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件输送机用调位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1821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件输送机用调位机构,包括纠偏板和引导板,其中,纠偏板设置有两组,两组纠偏板对称且竖直安装在工件输送机的输送带两侧上方,引导板通过铰链转动安装在纠偏板的一端,纠偏板与引导板表面安装呈矩形阵列分布有若干个调位滚轮,纠偏板与引导板的连接位置设置有角度调节组件用于调节纠偏板与引导板之间的夹角大小,纠偏板的侧面安装有用于固定的安装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工件输送,通过该装置中的引导板能够引导工件调位,使其在纠偏板位置居中,这样可以保证所有的工件在输送时处于同一直线上,方便后续对其进行加工。加工。加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件输送机用调位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工件输送
,特别涉及一种工件输送机用调位机构。

技术介绍

[0002]输送机即用于对物料或者工件进行输送的设备;
[0003]然而现有的输送机缺少对工件进行调位的调节机构,即现有的输送机在输送工件的过程中,由于大多数的输送机宽度都是远大于工件的宽度的,因此在工件输送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工件位置偏移(左偏或者右偏),而在后续工件的加工过程中往往是需要工件处于输送带中部的,因此偏移的工件需要通过额外的工序设备或者人工使其居中,操作不方便,影响后续的加工。
[0004]已公开专利的一种传送机(CN205471194U)通过导向板和固定架组成的调位装置安装在机架本体上方,在固定架上设有控制机构控制导向板在传送带的上方水平移动调节物品在传送带上的位置,调节导向板在传送带上的输送角度,导向板在传送带上方能将各种大小的物件进行调节传送方位和加工角度,但仍然存在以下技术问题:导向板倾斜角度固定,在导向板调节至机架边缘时,其倾斜部分超出传送机架边缘,容易刮碰到工作人员,存在安全隐患,并且导向板使传送通道变窄,又没有辅助传送装置,导致物件易堆积在导向板处,传送不畅,此时若导向板倾斜部分超出传送机架边缘,拥堵的物品则会随着倾斜的导向板掉出机架,只能通过巡检的工作人员拾起,增加了操作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工件输送机用调位机构。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7]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工件输送机用调位机构,包括纠偏板和引导板,其中,所述纠偏板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纠偏板对称且竖直安装在工件输送机的输送带两侧上方,所述引导板通过铰链转动安装在所述纠偏板的一端,所述纠偏板与所述引导板表面安装呈矩形阵列分布有若干个调位滚轮,所述纠偏板与所述引导板的连接位置设置有角度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所述纠偏板与所述引导板之间的夹角大小,所述纠偏板的侧面安装有用于固定的安装组件,该装置在使用时,首先通过安装组件将纠偏板固定安装到工件输送机两侧上方的立板顶部,并通过螺栓对其进行固定,然后通过角度调节组件对纠偏板与引导板之间的夹角进行调节,使其与输送的工件大小适配,完成安装后,在工件输送机的输送带输送工件的过程中,当工件移动至引导板的位置处时,若工件未在输送带上居中,引导板将引导工件调位,使其居中,这样可以保证所有的工件在输送时处于同一直线上,方便后续对其进行加工,该装置中的纠偏板与引导板之间的夹角能够进行调节,因此在应对不同大小的工件时,可以根据需要调节纠偏板的角度,方便工件的调位,并且在纠偏板与引导板的正面(相对输送带的一侧为正面,面向输送带外部的一侧为背面)均安装有若干个调位滚轮,这样可以防
止在对工件调位时阻挡到工件的移动,保证工件移动顺畅。
[0008]作为优选的,所述角度调节组件包括环板架和活动杆,其中,所述环板架固定安装在所述纠偏板的背面,所述活动杆固定安装在所述引导板的背面,所述环板架和所述活动杆均采用圆弧形结构,并且所述环板架和所述活动杆的圆弧中心在同一竖直线上,所述活动杆的一端滑动插接在所述环板架内,并且环板架的上方插接有对所述活动杆进行固定的定位螺栓,这样的结构设置使得当拧松定位螺栓时,活动杆能够在环板架内进行滑动,此时可以通过翻转引导板调节其与纠偏板之间的夹角,在调节完成后,再拧紧定位螺栓,使其对活动杆进行挤压固定,即完成角度固定,操作方便快捷。
[0009]作为优选的,所述环板架中心处开设有卡槽,所述活动杆的一端穿插在所述卡槽内,所述环板架的顶部位于所述卡槽的上方开设有开口槽,这样的结构设置使得活动杆的一端能够在卡槽内滑动,在滑动到合适位置后,旋紧定位螺栓即可。
[0010]作为优选的,所述活动杆和所述卡槽的截面呈圆形,所述开口槽的宽度小于所述卡槽的截面直径,定位螺栓穿过活动杆的一端,并且穿过的孔内具有与定位螺栓适配的螺纹,因此定位螺栓在旋紧时,其底部顶在卡槽的内壁,即实现活动杆的固定。
