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腔式尘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2789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9: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腔式尘杯结构,包括有杯体、杯盖和过滤装置,杯体中部设有弧形隔板,弧形隔板把杯体分成储尘仓和过滤腔,弧形隔板开设有连通孔,连通孔使储尘仓和过滤腔连通;杯体在过滤腔侧壁开设有进风口,过滤装置设于过滤腔内,杯盖上开设有抽风口,过滤装置把从进风口吸入的尘气进行分离,阻挡灰尘进入过滤装置内并使干净的气流通过过滤装置后从抽风口抽出,过滤装置对应连通孔设有导向结构,进风口吸进的灰尘被导向结构导向通过连通孔被输送至储尘仓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具有储尘仓内尘土不易飞扬翻起、过滤效果好、尘杯拆卸时无尘土漏出的效果。尘杯拆卸时无尘土漏出的效果。尘杯拆卸时无尘土漏出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腔式尘杯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清洁电器
,特别涉及一种双腔式尘杯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大气污染的日益加重以及空调使用频率的逐步提高,再加上城市人们对宠物饲养需求的加大,导致家庭对除螨仪类的用品需求越来越大,除螨仪具有把带有螨虫的赃物碎屑吸入尘杯中并在过滤装置的分离作用下把灰尘过滤收集并把干净的气体排出的功能。
[0003]现有公告号为CN 213963219 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除螨仪的旋风风道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围成带有出风端的空腔,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有进风口;分离器,所述分离器置于壳体内,所述分离器的一端为封闭端,另一端为与所述出风端连通的开口端,所述分离器的一部分的侧表面为导风面,所述导风面外设有螺旋环绕所述分离器的导风空间,所述导风空间与所述进风口连通,另一部分的侧表面上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使所述空腔与所述分离器的内部连通;从而使气流从进风口进入导风空间后在壳体内产生旋风,并从通孔进入分离器内后从出风端导出,其利于提升气流的旋风效果。
[0004]但上述的尘杯存在以下缺点:上述除螨仪的尘杯尘灰的过滤与收集均处于一个空间,容易导致细小的尘土被气流翻起从出风端排至屋内,导致屋内空气的二次污染,另外进风口处的尘土容易积攒导致拆卸尘杯时尘土从进风口漏出,清理起来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腔式尘杯结构,具有储尘仓内尘土不易飞扬翻起、过滤效果好、尘杯拆卸时无尘土漏出的效果。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双腔式尘杯结构,包括有杯体、杯盖和过滤装置,所述杯体中部设有弧形隔板,所述弧形隔板把所述杯体分成储尘仓和过滤腔,所述弧形隔板开设有连通孔,所述连通孔使所述储尘仓和过滤腔连通;所述杯体在过滤腔侧壁开设有进风口,所述过滤装置设于所述过滤腔内,所述杯盖上开设有抽风口,所述过滤装置把从进风口吸入的尘气进行分离,阻挡灰尘进入所述过滤装置内并使干净的气流通过所述过滤装置后从抽风口抽出,所述过滤装置对应所述连通孔设有导向结构,所述进风口吸进的灰尘被所述导向结构导向通过所述连通孔被输送至所述储尘仓内。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尘杯安装在除螨仪上通电对待除螨物料进行吸尘除螨,尘土、皮屑、螨虫等通过进风口被吸入过滤腔,通过过滤装置把尘土皮屑阻挡在尘土分离装置外,干净的空气通过过滤装置被送至抽风口抽出,尘土皮屑被过滤装置上的导向结构通过气流导向穿过连通孔被送至储尘仓内进行储存,由于储尘仓与过滤仓是隔开的,储尘仓内的尘土不会被卷起飞扬进入过滤腔内,具有储尘仓内尘土不易飞扬翻起、过滤效果好、尘杯拆卸时无尘土漏出的效果。
[0008]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装置包括安装座、设于所述安装座内的滤芯,所述安装座开设有凹腔,所述凹腔的开放端与所述抽风口连通,所述安装座侧壁周向开设有若干过风孔,所述过风孔把所述凹腔与所述过滤腔连通。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座上的过风孔只允许进入过滤腔内的较小颗粒物以及气体穿过,而把较大的颗粒物阻挡在外,起到初步过滤的效果;滤芯可以对进入过滤装置的较小颗粒物进行进一步的过滤,使从抽气孔抽出的空气更加干净。
[0010]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弧形隔板靠近所述储尘仓一端在所述连通孔的位置设有挡板。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板可以一定程度上防止储尘仓内的尘土翻起落入过滤腔内,起到了进一步的隔离作用。
[0012]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杯体的开口处在其内壁周向开设有台阶,所述杯盖对应所述台阶周向设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与所述台阶止挡配合。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杯盖与杯体进行组装时,延伸部与台阶的止挡配合可以防止杯盖过深的嵌入杯体中。
[0014]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装置通过锁紧结构可拆卸式锁紧于所述杯盖上,所述锁紧结构包括若干卡凸和旋转插槽,所述安装座在所述凹腔开口处的内壁周向开设有若干所述旋转插槽,所述杯盖在抽风口周向设有圆形的延伸薄壁,所述延伸薄壁对应所述旋转插槽设有若干所述卡凸,若干所述卡凸与所述旋转插槽卡接配合。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本技术使用结束后,通过对杯盖上的锁紧结构进行拧动使杯盖与杯体进行分离,方便对储尘仓内的尘土进行清理,旋转插槽设置成“L”形,包括相连通的插入槽和锁定槽,卡凸通过竖直放入插入槽再通过旋转使卡凸与锁定槽进行锁紧,实现安装座在杯盖上的可拆卸固定。
