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过竖向构件传递高程的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2226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工程测量装置,属于工程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是提出了一种通过竖向构件传递高程的测量装置设有顶部钢承压板,顶部钢承压板所包含的正方形钢板上设有垂直于钢板平面且通过钢板中心点的钢铰,钢铰的转动头与螺栓套筒连接,螺栓套筒再与两端设有螺纹的圆钢棒连接,圆钢棒的另一端螺纹头与两端均设有螺栓套筒的应力应变采集模块连接,应力应变采集模块的另一端螺栓套筒与另一根两端均设有螺纹头的圆钢棒连接,圆钢棒的另一端螺纹头与设在底部钢承压板中心点的螺栓套筒连接。此装置降低了工程测量时上下层之间转场测量所遇到误差控制问题,特别适用于涉及地下空间水准测量类项目,实现了工程测量技术的进步。实现了工程测量技术的进步。实现了工程测量技术的进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过竖向构件传递高程的测量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地下空间工程测量方法,属于水准测量


技术介绍

[0002]建筑物沉降观测工作,现目前主要采用水准方法进行测量,常常采用闭合水准路线的方式进行。水准测量有以下几个特点要求:
[0003]1、前后视距大致相同,消除系统误差;
[0004]2、一个测站中,前、后视点以及仪器位置,大致在一条线上消除系统误差;
[0005]3、各个测站距离大致相同,不能有太大的差距,以保证各等级水准指标,另外就是视线高度不能太低;
[0006]4、一个测站中,前后保证通视。
[0007]以上水准测量要求,往往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期间现场条件是很难保证的,施工场地的充分利用,现场各种材料、设备、临时设施的布置,给现场沉降观测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现场很难保证水准测量的基本要求,这也将导致测量结果有很大的误差。
[0008]相对而言,地下室的场地条件要比地上好很多,遮挡物较少,相比地上而言,地下室能更好的保证水准测量要求。但如何从地上转点到地下室,这又是一个难点。通过楼梯间或汽车坡道,这些位置高差较大,测量难度大,单个测站距离较小,导致测站增加,观测路线增长,误差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竖向构件传递高程的测量装置,为解决施工现场地上复杂环境导致的水准通视问题和地面上的高程点向地下转场时遇到的测站多且误差控制难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技术解决方法。
[001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通过竖向构件传递高程的测量装置设有顶部钢承压板,顶部钢承压板所包含的正方形钢板上设有垂直于钢板平面且通过钢板中心点的钢铰,钢铰的转动头与螺栓套筒连接,螺栓套筒再与两端设有螺纹的圆钢棒连接,圆钢棒的另一端螺纹头与两端均设有螺栓套筒的应力应变采集模块连接,应力应变采集模块的另一端螺栓套筒与另一根两端均设有螺纹头的圆钢棒连接,圆钢棒的另一端螺纹头与设在底部钢承压板中心点的螺栓套筒连接,使之形成以应力应变采集模块为核心,并在其上下两端分别与一对圆钢棒,和一对钢承压板模块串联而成的完整装置。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将地面上的高程点由通过预设在竖向构件内的测量装置直接下层空间,缩短观测路线,避免了在较大高差下转点的工作量和观测误差,同时也避免了施工现场地上复杂环境导致的水准通视问题。
[0012]优选的,一对钢承压板模块包括顶部钢承压板和底部钢承压板,两者主要区别在于,顶部钢承压板的钢板中心点设有钢铰,且顶部钢承压板与底部钢承压板上均设有长度方向通过钢板平面中心轴的基点标志物。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承压板模块通过增大受力面,降低了受力不均所造成的测量误差,实现了将结构变形数据准确的传递给圆钢棒,同时,通过在顶部钢承压板的中心点设置钢铰连接,为简化装置安装提供了条件,也减少了测量误差。
[0014]优选的,顶部钢承压板或底部钢承压板,包括钢板、设有螺栓套筒连接头的钢铰或螺栓套筒,加劲肋和基点标志物;钢板平面呈正方形,其上设有沿正方形对角线布置的四个直角三角形加劲肋,加劲肋一条边与钢板连接,另一条边与正方形钢板中心点所设的钢铰或螺栓套筒连接,加劲肋高度不超过钢铰或螺栓套筒高度,基点标志物平置连接与钢板平面上,并伸出足够的长度,使之在结构浇筑完成后暴露于结构完成面之外。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劲肋的设置保证了整个装置与竖向构件的协调变形能力,保证了测量数值的准确性,同时通过分别在上正方形钢板的中心点设置螺栓套筒连接头的钢铰和在下正方形钢板的中心点设置螺栓套筒,为实现简化设备安装提供了技术条件。
[0016]优选的,一对圆钢棒是指两根材质与形状一致,且两端均设有相同螺纹头的圆钢棒。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明确了圆钢棒的主要特征,和其与其他构件的连接关系。
[0018]优选的,应力应变采集模块包括两端设有螺栓套筒的应力应变计,安装在构件完成面上的数据采集盒,以及连接两者的数据引线。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明确了应力应变采集模块的组成和连接关系,同时通过设置数据采集盒便于实现了对数据引线的保护,为装置的长期使用提供了基础条件。
[0020]优选的,基点标志物包括,连接杆与基点标识头。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杆便于实现基点标志物方向性的控制,同时为其与其他部件连接提供了条件,基点标识头则为便于工程测量提供了基础条件。
[0022]优选的,基点标志物除与装置自身的钢板和结构浇筑物接触外,不与构件内其他部件接触。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了构件内其他部件对测量数据的干扰。
[0024]本技术不需要将地面上的高程点由汽车坡道、楼梯等引测至地下车库,减少水准路线上的转点,缩短观测路线,避免了在较大高差下转点的工作量和观测误差,同时也避免了施工现场地上复杂环境导致的水准通视问题。
[0025]本技术通过一种通过竖向构件传递高程的测量装置,将地面上的工作基点高程值可直接转换到地下工作基点,解决了地上地下转场难的问题,降低了工程测量时上下层之间转场测量所遇到误差控制问题,特别适用于涉及地下空间测量的工程项目本专利技术可广泛引用与建筑地下空间测量
,还可用于对高层、超高层建筑施工过程荷载逐步施加时竖向构件的压缩量监测,实现了工程测量技术的进步。
[0026]综上所述,采用本技术大大降低了现场测量工作的工作量,同时可有效降低测量误差,促进了工程测量技术的进步。本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工程水准测量

