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器具的盖体及采用该盖体的烹饪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2815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9: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烹饪器具的盖体,包括面盖和顶盖,所述面盖包括设有所述顶盖的覆盖面和环绕在所述覆盖面外围的外表面,所述面盖的覆盖面上设有减胶槽,所述减胶槽围成半开放的加胶区,加胶区与所述外表面相连,用于遮蔽面盖外表面的熔接痕迹。还公开了烹饪器具,包括上述的盖体。解决目前面盖的外表面会产生熔接痕迹的问题。由于减胶槽设置在覆盖面上,在后期会被顶盖所覆盖,并不会影响到面盖成品的外观。将交接时冷却的熔料冲进加胶区内,从而避免在盖体的外表面上留下熔接痕迹,使得整个面盖的外表面保持完整的一致性。该设计结构简单,并不会增加模具额外成本,通过对加胶区厚度的调整可以适应大部分不同结构的面盖,开模、调模效率更高。调模效率更高。调模效率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烹饪器具的盖体及采用该盖体的烹饪器具


[0001]本技术涉及厨房家电领域,尤其涉及烹饪器具的盖体及采用该盖体的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0002]烹饪器具包括器具本体和盖体,盖体铰接在器具本体上,而盖体一般采用注塑的方式制造,为了保证面盖侧壁的外观效果,会降低上平面的边缘厚度,让材料沿着侧壁由前向后方向进行填充,左右两侧的熔料在盖体的尾部交接,会在交接位置产生颜色更深的熔接痕,从而影响到盖体外观效果。当然,也有采用让材料不在尾部交接,最后将交接多余位置切掉的方式,这种方法浪费材料,而且增加了模具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出一种烹饪器具的盖体及采用该盖体的烹饪器具,有效淡化面盖外表面的熔接痕迹。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烹饪器具的盖体,包括面盖和顶盖,所述面盖包括设有所述顶盖的覆盖面和环绕在所述覆盖面外围的外表面,所述面盖的覆盖面上设有减胶槽,所述减胶槽围成半开放的加胶区,所述加胶区与所述外表面相连,用于遮蔽面盖外表面的熔接痕迹。
[0006]在上述烹饪器具的盖体中,所述外表面包括开盖端和铰接端,所述加胶区与所述铰接端相连。
[0007]在上述烹饪器具的盖体中,所述覆盖面上设有减小所述加胶区开放宽度的收口槽,所述收口槽与所述减胶槽相通。
[0008]在上述烹饪器具的盖体中,所述减胶槽的两端间隔设置形成半开放的所述加胶区,所述减胶槽的两端均连有所述收口槽。<br/>[0009]在上述烹饪器具的盖体中,所述减胶槽远离所述加胶区与外表面相连的一侧为截流段,所述截流段的横截面为曲面。
[0010]在上述烹饪器具的盖体中,所述面盖的外表面还设有咬花纹,所述咬花纹覆盖区域与所述面盖的外表面的熔接痕迹区域重合。
[0011]在上述烹饪器具的盖体中,所述面盖还包括位于面盖内侧的内表面,所述减胶槽的底面突出于所述内表面。
[0012]在上述烹饪器具的盖体中,所述内表面上设有从加胶区向内表面边缘方向延伸的走料筋。
[0013]在上述烹饪器具的盖体中,所述走料筋沿所述加胶区至所述内表面的边缘的最短路径设置。
[0014]本技术还提出了烹饪器具,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盖体。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6]通过在面盖上设置减胶槽围成半开放的加胶区,解决目前面盖的外表面会产生熔接痕迹的问题。由于减胶槽设置在覆盖面上,在后期会被顶盖所覆盖,因此,减胶槽并不会影响到面盖成品的外观。由于减胶槽围成半开放的加胶区,在模具上对应减胶槽的位置设置凸出的造型,注塑时熔料受到磨具上凸出位置的阻挡,将交接时冷却的熔料冲进加胶区内,从而淡化或者消除盖体外表面上的熔接痕迹,使得整个面盖的外表面尽量保持完整的一致性,实现遮蔽面盖外表面熔接痕迹的目的。另外,该设计结构简单,并不会增加模具额外成本,通过对加胶区厚度的调整可以适应大部分不同结构的面盖,开模、调模效率更高。
[0017]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外表面包括开盖端和铰接端,所述加胶区与所述铰接端相连。开盖端一般位于盖体的前部,而铰接端一般位于盖体的后部,靠近开盖端的盖体上会设有较多的控制部件,因此将加胶区设置在铰接端可以避免加胶区对现有控制部件的干涉。
[0018]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覆盖面上设有减小所述加胶区开放宽度的收口槽,所述收口槽与所述减胶槽相通。收口槽可以缩小加胶区的开口宽度,增加冷却的熔料进入加胶区的压力,达到更好的遮蔽熔接痕迹的效果,并且收口槽与减胶槽相通,在模具上形成减胶槽和收口槽的凸出造型也相连,避免相互之间产生间隙,防止熔料从间隙挤入加胶区,确保遮蔽熔接痕迹效果。
