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条包称重检测装置及条包称重整列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2381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条包称重检测装置,包括称重模块及设于称重模块上的条包卡槽,所述条包卡槽上设有连接件,所述称重模块上设有安装孔及位于安装孔侧边的弹性柱塞,所述连接件上设有圆弧凹槽并伸入所述安装孔内,所述弹性柱塞上设有用于锁紧所述圆弧凹槽的圆弧凸部。一种条包称重整列系统,包括依次对接的第一输送装置、上述的条包称重检测装置、第二输送装置、两列并排的第三输送装置、以及整列装置,所述第一输送装置远离所述条包称重检测装置的一端设有第一条包取放装置,第一输送装置与所述条包称重检测装置对接的一端设有第一推料装置,所述条包称重检测装置与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对接的一端设有剔废装置和第二条包取放装置。放装置。放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条包称重检测装置及条包称重整列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食品、药品包装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条包称重检测装置及条包称重整列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由于复合膜包材具有非常明显的成本优势,因此采用复合膜包装食品、药品的方案越来越普遍。条包也是采用复合膜包装液体、粉末、颗粒等形成的条状膜包包装。目前,条包从条包机下料之后进行称重检测、装盒等工序仍然存在自动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低等问题,特别是称重检测装置结构较复杂,条包规格发生变化时,更换过程比较麻烦,所需时间长,影响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拆装方便、快捷的条包称重检测装置。
[0004]本技术进一步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的条包称重整列系统。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条包称重检测装置,包括称重模块及设于称重模块上的条包卡槽,所述条包卡槽上设有连接件,所述称重模块上设有安装孔及位于安装孔侧边的弹性柱塞,所述连接件上设有圆弧凹槽并伸入所述安装孔内,所述弹性柱塞上设有用于锁紧所述圆弧凹槽的圆弧凸部。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柱塞相对布置于所述连接件的两侧。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称重模块上设有锁紧通道,所述弹性柱塞设于所述锁紧通道内并螺纹连接,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条包卡槽螺纹连接。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条包卡槽内还设有减振条。
[0010]一种条包称重整列系统,包括依次对接的第一输送装置、上述的条包称重检测装置、第二输送装置、两列并排的第三输送装置、以及整列装置,所述第一输送装置远离所述条包称重检测装置的一端设有第一条包取放装置,第一输送装置与所述条包称重检测装置对接的一端设有第一推料装置,所述条包称重检测装置与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对接的一端设有剔废装置和第二条包取放装置。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输送装置与所述第三输送装置对接的一端设有第一条包检测部件,所述第三输送装置上均匀设有多个条包料槽且与第二输送装置对接的一端设有第二条包检测部件。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输送装置远离所述条包称重检测装置的一端的高度小于与条包称重检测装置对接的一端的高度。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包括两列平行布置的输送链
条,两列所述输送链条之间连接有多根输送杆,所述输送杆上设有多个输送块。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条包取放装置可沿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往复移动。
[00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整列装置与所述第三输送装置之间设有缓存输送装置,所述缓存输送装置上均匀设有多个所述条包料槽且与所述第三输送装置平行布置,所述缓存输送装置与所述第三输送装置之间设有第二推料装置。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公开的条包称重检测装置,在条包卡槽上设有连接件,称重模块上设有安装孔并于安装孔侧边设有弹性柱塞,连接件伸入安装孔内,利用弹性柱塞上的圆弧凸部将连接件上的圆弧凹槽锁紧,从而实现条包卡槽在称重模块上的有效安装,条包输送至条包卡槽之后可以完成称重检测。当条包规格发生变化,需要更换条包卡槽时,仅需克服弹性柱塞的弹性锁紧力,将连接件从安装孔内拔出即可,然后将新的条包卡槽上的连接件克服弹性柱塞的弹力插入安装孔内,连接件插入到位之后,弹性柱塞自动复位,利用圆弧凸部将连接件上的圆弧凹槽锁紧,结构简单、可靠,规格更换方便、快捷。
