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光时控制器,其主要有光信号输入部分、单片机和外围元件、执行机构三部分构成,光信号输入部分由光敏电阻、电阻R↓[6]、电位器R↓[7]组成;单片机和外围元件由单片机(AT89C2051),电解电容、电阻(R↓[1]、R↓[2]、R↓[3])、振荡器、滤波电容C↓[1]和C↓[2]、指示灯D↓[1]和D↓[2]、短路插针、短路片组成;执行机构由继电器J、三极管、二极管、电阻(R↓[4]、R↓[5])组成,电位器R↓[7]的手柄、短路插针、短路片、指示灯D↓[1]、D↓[2]装在外壳的前面,继电器J的输出端子装在外壳的后面,其他元件都装在外壳内的绝缘板上,其特征是采用了单片机AT89C2051。(*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光时控制器,属电子
本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的结构是采用分立元件,因此结构复杂、体积大、价格贵、抗干扰能力差、元件损坏率较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为目的而专利技术了本技术。智能光时控制器主要有光信号输入部分、单片机和外围元件、执行机构三部分构成。光信号输入部分由光敏电阻、电阻R6、电位器R7组成;单片机和外围元件由单片机(AT89C2051)、电解电容、电阻(R1、R2、R3)、振荡器、滤波电容C1和C2、指示灯D1和D2、短路插针、短路片组成;执行机构由继电器J、三极管、二极管、电阻R4和R5组成。电位器R7的于柄、短路插针、短路片、指示灯D1、D2装在外壳的前面,指示灯为发光二极管,继电器J的输出端子装在外壳的后面,其他元件都装在外壳内的绝缘板上。其工作原理是光信号输入部分巧妙的利用了单片机(AT89C2051)内部的一个电压比较器,当白天(光照强)时,光敏元件的电阻变小,比较器输出端为低电平,夜间光敏元件阻值变大,比较器输出端为高电平。通过检测程序检测比较器输出端口的翻转信号,再结合延时程序来控制单片机(AT89C2051)脚11的输出电平,根据程序要求进行高低电平变换。时间的整定值是通过6组短路插针和短路片来完成,根据光控和时控的两个信号,最后通过执行机构对被控制对象进行自动控制。其用途是可以用于广告灯、射灯、各种灯箱、路灯自动开启和自动关闭的电器,在工作中可以达到无人操作,节省人力、节约能源。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体积小巧、坚固耐用、功能齐全、价格低廉、抗干扰能力强、节能效果好、运行费用低的新产品。 说明书附图说明1是单片机,2是短路插针,3是短路片。实现本技术的最好方式是各种元件到市场购置,按图自己组装。工作主程序和子程序按被控制对象的要求编程。例如实际电路中的各参数如下单片机为AT89C2051,电阻R1为36K,R2、R3为2K,R5为3K,R6为36K,R7为68K。电解电容为1μF。滤波电容C1、C2为30P。三极管为9013。二极管为1N4148。继电器的额定电压为12V。振荡器的频率为6M。直流电源部分由交流电源、变压器、整流器、滤波电容、稳压片组成。权利要求1.一种智能光时控制器,其主要有光信号输入部分、单片机和外围元件、执行机构三部分构成,光信号输入部分由光敏电阻、电阻R6、电位器R7组成;单片机和外围元件由单片机(AT89C2051),电解电容、电阻(R1、R2、R3)、振荡器、滤波电容C1和C2、指示灯D1和D2、短路插针、短路片组成;执行机构由继电器J、三极管、二极管、电阻(R4、R5)组成,电位器R7的手柄、短路插针、短路片、指示灯D1、D2装在外壳的前面,继电器J的输出端子装在外壳的后面,其他元件都装在外壳内的绝缘板上,其特征是采用了单片机AT89C205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光时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指示灯D1和D2是发光二极管。专利摘要一种智能光时控制器,属电子
现有技术的结构是采用分立元件,因此结构复杂、体积小、价格贵、抗干扰能力差、元件损坏率较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为目的而专利技术了本技术。智能光时控制器主要有光信号输入部分、单片机和外围元件、执行机构三部分构成。光信号输入部分由光敏电阻、电阻R文档编号H03K17/94GK2524427SQ01265118公开日2002年12月4日 申请日期2001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01年9月27日专利技术者刘天阁 申请人:刘天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天阁,
申请(专利权)人:刘天阁,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