
[0040]附图标号说明:
[0041][0042][0043]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44]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4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6]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
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点焊驱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焊驱动控制电路包括:点焊检测模块、驱动控制模块、点焊驱动模块以及点焊模块;所述点焊驱动模块分别与所述驱动控制模块、所述点焊检测模块和所述点焊模块连接;所述点焊检测模块,用于在检测到点焊开始时,控制主控芯片输出PWM信号至所述驱动控制模块;所述驱动控制模块,用于通过所述PWM信号将点焊电源输出的点焊开启电压输入至所述点焊驱动模块;所述点焊驱动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点焊开启电压驱动预设并联MOS阵列输出工作电流至所述点焊模块;所述点焊模块,用于通过所述工作电流进行焊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焊驱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焊检测模块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以及电容;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点焊模块和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主控芯片连接,所述电容的第二端接地。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焊驱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控制模块包括第三电阻和光耦;所述光耦的发射端正极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点焊电源连接;所述光耦的发射端负极与所述主控芯片连接;所述光耦的接收端集电极与所述点焊电源连接;所述光耦的接收端发射极与所述点焊驱动模块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点焊驱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焊驱动控制电路还包括工作指示模块;所述工作指示模块分别与所述驱动控制模块和所述点焊驱动模块连接;所述工作指示模块,用于在点亮时,指示所述光耦导通。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点焊驱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指示模块包括发光二极管、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阳极分别与所述光耦的接收端发射极以及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莎莎肖永军张升义何武光许冲陈节高曾佳豪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工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