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基因敲入的显微注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3036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9: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基因敲入的显微注射装置,旨在提供了一种推动细胞只可向着显微注射针冲击流动的用于基因敲入的显微注射装置。它包括注射箱,注射箱上安装有输入管和注射本体,注射箱内设有连通的微流道一、微流道二、微流道三和注射腔,微流道二内安装有抽插杆,抽插杆上安装有挤压块,注射腔内安装有移动块,注射本体上安装的注射针一端穿过注射腔与移动块可拆卸连接另一端置于注射本体外,注射针与注射本体可拆卸连接,输入管与微流道一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达到推动细胞只可向着显微注射针冲击流动的目的;拥有让细胞培养液受冲击流动的结构;拥有启动移动块移动的效果;便于注射针插入移动块;可开展注射针的限位工作。开展注射针的限位工作。开展注射针的限位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基因敲入的显微注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生物学研究
,尤其是指一种用于基因敲入的显微注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有关生物学研究的方法和装置有很多,尤其是现在社会的发展,生物学的技术和装置被医学所青睐,而显微注射装置是在高倍倒置显微镜下,利用显微操作器,控制显微注射针在显微镜视野内移动的机械装置,用来进行细胞或早期胚胎操作的一种方法,这样便是可以通过显微注射装置将生物的基因注入到细胞或早期胚胎内,让基因得以继承,便是可选择性的让优秀基因延续。
[0003]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5420099B,授权公告日2018年05月25日,公开了一种高效显微注射装置,它包括石英基片和注射本体,注射本体由聚二甲基硅氧烷材料制成,注射本体固定在石英基片上,所述的注射本体上设有输入微流道、输出微流道以及连通输入微流道和输出微流道的细胞输送微流道,所述的注射本体上输入微流道和输出微流道之间还设置有显微注射流道和控制细胞运动流道,显微注射流道为竖直方向并与细胞输送微流道垂直连通,显微注射流道上固定有显微注射针,显微注射流道与显微注射针之间有间隙,且间隙尺寸小于细胞直径,所述显微注射流道内具有用于限制细胞运动的限位凸起,控制细胞运动流道与显微注射流道垂直连通,且控制细胞运动流道位于限位凸起上方;所述的注射本体上部没有用于固定显微注射针的固定板,固定板由聚二甲基硅氧烷材料制成。该技术方案的不足之处在于,在注射工作进行过程中,是要让细胞在微流体的驱动下运动到显微注射流道中间的倒置漏斗形区域后受到限位,再将显微注射针刺入开展注入工作,但是细胞的体积小且大小不一,这样靠固定直径的漏斗区域便是无法顺利的进行各细胞的限位工作的,那么在显微注射针的推动效果下,便可能产生让细胞受推力效果影响,脱离限位,注入工作便不能顺利的进行。
[0004]综上所述,可设置让细胞仅可对着显微注射针所在区域进行冲击流动,这样不仅便于细胞直接撞击到显微注射针,让显微注射针注入,而且冲力的推动更是推动了注入的顺利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无法顺利的进行各细胞的限位工作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推动细胞只可向着显微注射针冲击流动的用于基因敲入的显微注射装置。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用于基因敲入的显微注射装置,包括注射箱,所述注射箱上安装有输入管和注射本体,所述注射箱内设有微流道一、微流道二、微流道三和注射腔,所述微流道一、微流道二和注射腔均与微流道三连通,所述微流道一和微流道二分别置于微流道三的左右两端,所述注射腔置于微流道三的上端,所述微流道二内安装有抽插杆,所述抽插杆的一端安
装有挤压块,所述挤压块的外边缘与微流道二相接触,所述抽插杆的另一端穿过微流道二置于注射箱外,所述注射腔内安装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与注射箱活动连接,所述注射本体上设有注射针连接口,所述注射本体上安装有注射针,所述注射针的一端穿过注射腔与移动块可拆卸连接,所述注射针的另一端穿过注射针连接口置于注射本体外,所述注射针与注射本体可拆卸连接,所述输入管与微流道一连通。
