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水质修复除磷的生态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1978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水质修复除磷的生态池,涉及生物水质修复除磷领域,包括沉降池,所述沉降池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生态池,所述入水口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除杂装置,所述生态池的内壁顶部设置有种植架二,所述生态池的内壁底部设置有活性炭层,所述活性炭层的顶部设置有火山岩层,所述火山岩层的顶部设置有石灰石层,所述石灰石层的顶部设置有填料层,所述填料层的顶部设置有生物填料层,所述生物填料层的顶部设置有藻类层,通过除杂装置解决了入口较容易堵塞,需要人工经常清理,给人造成了不便的问题,通过种植架二、活性炭层、石灰石层,填料层、生物填料层、火山岩层、藻类层,解决了化学除磷存在部分对于环境和人体的不利影响。响。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水质修复除磷的生态池


[0001]本技术涉及生物水质修复除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水质修复除磷的生态池。

技术介绍

[0002]磷是生物圈中重要的元素之一,对于细胞组成、遗传物质的组成和能量的贮存有着一定的作用。传统活性污泥法中,磷参与微生物菌体的合成,成为菌体的一部分,微生物作用下将有机物通过矿化作用转化为无机磷,无机磷以可溶性和不可溶性磷酸盐的形式存在。它们再发生相互的转化,构成了磷的循环,并以剩余的污泥的形式排除而去除污水中的磷。但仅能获得10%~30%的除磷效果,大量的磷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
[0003]现有的除磷的生态池中往往入口较容易堵塞,需要人工经常清理,给人造成了不便,同时化学除磷存在部分对于环境和人体的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水质修复除磷的生态池,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生物水质修复除磷的生态池,包括沉降池,所述沉降池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生态池,所述沉降池与生态池的中间固定连接有废料池。
[0007]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沉降池的一侧设置有入水口,所述入水口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除杂装置,所述除杂装置包括外罩、所述外罩的内壁底部活动连接有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轴端活动连接有滤叶,所述滤叶的数量有六个,且六个所述滤叶的表面均匀分布有滤孔。
[000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外罩、减速电机、滤叶的配合,通过减速电机带动滤叶可以将入水口的拦截的块状的颗粒物以及较大的树枝水草等杂物带出入水口,滤叶上的滤孔能够将水从孔中排出,避免长时间的堆积造成入水口堵塞。
[0009]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沉降池的顶部设置有种植架一,所述种植架一内部种植物为浮萍和茭白,沉降池的内壁底部铺设有珊瑚砂层,所述珊瑚砂层的表面附着有硝化菌。
[00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珊瑚砂层、硝化菌、浮萍、茭白,种植架一的配合,可以使污水在沉降池中对污水池中的氨氮进行分解,之后被浮萍、茭白两种植物吸收。
[0011]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沉降池与生态池之间设置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的固定连接有格栅,所述沉降池与生态池之间设置有过滤设备,所述过滤设备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出料管,所述过滤设备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抽水管,所述过滤设备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回水管。
[00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排水口、格栅、过滤设备、出料管、抽水管、回水管
的配合,可以使沉降池中的较小杂物进一步的清理减少。
[0013]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生态池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出水口,所述生态池的内壁顶部设置有种植架二,所述种植架二内部种植物为睡莲和黄尾鸢花,所述生态池的内壁底部设置有活性炭层,所述活性炭层的顶部设置有火山岩层,所述火山岩层的顶部设置有石灰石层,所述石灰石层的顶部设置有填料层,所述填料层的顶部设置有生物填料层,所述生物填料层的顶部设置有藻类层,所述藻类层养殖的藻类为金鱼藻。
[00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种植架二、睡莲、黄尾鸢花、活性炭层、火山岩层、石灰石层、填料层、生物填料层、金鱼藻的配合,可以磷含量得到分解并且被吸收以及吸附、同时对氨氮进一步的分解吸收,使水生态磷和氨氮值恢复常规值。
[0015]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0016]1、本技术提供一种生物水质修复除磷的生态池,采用外罩、减速电机、滤叶的配合,通过减速电机带动滤叶可以将入水口的拦截的块状的颗粒物以及较大的树枝水草等杂物带出入水口,滤叶上的滤孔能够将水从孔中排出,避免长时间的堆积造成入水口堵塞。
[0017]2、本技术提供一种生物水质修复除磷的生态池,采用种植架二、睡莲、黄尾鸢花、活性炭层、火山岩层、石灰石层、填料层、生物填料层、金鱼藻的配合,可以磷含量得到分解并且被吸收以及吸附、同时对氨氮进一步的分解吸收,使水生态磷和氨氮值恢复常规值。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装置主体的立体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装置主体一侧的剖视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装置主体的另一侧剖视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的结构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2]图中:1、沉降池;11、种植架一;2、生态池;21、种植架二;22、藻类层;23、生物填料层;24、填料层;25、石灰石层;26、火山岩层;27、活性炭层;3、废料池;4、入水口;5、除杂装置;51、外罩;52、减速电机;53、滤叶;6、过滤设备;61、出料管;62、抽水管;63、回水管;7、出水口;8、排水口;9、格栅;10、珊瑚砂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4]实施例1
[0025]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生物水质修复除磷的生态池,包括沉降池1,沉降池1的一侧设置有入水口4,沉降池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生态池2,生态池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出水口7,沉降池1与生态池2的中间固定连接有废料池3,沉降池1的顶部设置有种植架一11,种植架一11内部种植物为浮萍和茭白,沉降池1的内壁底部铺设有珊瑚砂层10,珊瑚砂层10的表面附着有硝化菌。
[0026]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入水口4污水引入沉降池1沉降并且过滤出污水中含有的杂物,之后经过硝化菌将污水中氨氮进行分解转化,之后被浮萍、茭白两种植物吸收,之后污水进入生态池2进行除磷后经出水口7将水排出。
[0027]实施例2
[0028]如图1