[0011]作为优选的,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卡架、固定板和螺纹杆,其中,所述卡架采用“U”型结构,插接在工件输送机两侧上方的立板顶部,并通过螺栓固定,所述固定板固定在所述卡架的上方,所述固定板中心处嵌设有螺母,所述螺纹杆旋合套接在所述螺母内,所述螺纹杆的一端与所述纠偏板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的另一端套接有手轮,这样的结构设置使得在旋转手轮时,螺纹杆旋转,而螺纹杆与螺母套接,螺纹杆的一端与纠偏板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因此螺纹杆旋转能够推动纠偏板沿工件输送机的宽度方向进行移动,从而达到了改变两个纠偏板之间间距的效果,因此该装置能够适用于不同大小的工件使用,提升了该装置的适用性。
[0012]作为优选的,还包括稳定组件,所述稳定组件由连杆、滑套和滑杆组成,所述滑套通过连杆固定连接在所述卡架上,所述滑杆的一端安装在所述纠偏板上,所述滑杆与所述滑套之间滑动套接,这样的结构设置使得当螺纹杆推动纠偏板沿工件输送机的宽度方向进行移动时,滑杆在滑套内进行滑动,通过滑杆与滑套的限位作用保证了纠偏板的稳定性。
[0013]作为优选的,所述稳定组件至少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稳定组件呈矩形阵列分布在所述卡架上,提升了稳定组件对纠偏板的支撑效果。
[0014]作为优选的,所述纠偏板的背面安装有螺套,所述滑杆的一端旋合安装在所述螺套内,因此滑杆可以通过旋转从纠偏板上拆下,方便进行安装和更换。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通过该装置中的引导板能够引导工件调位,使其在纠偏板位置居中,这样可以保证所有的工件在输送时处于同一直线上,方便后续对其进行加工;
[0017]该装置中的纠偏板与引导板之间的夹角能够进行调节,因此在应对不同大小的工件时,可以根据需要调节纠偏板的角度,方便工件的调位,并且在纠偏板与引导板的正面均安装有若干个调位滚轮,这样可以防止在对工件调位时阻挡到工件的移动,保证工件移动顺畅;
[0018]该装置中两组纠偏板之间的间距可以通过旋转手轮进行调节,因此该装置能够适用于不同大小的工件使用,提升了该装置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中纠偏板调角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中纠偏板调角后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图4中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101、纠偏板;102、引导板;2、调位滚轮;3、稳定组件;301、螺套;302、连杆;303、滑套;304、滑杆;4、安装组件;401、固定板;402、螺母;403、螺纹杆;404、手轮;405、卡架;5、角度调节组件;501、活动杆;502、卡槽;503、环板架;504、定位螺栓;505、开口槽。...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件输送机用调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纠偏板(101),其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纠偏板(101)对称且竖直安装在工件输送机的输送带两侧上方;引导板(102),其通过铰链转动安装在所述纠偏板(101)的一端;其中,所述纠偏板(101)与所述引导板(102)表面安装呈矩形阵列分布有若干个调位滚轮(2),所述纠偏板(101)与所述引导板(102)的连接位置设置有角度调节组件(5),其用于调节所述纠偏板(101)与所述引导板(102)之间的夹角大小,所述纠偏板(101)的侧面安装有用于固定的安装组件(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件输送机用调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组件(5)包括:环板架(503),其固定安装在所述纠偏板(101)的背面;活动杆(501),其固定安装在所述引导板(102)的背面;其中,所述环板架(503)和所述活动杆(501)均采用圆弧形结构,并且所述环板架(503)和所述活动杆(501)的圆弧中心在同一竖直线上,所述活动杆(501)的一端滑动插接在所述环板架(503)内,并且环板架(503)的上方插接有对所述活动杆(501)进行固定的定位螺栓(50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件输送机用调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板架(503)中心处开设有卡槽(502),所述活动杆(501)的一端穿插在所述卡槽(502)内,所述环板架(503)的顶部位于所述卡槽(502)的上方开设有开口槽(50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晓航易美娜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沃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