[0016]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结构设为在所述安装座周向设置的螺旋导向片。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进入过滤腔内的尘土在螺旋导向片导向作用下被气流引导定向吹至储尘仓内。
[0018]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柔性的弧形挡片,所述弧形挡片包括固定端和自由端,所述固定端通过定位结构对应所述进风口可拆卸式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座上,当对所述抽风口进行抽风时,所述自由端被气流驱使相对所述固定端远离所述进风口向所述过滤腔内进行翻转。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初始状态下柔性的弧形挡片与进风口遮挡配合,当对抽风口进行抽风时,弧形挡片的自由端被气流驱使相对固定端发生翻转,使尘气可以通过进风口进入到过滤腔内,另外在本技术吸尘结束后对杯体进行清理时,弧形挡片可以有效避免尘土从杯体的进风口处漏出。
[0020]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固定座和定位插片,所述弧形挡片一端一体成型设有所述固定座,所述弧形挡片的固定端延伸设有抵挡部,所述抵挡部与所述杯体内壁密封抵挡配合,所述安装座侧壁延伸设有所述定位插片,所述定位插片与所述固定座插接配合实现定位插片与固定座之间的定位。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挡片通过其一体成型的固定座与安装座延伸出的定
位插片插接进行固定组装,抵挡部可以使进入杯体的尘气只从弧形挡片的自由端被吸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进入杯体的气流乱流现象的发生。
[0022]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杯盖侧壁周向开设有圈槽,所述圈槽可拆卸式嵌入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使所述杯盖与所述杯体密封配合。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圈可以使杯盖扣合在杯体内壁时更加的密合,防止尘土从缝隙中跑出造成空气二次污染。
[0024]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滤芯设置为海帕滤芯。
[0025]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把尘杯中过滤装置和储尘仓隔离成两个空间,并在过滤装置加装导向结构和弧形挡片,具有储尘仓内尘土不易飞扬翻起、过滤效果好、尘杯拆卸时无尘土漏出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图。
[0027]图2是本技术的爆炸图。
[0028]图3是本技术另一视角的爆炸图。
[0029]图4是本技术杯体的结构图。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腔式尘杯结构,包括有杯体(1)、杯盖(2)和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1)中部设有弧形隔板(11),所述弧形隔板(11)把所述杯体(1)分成储尘仓(12)和过滤腔(13),所述弧形隔板(11)开设有连通孔(111),所述连通孔(111)使所述储尘仓(12)和过滤腔(13)连通;所述杯体(1)在过滤腔(13)侧壁开设有进风口(131),所述过滤装置设于所述过滤腔(13)内,所述杯盖(2)上开设有抽风口(21),所述过滤装置把从进风口(131)吸入的尘气进行分离,阻挡灰尘进入所述过滤装置内并使干净的气流通过所述过滤装置后从抽风口(21)抽出,所述过滤装置对应所述连通孔(111)设有导向结构,所述进风口(131)吸进的灰尘被所述导向结构导向通过所述连通孔(111)被输送至所述储尘仓(12)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腔式尘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包括安装座(3)、设于所述安装座内的滤芯(311),所述安装座(3)开设有凹腔(31),所述凹腔(31)的开放端与所述抽风口(21)连通,所述安装座(3)侧壁周向开设有若干过风孔(32),所述过风孔(32)把所述凹腔(31)与所述过滤腔(13)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腔式尘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隔板(11)靠近所述储尘仓(12)一端在所述连通孔(111)的位置设有挡板(11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腔式尘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1)的开口处在其内壁周向开设有台阶(14),所述杯盖(2)对应所述台阶(14)周向设有延伸部(23),所述延伸部(23)与所述台阶(14)止挡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腔式尘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通过锁紧结构可拆卸式锁紧于所述杯盖(2)上,所述锁紧结构包括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佰康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天翔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