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桥梁道路施工的桩孔护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19232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桥梁道路施工的桩孔护壁结构,包括位于桩孔最上端的锁口部和依次向下排列的若干个延伸部,所述锁口部和所述延伸部均呈中部开设有通孔的环状结构,所述锁口部与所述延伸部之间,以及上下相邻的两个所述延伸部之间均通过上下卡接的方式实现固定,所述锁口部和所述延伸部的环壁至少分别设置有一个泄水孔,所述锁口部与下方多个所述延伸部之间开设有上下贯穿的限位孔。相较于传统技术方案,本桩孔护壁结构结构可靠,相邻的延伸部之间通过限位卡槽实现卡接固定,同时,为了应对较大的侧向土壤压力,从上至下在限位孔内穿设钢筋,为孔桩的作业提供了多项安全和进度保障条件。全和进度保障条件。全和进度保障条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桥梁道路施工的桩孔护壁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适用于桥梁道路施工的桩孔护壁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地质情况的复杂的区域进行超大、超深人工挖孔桩基础的施工时,往往会遇到桩基持力层岩性较差(泥质砂岩)且承载力较低、地下水丰富且水位较高等情况,而且随着孔桩开挖深度的加大、地下水等影响,其孔桩护壁所承受的侧压力极大,同时,上部护壁也会因底部土方被挖除而无支撑,且随着孔桩开挖深度的加大,孔桩护壁的自重也会加大,当孔桩护壁的自重超过护壁和与其接触的土体之间的摩擦力时,护壁就会有下坠的危险,这样就会给施工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
[0003]当桩孔向下开挖到达一定深度时,桩孔护壁周围的土壤中会带有较多地下水,地下水对桩孔护壁中的混凝土和钢筋均带有一定的腐蚀作用,传统的桩孔护壁往往的封闭式的,无法对桩孔护壁周围土壤中的地下水进行有效排出,这就影响了桩孔护壁的可持续性使用寿命,同时,传统的桩孔护壁所承受的侧向土壤压力较大,分段式的护壁有下坠的风险,如何在成本不过多增加的条件下改进现有的桩孔护壁结构,是本技术方案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桥梁道路施工的桩孔护壁结构,其解决了现有的桩孔护壁结构无法有效排出土壤中的地下水,以及侧向支撑强度不足等问题。
[0005]本技术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适用于桥梁道路施工的桩孔护壁结构,包括位于桩孔最上端的锁口部和依次向下排列的若干个延伸部,所述锁口部和所述延伸部均呈中部开设有通孔的环状结构,所述锁口部与所述延伸部之间,以及上下相邻的两个所述延伸部之间均通过上下卡接的方式实现固定,所述锁口部和所述延伸部的环壁至少分别设置有一个泄水孔,所述锁口部与下方多个所述延伸部之间开设有上下贯穿的限位孔。
[0006]进一步在于,所述锁口部和所述延伸部的外环壁与桩孔的孔径相匹配,所述锁口部和所述延伸部的内环壁均为自上而下逐渐向外环壁倾斜的坡面。
[0007]进一步在于,所述锁口部外环壁的上端周向布置有外延环,所述外延环与所述锁口部为一体式结构。
[0008]进一步在于,所述延伸部的顶面均周向布置有凸环,所述凸环与所述延伸部的顶面外延之间形成有限位卡槽。
[0009]进一步在于,所述凸环的内径与所述延伸部的内径尺寸相等。
[0010]进一步在于,所述泄水孔倾斜布置,所述泄水孔与桩孔内壁连通的一端置于高处,所述泄水孔与所述延伸部连通的一端置于低处。
[0011]进一步在于,所述限位孔与所述泄水孔互不连通。
[0012]进一步在于,所述延伸部的内环壁还横向铺设有落石挡板,所述落石挡板通过斜撑杆固定在距离坑底2

3m处。
[0013]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0014]1、相较于传统技术方案,本桩孔护壁结构结构可靠,相邻的延伸部之间通过限位卡槽实现卡接固定,同时,为了应对较大的侧向土壤压力,从上至下在限位孔内穿设钢筋,为孔桩的作业提供了多项安全和进度保障条件;