[0019]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减胶槽的两端间隔设置形成半开放的所述加胶区,所述减胶槽的两端均连有所述收口槽。在减胶槽的两端间隔设置,形成让熔料进入加胶区的开口,并且在减胶槽的两端都设置收口槽,使熔料进入加胶区后能两侧均匀的填入到减胶槽内,提高加胶区内熔料的一致性。
[0020]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减胶槽远离所述加胶区与外表面相连的一侧为截流段,所述截流段的横截面为曲面。截流断在远离加胶区开口的一侧,并且横截面为曲面,可以提高加胶区远离外表面一侧的强度,在加胶区受到挤压时不易变形。
[0021]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面盖的外表面还设有咬花纹,所述咬花纹覆盖区域与所述面盖的外表面的熔接痕迹区域重合。在熔接痕迹不可避免时,还可以通过在外表面上设置咬花纹对溶剂痕迹进行遮蔽或者淡化。
[0022]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面盖还包括位于面盖内侧的内表面,所述减胶槽的底面突出于所述内表面。减胶槽突出内表面用以提高减胶槽处盖体的厚度,从而增加强度,并且突出的部分可以作为盖体加强筋的一部分,使得整个盖体强度增加。
[0023]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内表面上设有从加胶区向内表面边缘方向延伸的走料筋。走料筋的位置在注塑时可以起到定向导流的目的,并且可以提高加胶区到内表面边缘的强度。
[0024]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走料筋沿所述加胶区至所述内表面的边缘的最短路径设置。走料筋沿加胶区至内表面边缘最短路劲设置,降低模具制造难度,并且起到良好的加强效果。
[0025]烹饪器具,包括上述的盖体。对于整个烹饪器具来说,淡化其外表面出现熔接痕迹,使得整体一致性得以加强,也避免用户对熔接痕迹产生是残次品的误解。
[0026]本技术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00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28]图1为本技术烹饪器具的盖体中面盖的俯视图;
[0029]图2为本技术烹饪器具的盖体中面盖的立体图;
[0030]图3为图2中A处在实施例一中的局部放大图;
[0031]图4为本技术烹饪器具的盖体中面盖在实施例一的仰视图;
[0032]图5为图2中A处在实施例二中的局部放大图;
[0033]图6为本技术烹饪器具的盖体中面盖在实施例二的仰视图;
[0034]图7为图6中B处局部放大图;
[0035]图8为图2中A处在实施例三中的局部放大图;
[0036]图9为本技术烹饪器具的盖体中面盖在实施例四的仰视图;
[0037]附图标记:
[0038]面盖100、覆盖面110、外表面120、开盖端121、铰接端122、减胶槽130、截流段131、加胶区140、收口槽150、内表面160、走料筋170、放置槽180。
【具体实施方式】
[0039]烹饪器具的盖体,包括面盖和顶盖,所述面盖包括设有所述顶盖的覆盖面和环绕在所述覆盖面外围的外表面,所述面盖的覆盖面上设有减胶槽,所述减胶槽围成半开放的加胶区,所述加胶区与所述外表面相连,用于遮蔽面盖外表面的熔接痕迹。通过在面盖上设置减胶槽围成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烹饪器具的盖体,包括面盖和顶盖,所述面盖包括设有所述顶盖的覆盖面和环绕在所述覆盖面外围的外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盖的覆盖面上设有减胶槽,所述减胶槽围成半开放的加胶区,所述加胶区与所述外表面相连,用于遮蔽面盖外表面的熔接痕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的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表面包括开盖端和铰接端,所述加胶区与所述铰接端相连。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的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面上设有减小所述加胶区开放宽度的收口槽,所述收口槽与所述减胶槽相通。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器具的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减胶槽的两端间隔设置形成半开放的所述加胶区,所述减胶槽的两端均连有所述收口槽。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的盖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泽春王杉杉倪涛王元进
申请(专利权)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