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水机的滤芯、滤芯安装结构和净水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2710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9:03
一种净水机的滤芯,包括:连接件,具有壁部,该壁部设有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滤芯本体,其内腔室的底壁与壁部相对、并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能相对转动地与连接件约束在一起,而分别具有以下两种状态:在第一状态下,进水口与第一接口对接连通,出水口与第二接口对接连通;在第二状态下,进水口与第一接口错位阻隔,出水口与第二接口错位阻隔;壁部的上表面设有凸部,自内腔室的底壁向下延伸有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且在第一状态下,所述的凸部与所述的第一限位部在周向上相抵,在第二状态下,所述的凸部与所述的第二限位部在周向上相抵。还涉及一种应用有前述净水机的滤芯的滤芯安装结构,也涉及一种应用有前述滤芯安装结构的净水机。净水机。净水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净水机的滤芯、滤芯安装结构和净水机


[0001]本技术涉及净水机,具体涉及的是净水机的滤芯安装结构,还涉及一种净水机。

技术介绍

[0002]净水机是按对水的使用要求对水质进行深度过滤、净化处理的水处理设备。净水机能有效滤除水中的铁锈、砂石、胶体以及吸附水中余氯、嗅味、异色、农药等化学药剂,以及水中的细菌、病菌、毒素、重金属等杂质。滤芯是净水器中的核心部件,用于对水进行过滤。滤芯在使用时,随着时间的延长,水中的杂质会堵塞滤芯,使滤芯的过滤能力大大降低,需要对滤芯进行定期更换,因此,目前净水器中的滤芯通常设置成可拆卸地安装在滤芯基座上的。
[0003]在滤芯安装在滤芯基座上时,滤芯上的水口和滤芯基座内部的水流通道连通,待过滤的水经水流通道进入滤芯内部,过滤后再次回到水流通道中。当从滤芯基座上拆下滤芯时,由于滤芯内部以及滤芯基座残留水的存在,水会从滤芯和基座漏出,需要额外增加残留水的清理工作,造成滤芯更换不方便。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专利号为ZL201821775764.8(授权公告号为CN209333322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滤芯止水结构,包括滤瓶、滤瓶内的滤材,所述滤瓶上侧设置有卡扣,所述滤瓶上端设置有可旋转的水路切换板,所述水路切换板上设置有通水接管与滤瓶内连通,所述滤瓶相对密封且在上端对应通水接管位置处开有水流通道,所述水流通道与水路切换板下侧之间处设置有密封圈;通过可旋转的水路切换板配合滤瓶的水流通道设计,当滤芯安装到位时,滤瓶上的卡扣与滤芯基座上的卡槽卡接时,水流通道对齐使水流可联通,当滤芯旋转解锁时,滤瓶上的卡扣脱出卡槽时,水流通道错位,此时,密封圈与水路切换板形成水路密封,起到止水作用。
[0005]上述滤芯止水结构通过旋转安装滤芯实现滤芯与基座的水路导通、旋转拆卸滤芯实现滤芯和基座的自止水,以避免滤芯和基座在分离后漏水。也正是因为连接件是可以旋转的,使连接件容易与滤芯本体的相对位置产生偏差,这种位置偏差若是在滤芯安装前产生,则会造成滤芯安装后水路无法完全导通甚至是阻断,这种位置偏差若是在滤芯拆卸后产生,则容易造成滤芯无法完全止水。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滤芯本体不容易相对于连接件转动的净水机的滤芯。
[0007]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应用有上述净水机的滤芯的滤芯安装结构。
[0008]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应用有上述滤芯安装结构的净水机。
[0009]本技术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净水机的滤芯,包括:
[0010]连接件,具有壁部,该壁部设有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该第一接口供原水流入,该第二接口供经滤芯处理后的水流出;
[0011]滤芯本体,其内腔室的底壁与所述的壁部相对、并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滤芯本体与所述连接件之间以能相对转动的方式约束在一起,而分别具有以下两种状态:
[0012]在第一状态下,所述进水口与第一接口对接连通,出水口与第二接口对接连通;
[0013]在第二状态下,所述进水口与第一接口错位阻隔,出水口与第二接口错位阻隔;
[0014]其特征在于:所述壁部的上表面设有凸部,自所述内腔室的底壁向下延伸有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且在第一状态下,所述的凸部与所述的第一限位部在周向上相抵,在第二状态下,所述的凸部与所述的第二限位部在周向上相抵。
[0015]为了便于对滤芯本体的旋转进行导向,自所述的壁部向上延伸有偏离所述连接件的中心的柱体,所述内腔室的底壁上沿所述滤芯本体的周向延伸有弧形槽,所述的柱体插设于所述的弧形槽中、并能在所述的弧形槽中移动。
[0016]为了使滤芯结构更加紧凑,所述的柱体即为所述的凸部,所述弧形槽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一端壁和第二端壁,该第一端壁为所述的第一限位部,所述的第二端壁为所述的第二限位部。
[0017]为了便于限制滤芯本体的双向转动,所述的第一限位部为设于所述弧形槽的上表面一端的第一凹坑,所述的第二限位部为设于所述弧形槽的上表面另一端的第二凹坑;所述的壁部设有安装槽,所述的凸部为设于所述安装槽中、并能择一的卡置于所述第一凹坑中或第二凹坑中的滚珠,且所述的安装槽中还设有作用于所述滚珠的弹簧,该弹簧使所述的滚珠始终具有向上移动的趋势。
[0018]为了便于将滤芯本体与连接件约束在一起,自所述内腔室的底壁向下延伸有位于进水口和出水口外围的环形壁,所述滤芯本体即通过该环形壁与所述的连接件约束在一起。