4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入水口4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除杂装置5,除杂装置5包括外罩51、外罩51的内壁底部活动连接有减速电机52、减速电机52的输出轴端活动连接有滤叶53,沉降池1与生态池2之间设置有排水口8,排水口8的固定连接有格栅9,沉降池1与生态池2之间设置有过滤设备6,过滤设备6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出料管61,过滤设备6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抽水管62,过滤设备6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回水管63。
[0029]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减速电机52带动滤叶53可以将入水口4的拦截的块状的颗粒物以及较大的树枝水草等杂物带出入水口4,滤叶53上的滤孔能够将水从孔中排出,避免长时间的堆积造成入水口堵塞,之后沉降池1中的水流经抽水管62抽进过滤设备6,较小的杂物经处理后经过滤后经出料口61排入废料池3,除杂后污水经回水管63回到沉降池1。
[0030]实施例3
[0031]如图1

4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生态池2的内壁顶部设置有种植架二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水质修复除磷的生态池,包括沉降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池(1)的一侧设置有入水口(4),所述沉降池(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生态池(2),所述生态池(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出水口(7),所述沉降池(1)与生态池(2)的中间固定连接有废料池(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水质修复除磷的生态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水口(4)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除杂装置(5),所述除杂装置(5)包括外罩(51),所述外罩(51)的内壁底部活动连接有减速电机(52)、所述减速电机(52)的输出轴端活动连接有滤叶(5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水质修复除磷的生态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池(1)的顶部设置有种植架一(11),所述种植架一(11)内部种植物为浮萍和茭白,所述沉降池(1)的内壁底部铺设有珊瑚砂层(10),所述珊瑚砂层(10)的表面附着有硝化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水质修复除磷的生态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池(1)与生态池(2)之间设置有排水口(8),所述排水口(8)的固定连接有格栅(9),所述沉降池(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宇芃姚俊冰黄建兴陈永新陈君茂涂壤童铭章张良健黄荣彬黄韬远
申请(专利权)人:莆田市科龙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