[0017]本技术公开的条包称重整列系统,包含上述的称重检测装置,因而同样具有上述优点。工作时,第一条包取放装置将条包机上的条包转移至第一输送装置,第一输送装置将条包输送至第一推料装置,第一推料装置将条包推送至条包卡槽上进行称重检测,重量合格的条包通过第二条包取放装置转移至第三输送装置,由第三输送装置输送至整列装置,由整列装置对条包进行整列,并输送至下游的装盒机;对于重量不合格的条包通过剔废装置剔除,当剔废装置有剔除时,会出现空缺,此时其中一列第三输送装置可以保持等待状态,直至接到料以后再运行,另一列第三输送装置可以保持运行状态,两列第三输送装置相互追逐,实现条包的快速、有效输送,整体结构简单、可靠,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条包称重检测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条包称重检测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条包称重检测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技术条包称重整列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本技术条包称重整列系统去除壳体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6是图5中A处的放大图。
[0024]图7是本技术中的第一输送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8是本技术中的第二输送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各标号表示:1、第一输送装置;100、输送链条;101、输送杆;102、输送块;24、称重模块;241、安装孔;242、锁紧通道;25、条包卡槽;26、减振条;28、弹性柱塞;281、圆弧凸部;29、连接件;291、圆弧凹槽;3、第二输送装置;31、第一条包检测部件;4、第三输送装置;5、整列装置;6、第一条包取放装置;7、第一推料装置;8、剔废装置;9、第二条包取放装置;10、条包料槽;11、缓存输送装置;12、第二推料装置;13、条包。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8]实施例一
[0029]图1至图3示出了本技术条包称重检测装置的一种实施例,本实施例的条包称重检测装置,包括称重模块24及设于称重模块24上的条包卡槽25,条包卡槽25上设有连接件29,称重模块24上设有安装孔241及位于安装孔241侧边的弹性柱塞28,连接件29上设有圆弧凹槽291并伸入安装孔241内,弹性柱塞28上设有用于锁紧圆弧凹槽291的圆弧凸部281。
[0030]该条包称重检测装置,在条包卡槽25上设有连接件29,称重模块24上设有安装孔241并于安装孔241侧边设有弹性柱塞28,连接件29伸入安装孔241内,利用弹性柱塞28上的圆弧凸部281将连接件29上的圆弧凹槽291锁紧,从而实现条包卡槽25在称重模块24上的有效安装,条包13输送至条包卡槽25之后可以完成称重检测。当条包13规格发生变化,需要更换条包卡槽25时,仅需克服弹性柱塞28的弹性锁紧力,将连接件29从安装孔241内拔出即可,然后将新的条包卡槽25上的连接件29克服弹性柱塞28的弹力插入安装孔241内,连接件29插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条包称重检测装置,包括称重模块(24)及设于称重模块(24)上的条包卡槽(25),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包卡槽(25)上设有连接件(29),所述称重模块(24)上设有安装孔(241)及位于安装孔(241)侧边的弹性柱塞(28),所述连接件(29)上设有圆弧凹槽(291)并伸入所述安装孔(241)内,所述弹性柱塞(28)上设有用于锁紧所述圆弧凹槽(291)的圆弧凸部(28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条包称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柱塞(28)相对布置于所述连接件(29)的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条包称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重模块(24)上设有锁紧通道(242),所述弹性柱塞(28)设于所述锁紧通道(242)内并螺纹连接,所述连接件(29)与所述条包卡槽(25)螺纹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条包称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包卡槽(25)内还设有减振条(26)。5.一种条包称重整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对接的第一输送装置(1)、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条包称重检测装置、第二输送装置(3)、两列并排的第三输送装置(4)、以及整列装置(5),所述第一输送装置(1)远离所述条包称重检测装置的一端设有第一条包取放装置(6),第一输送装置(1)与所述条包称重检测装置对接的一端设有第一推料装置(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鸿伟许明国陈雪平董蒋伟彭荣华
申请(专利权)人: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