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绝缘导线的接线线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2221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力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绝缘导线的接线线夹,包括主板件,所述主板件上设置有绝缘导线夹板Ⅰ,在所述绝缘导线夹板Ⅰ上均布设置有若干个电源提取孔Ⅰ;副板件Ⅰ,所述副板件Ⅰ上设置有绝缘导线夹板Ⅱ;和负荷连接部,所述负荷连接部设置在主板件的下端;绝缘导线夹板Ⅱ与绝缘导线夹板Ⅰ配合形成绝缘导线夹,主板件与副板件Ⅰ之间可拆卸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明显改善电源提取性能,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在提取电源的同时能够最大程度上保持绝缘导线的原有性能、有效防止因电源提取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产品安装简便,不需要截断主线就可以在线路上任意位置做分支。需要截断主线就可以在线路上任意位置做分支。需要截断主线就可以在线路上任意位置做分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绝缘导线的接线线夹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力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绝缘导线的接线线夹。

技术介绍

[0002]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经济进入飞速发展的阶段,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种需求也不断增长,电力建设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随着城市人口密集,高楼的耸立,树木的覆盖,严重的腐蚀,以及鸟害、雷害、雨水、大气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给电力部门的线路架设带来很多困难,架空绝缘导线的推广,使以前众多不安全因素得到了改善和好转。
[0003]但对架空绝缘导线的连接也提出更高、更新、更严格的要求,绝缘导线的接续和分支经历了各个不同的阶段,纵观其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缠绕法、并勾线夹法、穿刺法:

缠绕法:需要剥除绝缘层,用铝丝对主线和分支线进行绑扎,然后在铝丝绑扎处外缠绕绝缘带进行绝缘恢复,连接的可靠性因人而异,同时10kv,20kV绝缘导线绝缘层比较厚,施工耗时,容易误伤导线,绝缘恢复复杂,同时受环境影响,绝缘层容易脱落,发生接续处被腐蚀氧化而引起断线事故;

并勾线夹法:需要剥除绝缘层,用螺栓式异型并勾线夹进行连接,在并勾线夹外套上绝缘罩,并勾线夹导电性能良好,需要剥除绝缘层,绝缘层与并勾线夹间存在较大的间隙,密封性能较差,安全隐患大,导线的蠕变和并勾线夹压板压力衰减,造成并勾线夹接续点处电阻的不断增大,引发并勾线夹接续处过热,容易造成并沟勾线夹烧毁;