附图说明
[00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8]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通过竖向构件传递高程的测量装置示意图。
[0029]图2是本技术所涉及的顶部钢承压板示意图。
[0030]图3是本技术所涉及的底部钢承压板示意图。
[0031]其中图1、图2和图3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0032]附图标记:1、竖向构件,2、应力应变采集模块,3、圆钢棒,4、钢承压板模块,21、应力应变计,22、数据采集盒,23、数据引线,41、顶部钢承压板,42、底部钢承压板,411、钢板,412、加劲肋,413、螺栓套筒,414、钢铰,415、基点标志物,4151、连接杆,4152、基点标识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以下的实施例仅仅是示例性的, 仅能用来解释和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解释为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
[0034]实施例参见图1、图2和图3中附图所示,一种通过竖向构件1传递高程的测量装置设有顶部钢承压板41,顶部钢承压板41所包含的正方形钢板411上设有垂直于钢板411平面且通过钢板411中心点的钢铰414,钢铰4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过竖向构件传递高程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一种通过竖向构件传递高程的测量装置设有顶部钢承压板,顶部钢承压板所包含的正方形钢板上设有垂直于钢板平面且通过钢板中心点的钢铰,钢铰的转动头与螺栓套筒连接,螺栓套筒再与两端设有螺纹的圆钢棒连接,圆钢棒的另一端螺纹头与两端均设有螺栓套筒的应力应变采集模块连接,应力应变采集模块的另一端螺栓套筒与另一根两端均设有螺纹头的圆钢棒连接,圆钢棒的另一端螺纹头与设在底部钢承压板中心点的螺栓套筒连接,使之形成以应力应变采集模块为核心,并在其上下两端分别与一对圆钢棒,和一对钢承压板模块串联而成的完整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竖向构件传递高程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钢承压板模块,包括顶部钢承压板和底部钢承压板,两者主要区别在于,顶部钢承压板的钢板中心点设有钢铰,且顶部钢承压板与底部钢承压板上均设有长度方向通过钢板平面中心轴的基点标志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竖向构件传递高程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钢承压板或底部钢承压板,包括钢板、设有螺栓套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伟李敏钟俊宇李洪录刘才张直路强焦海新杜世伟李小青张喆陆春意王建法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