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湿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2914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9: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除湿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除湿机;除湿机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控制器、压缩机以及抽风单元;壳体内具有第一散热通道和第二散热通道,控制器位于第一散热通道上,压缩机位于第二散热通道上,抽风单元设置在第一散热通道和第二散热通道的出口处。控制器产生的热量通过第一散热通道排出至第一散热通道的出口处,压缩机产生的热量通过第二散热通道排出至第二散热通道的出口处,在这个过程中,控制器和压缩机得到了有效降温;之后在抽风单元的作用下将热量排出壳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过第一散热通道对控制器进行散热,通过第二散热通道对压缩机进行散热,两个散热通道共同作用,可以高效地将除湿机内的热量排出,保证除湿机的正常运行。正常运行。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除湿机


[0001]本技术属于除湿
,涉及一种除湿机。

技术介绍

[0002]除湿机是一种对潮湿的空气进行干燥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家庭及工业场所;相较于定频,变频的除湿机通过变频调速后,能够设置相应的转矩极限来保护机械不致损坏,保证除湿的连续性和产品的可靠性;并且,变频的除湿机具有节能的优势,因此,应用变频压缩机的除湿机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0003]而变频压缩机由于功率较大,电控盒内元器件会产生较大的热量,同时压缩机是除湿机主要的热源部件,随着除湿机的运行,压缩机的温度逐渐升高,散发高热量;如果电控盒和压缩机内部的热量不能及时散走,容易导致电控盒内的元器件失效甚至烧毁,也容易导致压缩机停机,进而造成除湿机工作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除湿机,通过第一散热通道对控制器进行散热,通过第二散热通道对压缩机进行散热,两个散热通道共同作用,可以高效地将除湿机内的热量排出,保证除湿机的正常运行。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除湿机,除湿机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控制器、压缩机以及抽风单元;壳体内具有第一散热通道和第二散热通道,控制器位于第一散热通道上,压缩机位于第二散热通道上,抽风单元设置在第一散热通道和第二散热通道的出口处。
[0006]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内的底部上设置有立板,立板与壳体的一面板之间形成第一散热腔,控制器固定在立板的侧壁上且位于第一散热腔中;立板与壳体的另一面板之间形成第二散热腔,压缩机位于第二散热腔中。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包括电控盒以及电控盒盖,电控盒密封于电控盒盖内。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散热通道包括开设在壳体底部的第一引流孔、开设在电控盒盖上的风向孔、以及开设在电控盒上的第二引流孔;空气依次经第一引流孔和所述风向孔后进入电控盒盖内,带走电控盒的热量,经第二引流孔流出。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散热通道还包括导风槽,导风槽开设在立板上,且导风槽的位置与第二引流孔的位置对应。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散热通道还包括散热器,立板上具有缺口,散热器固定在缺口内,散热器位于第二散热腔中且紧贴控制器。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散热通道包括压缩机散热通道和散热器散热通道,压缩机散热通道和散热器散热通道均位于第二散热腔中。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散热器包括多个并列设置的散热片,相邻的散热片之间形成用于空气流通的缝隙。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底部具有第一入风孔,第一入风孔与散热器上下对应设置;第一入风孔以及缝隙形成散热器散热通道。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底部还具有第二入风孔,第二入风孔与压缩机与壳体的另一面板之间的间隙对应;第二入风孔以及间隙形成压缩机散热通道。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抽风单元包括驱动电机、风叶和风道,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风叶连接,风叶位于风道的出口端,风道固定在立板上用于将第一散热通道和第二散热通道出口处的热风抽出。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除湿机还包括换热器,换热器通过支撑板设置在壳体内。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板内设置有接水盘,且接水盘位于换热器下方用于承接换热器产生的冷凝水,接水盘通过排水管与外界连通。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除湿机至少具有下列有益效果:
[0019]本技术提供的除湿机在工作的过程中,控制器产生的热量通过第一散热通道排出至第一散热通道的出口处,在这个过程中,控制器得到了有效降温,不会发生元器件失效以及烧毁的情况;而压缩机产生的热量通过第二散热通道排出至第二散热通道的出口处,在这个过程中,压缩机也得到了有效降温,不会出现故障;而第一散热通道和第二散热通道的出口端均位于压缩机上部的空间中,该空间设置有抽风单元,如此,在抽风单元的作用下,热量排出壳体;也就是说,本技术提供的除湿机中,通过第一散热通道对控制器进行散热,通过第二散热通道对压缩机进行散热,两个散热通道共同作用,可以高效地将除湿机内的热量排出,保证除湿机的正常运行。
[0020]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除湿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4]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除湿机中底盘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除湿机中控制器的剖视图;
[0026]图5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除湿机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6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除湿机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28]其中:1、壳体;2、控制器;3、压缩机;4、抽风单元;7、换热器;8、支撑板;11、立板;12、底盘;21、电控盒;22、电控盒盖;41、风叶;42、风道;51、第一引流孔;52、风向孔;53、第二引流孔;54、导风槽;55、散热器;56、第三引流孔;61、第一入风孔;62、第二入风孔;81、接水盘;82、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003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明确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术语“垂直”、“横向”、“纵向”、“前”、“后”、“左”、“右”、“上”、“下”、“水平”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意味着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有的方位或位置,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控制器、压缩机以及抽风单元;所述壳体内具有第一散热通道和第二散热通道,所述控制器位于所述第一散热通道上,所述压缩机位于所述第二散热通道上,所述抽风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散热通道和第二散热通道的出口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的底部上设置有立板,所述立板与所述壳体的一面板之间形成第一散热腔,所述控制器固定在立板的侧壁上且位于所述第一散热腔中;所述立板与所述壳体的另一面板之间形成第二散热腔,所述压缩机位于所述第二散热腔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包括电控盒以及电控盒盖,所述电控盒密封于所述电控盒盖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通道包括开设在所述壳体底部的第一引流孔、开设在所述电控盒盖上的风向孔、以及开设在所述电控盒上的第二引流孔;空气依次经所述第一引流孔和所述风向孔后进入所述电控盒盖内,带走所述电控盒的热量,经所述第二引流孔流出。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通道还包括导风槽,所述导风槽开设在所述立板上,且所述导风槽的位置与所述第二引流孔的位置对应。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通道还包括散热器,所述立板上具有缺口,所述散热器固定在所述缺口内,所述散热器位于所述第二散热腔中且紧贴所述控制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永林姚刚胡树锋向国喜黄家璟梁洪亮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