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化全压式日光灯管镇流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2219 阅读:2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适用于85V~250V之间电压的小型化全压式日光灯管镇流器电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电源电路、稳压电路、镇流器控制电路、日光灯启动电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有镇流器控制电路,增加了预热功能和延时功能,有利于提高日光灯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广泛应用于电子镇流器领域。(*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小型化全压式日光灯管镇流器电路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大陆市电标准为220V,而日本、台湾等国家地区的标准则是 110V,市场上日光灯镇流器电路只能单一匹配220V或者110V电源,应用范 围窄;另外目前现有的日光灯镇流器电路设计得体积过于庞大,影响产品的 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能适 用于85V 250V之间电压的小型化全压式日光灯管镇流器电路。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电源电路、稳压电路、镇流器控制电路、日光灯启动电路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电路由市电经第一熔断器、第一电感,第二电感、桥式整流后接入电路,在所述第一熔 断器和所述第一电感之间并联有压敏电阻,在所述第一电感和所述第二电感之间并联有第一电容;所述稳压电路中第五电阻与第六电阻串联再与第二电 容并联后接所述整流电路输出端,第三电容与第六电阻并联;第一电源变压 器的原极一端与电源电路经桥式整流以后的正极相连,另一端经第七二极管、 第六电容连接到所述整流电路的另一端;第九电阻和第八电阻串联后与所述 第六电容并联;所述第一电源变压器的次级一端接地,另一端经第三电阻与 所述稳压电路中的功率因素校正芯片的第五脚相连;所述第三电阻与第一电 源变压器相连的一端经第一电阻、第五二极管与所述功率因素校正芯片的第 八脚相连;所述第三电容与第一稳压二极管并联后与第二电阻串联再与第二 电容并联;所述功率因素校正芯片的第一脚与第九电阻和第八电阻的连接点 相连,第二脚接第四电容后与第一脚相连,第三脚与第六电阻和第五电阻的 连接点相连,第四脚与第一场效应管的原极相连,第六脚接地,第七脚经第 四电阻与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相连,第八脚与第三电容正极板相连;第六二 极管与第四电阻并联,阳极与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相连;所述第一场效应管 漏极与第七二极管阳极相连,原极经第七电阻与所述电源电路中桥式整流电 路的负极相连;所述镇流器控制电路中电子镇流器控制芯片的第一脚经第十 一电容、第二脚经第十电容、第三脚经第十二电阻相连,第四脚经第17电阻 与日光灯第三脚相连,第五脚与所述稳压电路中第六电容负极板相连,第六 脚经第十四电阻与第三场效应管栅极相连,第七脚经第十三电阻、第十二电 容与第二电源变压器次极同名端相连,第八脚经第十电阻与所述稳压电路中第七二极管阴极相连;所述第二电源变压器次极另一端接地;第十一电阻、 第十六电容与第二稳压二极管三者并联,第二稳压二极管阴极与第十六电容 正极板相连的一端接所述电子镇流器控制芯片的第八脚,另一端接地;所述 第二电源变压器原极同名端与第二场效应管栅极相连,另一端经第三、第四、 第五电感与日光灯第一脚相连;所述第二场效应管漏极与所述稳压电路中第 七二极管阴极相连,源极分别与第二电源变压器原极相连;第三场效应管漏 极与第二场效应管源极相连,源极与电子镇流器控制芯片第五脚相连;第十 五电阻一端连第二场效应管源极,另一端连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第九二极 管阳极接地,阴极与第八二极管阳极相连;所述第八二极管阴极与电子镇流 器控制芯片第八脚相连,阳极经第十三电容与第二场效应管的原极相连;所 述日光灯启动电路中第七电容与第八电容串联后与第六电容并联,第七电容 与第八电容的连接点与日光灯第三脚相连;第十四电容与第十六电阻并联后 一端接第六电容的负极板,另一端与所述镇流器控制电路中所述电子镇流器 控制芯片的第四脚相连;第十八电阻和第十五电容并联后一端接日光灯第二 脚,另一端接日光灯第四脚。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稳压电路,所以可以使该镇流器电路 适用于85V 250V的电源;由于设置有镇流器控制电路,增加了预热功能和延时功能,有利于提高 日光灯的使用寿命。由于对电路结构的合理设计和布局,可以实现电路结构的小型化。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图2为本技术的功率因素校正芯片IC1的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二芯片IC2的结构图图1中主要组件说明如下Rl、 R2、 R3、 R4、 R5、 R6、 R7、 R8、 R9、 RIO、 Rll、 R12、 R13、 R14、 R15、 R16、 R17、 R18:电阻Cl、 C2、 C4、 C5、 C7、 C8、 C9、 CIO、 Cll、 C12、 C13、 C14、 C15:常规电容C3、 C6、 C16:极性电容Dl、 D2、 D3、 D4、 D5、 D6、 D7、 D8、 D9:电力二极管ZD1、 ZD2:稳压二极管Ll:电感器L2:共模滤波电感Bl、 B2:电源变压器Ql、 Q2、 Q3:场效应管图2中功率因数效正芯片MS3631引脚的具体功能如下-1脚(INV):误差放大器的反向输入, 一个阻性的分压器被连接在调整电压输出端和这点,以提供电压反馈。