[0008]这样设计通过注射箱上安装的输入管可以注入包含有需要注射的细胞的细胞培养液,让细胞培养液可直接导入输入管连通的微流道一内,在微流道一的导向效果下流动,而注射箱内设有微流道一、微流道二、微流道三和注射腔,这里的微流道一、微流道二和注射腔均与微流道三连通,且微流道一和微流道二分别置于微流道三的左右两端,注射腔置于微流道三的上端,那么细胞培养液便是会流动在微流道一、微流道二和微流道三内,适时就可控制注射箱外的抽插杆端部,让微流道二内的挤压块向着微流道三的方向移动,那么便会对细胞培养液产生一个冲击效果,细胞培养液的两端在输入管的注入效果配合挤压块的的冲击效果下,只可向着微流道三方向流动,流到注射腔位置处后便可推动注射腔内安装着的移动块让移动块向着注射箱上端方向移动,而注射本体上安装着的注射针端部是穿过注射腔与移动块可拆卸连接的,那么移动块的移动就可以让注射针在移动块上插出一个通孔,当移动块停止移动后,细胞培养液仅可向着插出的通孔方向流动,让通孔内的注射针端部插入到细胞内,这样便达到了推动细胞只可向着显微注射针冲击流动的目的。
[0009]作为优选,所述移动块上设有穿插孔,所述穿插孔的所在位置与注射针连接口的所在位置上下对应,所述穿插孔处安装有两个限位块,两个限位块以穿插孔为中心左右对称,所述限位块与移动块可拆卸连接。这样设计通过移动块上的穿插孔便可让移动块向着注射箱上端方向移动时,注射本体上的注射针顺利的插入,这里穿插孔的所在位置与注射针连接口的所在位置上下对应便是注射针可顺利插入到结构设计,穿插孔处安装有两个限位块,两个限位块以穿插孔为中心左右对称,且限位块与移动块的可拆卸连接则是在注射针插入到穿插孔时,两个限位块被注射针推动反向移开,这样便形成一个仅有注射针的通道,细胞培养液就可向着有注射针的通道流动,开展注射针插入细胞的注射工作。
[0010]作为优选,所述移动块上设有两个移动槽,所述移动槽与限位块一一对应,所述限位块的一端置于移动槽外,所述限位块的另一端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置于移动槽内,所述限位块通过弹簧与移动块连接。这样设计通过移动块上的两个移动槽可以各自安装上弹簧,让弹簧与限位块做好连接,那么限位块的一端便是可以置于移动槽外,另一端则是通过弹簧与移动块做好连接,两个限位块受注射针的推动反向移开便是在弹簧的弹性效果下稳定进行,而脱离注射针的推动工作,弹簧的弹性效果就可以让两个限位块相向移动,直至碰在一起。
[0011]作为优选,所述移动槽内安装有开关,所述开关套装于弹簧内,所述注射箱上安装有警铃,所述警铃与开关电连接。这样设计通过移动槽可安装上开关,而开关可套装于弹簧内,两个限位块受注射针的推动反向移开便可触碰到开关,让与开关电连接的警铃发出响声,提醒已经开始注射工作,便于注射工作结束后及时更换注射针。
[0012]作为优选,所述微流道一和微流道三的连接处与微流道二和微流道三的连接处均呈锐角α,所述微流道三的下端设有出口,所述出口与微流道三连通,所述出口处安装有塞子,所述塞子与注射箱可拆卸连接。这样设计通过微流道一和微流道三的连接处与微流道
二和微流道三的连接处均呈锐角α的结构,便于注射工作结束后,注射的细胞在细胞培养液的带动下向着微流道三的下端反向流动,而微流道三的下端设有出口,出口处的塞子是与注射箱可拆卸连接的,那么注射工作结束后,可控制塞子打开出口,让细胞培养液顺利的外排,便于收集注射后的细胞。
[0013]作为优选,所述注射箱上设有若干个注射针槽,所述注射针槽包括槽口和槽底,所述槽底处安装有插接块,所述注射针包含若干个,所述注射针与注射针槽相匹配。这样设计通过注射箱上的若干个注射针槽可一一插入注射针,注射针槽括槽口和槽底,插入注射针可插到槽底处的插接块上,让注射针受到限位,减小注射针脱离注射箱的概率。
[0014]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基因敲入的显微注射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注射箱(1),所述注射箱(1)上安装有输入管(2)和注射本体(10),所述注射箱(1)内设有微流道一(5)、微流道二(6)、微流道三(7)和注射腔(8),所述微流道一(5)、微流道二(6)和注射腔(8)均与微流道三(7)连通,所述微流道一(5)和微流道二(6)分别置于微流道三(7)的左右两端,所述注射腔(8)置于微流道三(7)的上端,所述微流道二(6)内安装有抽插杆(15),所述抽插杆(15)的一端安装有挤压块(16),所述挤压块(16)的外边缘与微流道二(6)相接触,所述抽插杆(15)的另一端穿过微流道二(6)置于注射箱(1)外,所述注射腔(8)内安装有移动块(9),所述移动块(9)与注射箱(1)活动连接,所述注射本体(10)上设有注射针连接口(11),所述注射本体(10)上安装有注射针(12),所述注射针(12)的一端穿过注射腔(8)与移动块(9)可拆卸连接,所述注射针(12)的另一端穿过注射针连接口(11)置于注射本体(10)外,所述注射针(12)与注射本体(10)可拆卸连接,所述输入管(2)与微流道一(5)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基因敲入的显微注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移动块(9)上设有穿插孔(17),所述穿插孔(17)的所在位置与注射针连接口(11)的所在位置上下对应,所述穿插孔(17)处安装有两个限位块(19),两个限位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宇丰王俊捷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宇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