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轮轴缩比试验台的载荷加载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028181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9: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轮轴缩比试验台的载荷加载系统,所述车辆轮轴缩比试验台具有缩比车轮、缩比车轴、模拟轨轮与模拟轨轴,所述模拟轨轮与所述缩比车轮形成承力接触;包括受垂向力施加机构驱动而作垂向升降的加载中板,在所述加载中板上设有能够水平横向移动的加载顶板,所述模拟轨轴的两端的安装基座固定在所述加载顶板上;在所述加载中板与所述模拟轨轴之间设有横向力施加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多种复杂载荷的同时加载及实时测量,更加真实地模拟车辆轮轴运行过程中的载荷边界条件,更加准确地揭示车辆轮轴的微动疲劳损伤机理及损伤特征,使轮轴微动疲劳试验的结果更加准确可靠。确可靠。确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轮轴缩比试验台的载荷加载系统


[0001]本技术主要涉及轨道交通
,尤其涉及一种高速列车车轴微动疲劳缩比试验台,还可以应用于任意车辆轮轴的旋转弯曲微动疲劳实验。

技术介绍

[0002]微动疲劳损伤广泛存在于各类工程机械和结构之中,作为一种物理

化学过程,其机理及演化行为非常复杂。微动导致紧固连接结构的接触面发生局部磨损及疲劳,进而使零部件更容易发生疲劳失效,其存在于两零部件的接触面内,隐蔽性强,难以及时发现,较常规疲劳更为危险。虽然人们发现微动疲劳现象已有近100多年的时间,且微动疲劳问题涉及航空航天、核能工业、交通运输、海洋船舶等了众多领域,但由于微动疲劳失效问题的复杂性,至今仍未未见对其机理有突破性认识的理论出现,始终是众多工程领域中影响结构安全的重要因素。
[0003]高速列车轮轴依靠过盈配合产生径向方向的接触压应力,依靠轮轴接触面间的摩擦力实现扭矩及载荷的传递,从而保证列车在齿轮箱及电机的驱动下稳定地运行在钢轨上。高速列车在运行过程中,列车轮轴不仅承受着列车的轴重载荷,还受到周期性旋转弯曲载荷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轮轴缩比试验台的载荷加载系统,所述车辆轮轴缩比试验台具有缩比车轮、缩比车轴、模拟轨轮与模拟轨轴,所述模拟轨轮与所述缩比车轮形成承力接触;其特征在于:包括受垂向力施加机构驱动而作垂向升降的加载中板,在所述加载中板上设有能够水平横向移动的加载顶板,所述模拟轨轴的两端的安装基座固定在所述加载顶板上,能够随所述加载中板同步升降,并能够相对加载中板作水平横向移动;在所述加载中板与所述模拟轨轴之间设有横向力施加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轮轴缩比试验台的载荷加载系统,其特征在于:数根导柱沿垂向布置并固定,在导柱上布置有加载底板与所述加载中板,在导柱上设有垂向加载螺母,所述垂向加载螺母顶抵于加载底板的底侧,构成所述垂向力施加机构;所述加载中板通过直线轴承安装于所述导柱上,能够在导柱上沿垂向自由移动;所述加载底板与加载中板之间通过垂向力传感器、凹槽形圆柱凸台、加载圆球和凹槽形凸台座实现垂向载荷的传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轮轴缩比试验台的载荷加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轨轴的两端的安装基座通过螺栓螺母安装在加载顶板上,所述加载顶板的两侧设有带螺纹孔的定位凸台,两个定位凸台顶抵在两个所述安装基座的水平纵向两侧,而且两个定位凸台能够通过螺钉微调其纵向位置,以使模拟轨轮与缩比车轴的轴线的转动中心线位于同一垂直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轮轴缩比试验台的载荷加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中板上沿水平横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广雪舒易亮刘志明李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交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