2脚(C0MP):误差放大器输出,这个脚和INV脚之间安置了一个反馈补偿网络。3脚0WLT):乘法器阶段的输出,整流主线这个脚连接了一个抗性分压 器,使一个电压指示与整流主线在这脚出现均衡。4脚(CS):输入到控制线路的比较器,电流被一个电阻和运用在这个脚 的效果电压检测。5脚(ZCD):零电流检测输入,如果这点被接地,此装置停止。6脚(GND):电流返回到驱动和控制电路。7脚(GD):门空驱动输出, 一个推挽输出阶段用400mA的最高电流能够 驱动M0S电源。8脚(VCC):提供驱动和控制电路电压。图3中电子镇流器控制芯片MS3632引脚的具体功能如下CS (l脚)电路软起动电容连接端口。在正常工作模式,该脚上的电压 可用来确定电路的软起动相位。CT (2脚)定时电容连接端口。利用该电容的充电和放电所产生的锯齿 波可以决定器件内部振荡器的振荡频率。RS (3脚)软起动电阻连接端口。该电阻的组织可在软起动模式时用来 确定电路的初始开关频率。Lt (4脚)电路保护输入。如果该脚电压低于2V,电路的门极驱动器输 出将被禁止。GND (5脚)接地引脚。0UT2, 0UT1 (6, 7脚):大电流功率驱动输出,用于驱动外部功率M0SFET 的门极。VCC (8脚)电源输入端。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 图3所示,本技术包括电源电路l、稳压电路2、镇流器控 制电路3、日光灯启动电路4组成。所述电源电路l由市电经第一熔断器FU1、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 桥式整流后接入电路,在所述第一熔断器FU1和所述第一电感Ll之间并联有 压敏电阻CNVR,在所述第一电感Ll和所述第二电感L2之间并联有第一电容 Cl;所述稳压电路2中第五电阻R5与第六电阻R6串联再与第二电容C2并联后接所述整流电路输出端,第三电容C3与第六电阻并联;第一电源变压器 Bl的原极一端与电源电路1经桥式整流以后的正极相连,另一端经第七二极 管D7、第六电容C6连接到所述整流电路的另一端;第九电阻R 9和第八电阻 R8串联后与所述第六电容C6并联;所述第一电源变压器B1的次级一端接地, 另一端经第三电阻R3与所述稳压电路2中的功率因素校正芯片IC1的第五脚 相连;所述第三电阻R3与第一电源变压器B1相连的一端经第一电阻R1、第 五二极管D5与所述功率因素校正芯片IC1的第八脚相连;所述第三电容C3 与第一稳压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型化全压式日光灯镇流器电路,它包括电源电路(1)、稳压电路(2)、镇流器控制电路(3)、日光灯启动电路(4)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电路(1)由市电经第一熔断器(FU1)、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桥式整流后接入电路,在所述第一熔断器(FU1)和所述第一电感(L1)之间并联有压敏电阻(CNVR),在所述第一电感(L1)和所述第二电感(L2)之间并联有第一电容(C1);所述稳压电路(2)中第五电阻(R5)与第六电阻(R6)串联再与第二电容(C2)并联后接所述整流电路输出端,第三电容(C3)与第六电阻并联;第一电源变压器(B1)的原极一端与电源电路(1)经桥式整流以后的正极相连,另一端经第七二极管(D7)、第六电容(C6)连接到所述整流电路的另一端;第九电阻(R9)和第八电阻(R8)串联后与所述第六电容(C6)并联;所述第一电源变压器(B1)的次级一端接地,另一端经第三电阻(R3)与所述稳压电路(2)中的功率因素校正芯片(IC1)的第五脚相连;所述第三电阻(R3)与第一电源变压器(B1)相连的一端经第一电阻(R1)、第五二极管(D5)与所述功率因素校正芯片(IC1)的第八脚相连;所述第三电容(C3)与第一稳压二极管(ZD1)并联后与第二电阻(R2)串联再与第二电容(C2)并联;所述功率因素校正芯片(IC1)的第一脚与第九电阻(R9)和第八电阻(R8)的连接点相连,第二脚接第四电容(C4)后与第一脚相连,第三脚与第六电阻(R6)和第五电阻(R5)的连接点相连,第四脚与第一场效应管(Q1)的原极相连,第六脚接地,第七脚经第四电阻(R4)与第一场效应管(Q1)的栅极相连,第八脚与第三电容(C3)正极板相连;第六二极管(D6)与第四电阻(R4)并联,阳极与第一场效应管(Q1)的栅极相连;所述第一场效应管(Q1)漏极与第七二极管(D7)阳极相连,原极经第七电阻(R7)与所述电源电路(1)中桥式整流电路的负极相连;所述镇流器控制电路(3)中电子镇流器控制芯片(IC2)的第一脚经第十一电容(C11)、第二脚经第十电容(C10)、第三脚经第十二电阻(R12)相连,第四脚经第17电阻(R17)与目光灯第三脚相连,第五脚与所述稳压电路(2)中第六电容(C6)负极板相连,第六脚经第十四电阻(R14)与第三场效应管(Q3)栅极相连,第七脚经第十三电阻(R13)、第十二电容(C12)与第二电源变压器(B2)次极同名端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小丹陈雷生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迈斯特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