[0019]为了将连接件隐藏于滤芯本体内部,所述环形壁的下端连接有环体,所述的连接件容置于所述环形壁的内部、并能与所述环体的上表面相抵,以使连接件不容易被误触碰,使滤芯本体与连接件之间更加不容易发生相对转动。
[0020]为了便于提升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密封性,同时,为了减小密封圈与壁部之间的接触面积,所述滤芯本体之内腔室的底壁还开有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该第一环形槽位于所述进水口的外围,所述的第二环形槽位于所述出水口的外围,且所述的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中均安装有密封圈,能够缩小密封圈与壁部之间的摩擦力,使滤芯本体相对于连接件转动更加顺利。
[0021]为了保障滤芯本体所有的水口均关闭,所述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均偏离所述滤芯本体的转动中心设置,从而使滤芯的自止水效果更好。
[0022]本技术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滤芯安装结构,包括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座上安装有如前所述的净水机的滤芯。
[0023]为了便于在安装滤芯的时候使滤芯与基座之间的水路导通,同时,也便于滤芯拆卸后自止水,所述的基座具有其开口向上的下凹部,该下凹部的侧壁上设有其开口方向沿
周向的卡槽,且所述下凹部的底壁上设有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所述的连接件容置于所述的下凹部中,且所述的第一接口与所述的第三接口对接,所述的第二接口与所述的第四接口对接;所述滤芯本体插配于所述的下凹部中、并能相对旋转,所述滤芯本体在邻近其内腔室底壁的外周壁上凸设有周向延伸的卡接部,且在第一状态下,所述的卡接部卡置于所述的卡槽中,所述滤芯本体从第一状态转动至第二状态时,所述的卡接部脱出所述的卡槽。
[0024]卡接部可以设置在滤芯的外周壁上,也可以是滤芯上连接或者延伸出的部件上的外周壁上。
[0025]本技术解决上述第三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净水机,其特征在于:应用有如前所述的滤芯安装结构。
[00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一种净水机的滤芯通过使凸部在第一状态下与第一限位部相抵、在第二状态下与第二限位部相抵,以限制滤芯本体在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下沿至少一个方向的转动,使滤芯本体能够比较稳定地处于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不容易相对于连接件转动,从而使滤芯本体在第一状态下或第二状态下与连接件之间的相对位置不容易出现偏差;应用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净水机的滤芯,包括:连接件(2),具有壁部(21),该壁部(21)设有第一接口(212)和第二接口(213a,213b),该第一接口(212)供原水流入,该第二接口(213a,213b)供经滤芯处理后的水流出;滤芯本体(1),其内腔室(10)的底壁(11)与所述的壁部(21)相对、并设有进水口(111)和出水口(113a,113b),所述滤芯本体(1)与所述连接件(2)之间以能相对转动的方式约束在一起,而分别具有以下两种状态:在第一状态下,所述进水口(111)与第一接口(212)对接连通,出水口(113a,113b)与第二接口(213a,213b)对接连通;在第二状态下,所述进水口(111)与第一接口(212)错位阻隔,出水口(113a,113b)与第二接口(213a,213b)错位阻隔;其特征在于:所述壁部(21)的上表面设有凸部,自所述内腔室(10)的底壁(11)向下延伸有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且在第一状态下,所述的凸部与所述的第一限位部在周向上相抵,在第二状态下,所述的凸部与所述的第二限位部在周向上相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机的滤芯,其特征在于:自所述的壁部(21)向上延伸有偏离所述连接件(2)的中心的柱体(23),所述内腔室(10)的底壁(11)上沿所述滤芯本体(1)的周向延伸有弧形槽(12),所述的柱体(23)插设于所述的弧形槽(12)中、并能在所述的弧形槽(12)中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水机的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柱体(23)即为所述的凸部,所述弧形槽(12)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一端壁(121)和第二端壁(122),该第一端壁(121)为所述的第一限位部,所述的第二端壁(122)为所述的第二限位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水机的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限位部为设于所述弧形槽(12)的上表面一端的第一凹坑(123),所述的第二限位部为设于所述弧形槽(12)的上表面另一端的第二凹坑(124);所述的壁部(21)设有安装槽(211),所述的凸部为设于所述安装槽(211)中、并能择一的卡置于所述第一凹坑(123)中或第二凹坑(124)中的滚珠(5),且所述的安装槽(211)中还设有作用于所述滚珠(5)的弹簧(6),该弹簧(6)使所述的滚珠(5)始终具有向上移动的趋势。5.根据权利要求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鸣李俊峰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