[0015]2、相较于传统技术方案,本桩孔护壁结构增加了泄水孔用于排出桩孔侧向土壤中的地下水,延缓了对混凝土以及钢筋的腐蚀进度,延续了桩孔护壁结构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7]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适用于桥梁道路施工的桩孔护壁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剖面视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中锁口部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中延伸部的顶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标:1、锁口部;11、外延环;2、延伸部;21、限位卡槽;22、凸环;3、坡面;4、泄水孔;5、限位孔;6、落石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23]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实施例一:
[0025]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适用于桥梁道路施工的桩孔护壁结构,包括位于桩孔最上端的锁口部1和依次向下排列的若干个延伸部2,锁口部1和延伸部2均呈中部开设有通孔的环状结构。
[0026]首先挖掘桩孔时,除了必须的测量仪器外,针对施工作业的特点还应准备一些专门的器材,在桩孔口使用的“十字对中环”,它的主要作用是将孔的中轴线投射到各个施工段面;根据孔径加工而成的检孔器,在成孔后以便进行孔径、孔的竖直度检查。
[0027]本实施例中,以1m为一个长度单位,向下挖掘一米后,搭建护壁模板,用混凝土浇筑护壁结构,每向下挖掘1m作为一个施工循环,护壁结构的模板采用钢模板。
[0028]本实施例中,护壁模板采用4~5块钢模板组成,插口连接,安装模板要校正中心位置、直径及圆度,模板顶应留出浇筑混凝土位置,当一步挖深达1.0m时,应立即安装模板,然后对模板的上口直径和中心进行复核。
[0029]本实施例中,护壁采用C30混凝土,通过提升装置运送,为提高早期强度可适当加入早强剂,砼浇筑时应分层沿四周入模,用30型振捣棒,顶部混凝土采用人工填塞,用钢钎捣实,施工前应将上节护壁底清理打毛。
[0030]如图1和图2所示,锁口部1与延伸部2之间,以及上下相邻的两个延伸部2之间均通过上下卡接的方式实现固定,锁口部1和延伸部2的外环壁与桩孔的孔径相匹配,锁口部1和延伸部2的内环壁均为自上而下逐渐向外环壁倾斜的坡面3,而锁口部1和延伸部2的厚度则根据桩孔的深度选择性浇筑,当桩径为1.3m时,挖孔最深深度2000cm,依据公式计算可知:
[0031]p=0.0215
×
2000
×
tg2(45
°‑
35
°
/2)=11.653N/cm3[0032]t≥k
×
p
×
D/(2
×
fc)=1.65
×
11.653
×
(130+2t)/(2...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桥梁道路施工的桩孔护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桩孔最上端的锁口部(1)和依次向下排列的若干个延伸部(2),所述锁口部(1)和所述延伸部(2)均呈中部开设有通孔的环状结构,所述锁口部(1)与所述延伸部(2)之间,以及上下相邻的两个所述延伸部(2)之间均通过上下卡接的方式实现固定,所述锁口部(1)和所述延伸部(2)的环壁至少分别设置有一个泄水孔(4),所述锁口部(1)与下方多个所述延伸部(2)之间开设有上下贯穿的限位孔(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桥梁道路施工的桩孔护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口部(1)和所述延伸部(2)的外环壁与桩孔的孔径相匹配,所述锁口部(1)和所述延伸部(2)的内环壁均为自上而下逐渐向外环壁倾斜的坡面(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桥梁道路施工的桩孔护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口部(1)外环壁的上端周向布置有外延环(11),所述外延环(11)与所述锁口部(1)为一体式结构。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思源杨亚兵郭智刘晓畅邱天春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交通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