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冷式空压机余热利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2162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风冷式空压机余热利用结构,包括风冷式空压机主体,风冷式空压机主体连接有热回收组件,热回收组件包括第一进风管、热传导部以及第二出风管,第一进风管与所述第二出风管并行设置且通过热传导部分别连通有第一出风管和第二进风管,其中第一出风管连接有鼓风机,第二进风管连接有引风机,引风机作用于风冷式空压机主体,以使得风冷式空压机主体产生热风向第一出风管流动,供热传导部吸收热量,鼓风机作用于热传导部,以使得鼓风机产生的冷风通过热传导部向第二进风管流动,供冷风吸收热传导部热量。本申请通过通过引风机将热风中剩余的热量通过热回收组件传递给由鼓风机产生冷风吸收余热,结构简单便可实现余热再利用的目的。实现余热再利用的目的。实现余热再利用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冷式空压机余热利用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余热回收再利用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风冷式空压机余热利用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我国空压机的应用十分广泛,且种类繁多,按照空压机的散热方式可分为风冷式、水冷式和油冷式;其中风冷式是指通过风扇将空压机产生的热量排放至大气中,水冷和油冷即分别使用冷却水和冷却油作为热交换介质使空压机降温;在工厂中,需热系统如纯水加热、生活热水、工艺热水及供暖用加热需要消耗大量的一次能源,加热能耗费用高;所以,从节能和环保的角度出发,应该将空压机产生的热量充分利用,使其转换成能被企业或日常生活中再利用的能源。
[0003]现有技术中,在公开号为CN212806674U公开了一种风冷式空压机余热回收装置,解决现有的风冷式空压机余热回收装置的热交换装置回收利用排风道内的热风余热效果不够好的问题;该技术包括风冷式空压机、进风道和排风道,进风道和排风道分别与风冷式空压机的机柜连通,还包括板式热交换装置、引风机和热交换管,引风机安装在排风道内,板式热交换装置安装在引风机的进风端,热交换管安装在引风机的排风端;该技术改进了热交换装置在风冷式空压机的风冷风道中的安装位置,并且大大增加了热交换装置的表面积,可以更高效地回收利用余热。
[0004]但是,上述结构中需要用到进出水管通过循环水流动进行热量传导,结构较复杂,因此,本申请提出一种不需要设置进出水管,简化结构实现余热利用的风冷式空压机余热利用结构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风冷式空压机余热利用结构。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风冷式空压机余热利用结构,包括风冷式空压机主体,所述风冷式空压机主体连接有热回收组件,所述热回收组件包括第一进风管、热传导部以及第二出风管,所述第一进风管与所述第二出风管并行设置且通过所述热传导部分别连通有第一出风管和第二进风管,其中所述第一出风管连接有鼓风机,所述第二进风管连接有引风机,所述引风机作用于所述风冷式空压机主体,以使得所述风冷式空压机主体产生热风向所述第一出风管流动,供所述热传导部吸收热量,所述鼓风机作用于所述热传导部,以使得所述鼓风机产生的冷风通过所述热传导部向所述第二进风管流动,供所述冷风吸收所述热传导部热量。
[0007]具体的,所述热传导部设有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所述第一进风管与所述第一出风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所述第二进风管与所述第二出风管。
[0008]具体的,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第二连接管上还设有热板,多个所述热板沿管向间隔排布设置。
[0009]具体的,所述热板上设有安装孔,两所述安装孔可分别容纳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第二连接管。
[0010]具体的,所述热板呈方形。
[0011]具体的,所述热板中还设有环形通道,所述环形通道中设有冷却液。
[0012]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0013](1)本申请通过在风冷式空压机连接第一进风口,通过引风机将热风中剩余的热量通过第一连接管经由热板转移到第二连接管中,鼓风机产生冷风通过第二进风管经由第二连接管吸收余热,变换为热风以由第二出风管排出进行利用,结构简单便可实现余热再利用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热传导部整体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热传导部正示图;
[0017]图中:100热回收组件、200第一进风管、210第一出风管、220鼓风机、300第二出风管、310第二进风管、320引风机、400热传导部、410第一连接管、420第二连接管、430热板、431环形通道、432安装孔、433隔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参照图1,一种风冷式空压机余热利用结构,包括风冷式空压机主体,所述风冷式空压机主体连接有热回收组件100,所述热回收组件100包括第一进风管200、热传导部400以及第二出风管300,所述第一进风管200与所述第二出风管300并行设置且通过所述热传导部400分别连通有第一出风管210和第二进风管310,其中所述第一出风管210连接有鼓风机220,所述第二进风管310连接有引风机320,所述引风机320作用于所述风冷式空压机主体,以使得所述风冷式空压机主体产生热风向所述第一出风管210流动,供所述热传导部400吸收热量,所述鼓风机220作用于所述热传导部400,以使得所述鼓风机220产生的冷风通过所述热传导部400向所述第二进风管310流动,供所述冷风吸收所述热传导部400热量。
[0020]本申请通过在风冷式空压机连接第一进风口,通过引风机320将热风中剩余的热量通过第一连接管410经由热板430转移到第二连接管420中,鼓风机220产生冷风通过第二进风管310经由第二连接管420吸收余热,变换为热风以由第二出风管300排出进行利用,结构简单便可实现余热再利用的目的。
[0021]参照图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热传导部400设有第一连接管410与第二连接管420,所述第一连接管410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所述第一进风管200与所述第一出风管210,所述第
二连接管420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所述第二进风管310与所述第二出风管300。即风冷式空压机主体与第一进风管200相连接,在经由第一连接管410连接到第一出风管210,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第一出风管210设有引风机320,引风机320将风冷式空压机主体产生的热风引导流动至第一连接管410中并进行热量传递。而第二进风管310设有鼓风机220,鼓风机220可产生冷风,冷风经由第二进风管310通过第二连接管420最终由第二出风管300排出,当冷风经过第二连接管420时,可吸收传递热量转化为热风在通过第二出风管300排出,重新送出的热风可以用于助燃或干燥物料。
[0022]参照图1

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管410与所述第二连接管420上还设有热板430,多个所述热板430沿管向间隔排布设置。这里热板430用于将第一连接管410中的热量传递到第二连接管420上,实现热量传导,且多个热板430沿管向进行间隔排布,相较于单个热板430而已,更便于提高热量传导交换效率,多个热板430还连接有支撑柱,支撑柱分布与多个热板四角汇合处,起到加固作用,更具体的,热板430呈垂直设置或与地面非平行设置。
[0023]参照图2

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热板430的两端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冷式空压机余热利用结构,包括风冷式空压机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式空压机主体连接有热回收组件,所述热回收组件包括第一进风管、热传导部以及第二出风管,所述第一进风管与所述第二出风管并行设置且通过所述热传导部分别连通有第一出风管和第二进风管,其中所述第一出风管连接有鼓风机,所述第二进风管连接有引风机,所述引风机作用于所述风冷式空压机主体,以使得所述风冷式空压机主体产生热风向所述第一出风管流动,供所述热传导部吸收热量,所述鼓风机作用于所述热传导部,以使得所述鼓风机产生的冷风通过所述热传导部向所述第二进风管流动,供所述冷风吸收所述热传导部热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冷式空压机余热利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传导部设有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云吴海丽罗志明冯永忠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格瑞拓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