穿刺法:绝缘穿刺线夹是利用力矩螺栓的扭力挤压线夹上下两块本体,推动上下刀片,强迫穿针穿入绝缘线,随力矩螺栓的不断转动,穿针穿破绝缘层,顶在导线沟缝中,当穿针与导线的接触点紧密结合并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力矩螺母断裂发生脱落,安装完成且接触点密封,穿刺线夹在配网的应用中出现的故障比较单一:轻者过热、灼伤、最为严重的烧坏、熔断导线。
[0004]综上所述,传统绝缘导线连接方式存在以下缺点:1.安装劳动强度大,容易损伤导线;2.存在密封问题,提供了可能进水点;3.出现一个绝缘薄弱点,电气强度下降;4.在受力导线上剥去绝缘层,由于绝缘层的收缩作用,绝缘长度是要变化的,绝缘性能和防水措施被破坏;5.剥去绝缘层,机械强度下降,受导线振动影响,该点的导线疲劳,极容易造成断线故障;6.剥去导线绝缘层,电荷聚集,该处导线的输送容量降低,若仍按绝缘线容量控制,则出现局部发热现象;7.接触点不可控,完成安装后可能出现电阻过大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6]为此,本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用于绝缘导线的接线线夹,结构合理,能明显改善电源提取性能,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在提取电源的同时能够最大程度上保持绝缘导线的原有性能、有效防止因电源提取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产品安装简便,不需要截断主线就可以在线路上任意位置做分支。
[0007]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绝缘导线的接线线夹包括:主板件,所述主板件上
设置有绝缘导线夹板Ⅰ,在所述绝缘导线夹板Ⅰ上均布设置有若干个电源提取孔Ⅰ;副板件Ⅰ,所述副板件Ⅰ上设置有绝缘导线夹板Ⅱ;和负荷连接部,所述负荷连接部设置在主板件的下端;绝缘导线夹板Ⅱ与绝缘导线夹板Ⅰ配合形成绝缘导线夹,主板件与副板件Ⅰ之间可拆卸固定。
[0008]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绝缘导线的接线线夹,通过绝缘导线夹将本产品固定在绝缘导线上,通过电源提取孔Ⅰ用电钻将绝缘导线外皮打穿,直至露出导线金属部分,再用螺栓将电源提取孔Ⅰ拧紧,直至螺栓与绝缘导线线芯接触紧密、无松动,螺栓与主板件、副板件Ⅰ及绝缘导线的内芯形成一个整体,即可完成电源提取工作。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主板件与副板件Ⅰ之间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绝缘导线夹板Ⅰ的上下两侧设置有多个均布的连接孔Ⅰ,在所述绝缘导线夹板Ⅱ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多个均布的连接孔Ⅱ,连接孔Ⅰ与连接孔Ⅱ位置相对应,螺栓穿过连接孔Ⅰ与连接孔Ⅱ将主板件与副板件Ⅰ固定。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绝缘导线夹板Ⅰ的内侧设置有绝缘导线槽Ⅰ,在所述绝缘导线夹板Ⅱ的内侧设置有绝缘导线槽Ⅱ,绝缘导线槽Ⅰ与绝缘导线槽Ⅱ配合形成用于固定绝缘导线的固定槽。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导线夹板Ⅱ上均布设置有若干个电源提取孔Ⅱ。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负荷连接部包括负荷线连接孔,负荷线连接孔一体设置在主板件的下端。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负荷连接部包括负荷导线夹。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副板件Ⅱ,副板件Ⅱ上设置有负荷导线夹板Ⅱ,在所述主板件的下端设置有负荷导线夹板Ⅰ,负荷导线夹板Ⅰ与负荷导线夹板Ⅱ配合形成所述负荷导线夹,副板件Ⅱ可拆卸固定在主板件的下端。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副板件Ⅱ通过螺栓固定在主板件的下端,在所述负荷导线夹板Ⅰ的上下两侧设置有多个均布的连接孔Ⅲ,在所述负荷导线夹板Ⅱ的上下两侧设置有多个均布的连接孔Ⅳ,连接孔Ⅲ与连接孔Ⅳ位置相对应,螺栓穿过连接孔Ⅲ与连接孔Ⅳ将副板件Ⅱ固定在主板件的下端。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负荷导线夹板Ⅰ的内侧设置有负荷导线槽Ⅰ,在所述负荷导线夹板Ⅱ的内侧设置有负荷导线槽Ⅱ,负荷导线槽Ⅰ与负荷导线槽Ⅱ配合形成用于固定负荷导线的固定槽。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板件和副板件Ⅰ的材质均为6061型铝合金,且在表面进行镀锌工艺处理。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用于绝缘导线的接线线夹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图1在另一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用于绝缘导线的接线线夹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图3在另一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
[0023]主板件100;连接孔Ⅰ110;绝缘导线槽Ⅰ120;绝缘导线夹板Ⅰ130;电源提取孔Ⅰ140;
负荷线连接孔150;连接孔Ⅲ160;负荷导线槽Ⅰ170;负荷导线夹板Ⅰ180;副板件Ⅰ200;连接孔Ⅱ210;绝缘导线槽Ⅱ220;绝缘导线夹板Ⅱ230;电源提取孔Ⅱ240;副板件Ⅱ300;连接孔Ⅳ310;负荷导线槽Ⅱ320;负荷导线夹板Ⅱ330。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5]实施例一:
[0026]如图1

图2所示, 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绝缘导线的接线线夹包括主板件100和副板件Ⅰ200,主板件100上的绝缘导线夹板Ⅰ130与副板件Ⅰ200上的绝缘导线夹板Ⅱ230配合形成绝缘导线夹,绝缘导线夹用于夹持固定绝缘导线(绝缘导线在图中未示出)。
[0027]如图2所示,在所述绝缘导线夹板Ⅰ130上均布设置有若干个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绝缘导线的接线线夹,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板件,所述主板件上设置有绝缘导线夹板Ⅰ,在所述绝缘导线夹板Ⅰ上均布设置有若干个电源提取孔Ⅰ;副板件Ⅰ,所述副板件Ⅰ上设置有绝缘导线夹板Ⅱ;和负荷连接部,所述负荷连接部设置在主板件的下端;绝缘导线夹板Ⅱ与绝缘导线夹板Ⅰ配合形成绝缘导线夹,主板件与副板件Ⅰ之间可拆卸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绝缘导线的接线线夹,其特征在于,主板件与副板件Ⅰ之间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绝缘导线夹板Ⅰ的上下两侧设置有多个均布的连接孔Ⅰ,在所述绝缘导线夹板Ⅱ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多个均布的连接孔Ⅱ,连接孔Ⅰ与连接孔Ⅱ位置相对应,螺栓穿过连接孔Ⅰ与连接孔Ⅱ将主板件与副板件Ⅰ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绝缘导线的接线线夹,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绝缘导线夹板Ⅰ的内侧设置有绝缘导线槽Ⅰ,在所述绝缘导线夹板Ⅱ的内侧设置有绝缘导线槽Ⅱ,绝缘导线槽Ⅰ与绝缘导线槽Ⅱ配合形成用于固定绝缘导线的固定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绝缘导线的接线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导线夹板Ⅱ上均布设置有若干个电源提取孔Ⅱ。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绝缘导线的接线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荷连接部包括负荷线连接孔,负荷线连接孔一体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波王磊王泽光高源刘樱莱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巴彦淖尔市五原供电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