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设备的烹饪主体和烹饪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1308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烹饪设备的烹饪主体和烹饪设备,其中烹饪设备的烹饪主体包括:外壳、外锅和第一加热线圈,外锅设在外壳的内侧且与外壳限定出安装空间,外锅包括底板、侧板和过渡板,过渡板用于连接底板和侧板;第一加热线圈设在安装空间内,第一加热线圈缠绕侧板设置和/或位于过渡板的外侧,该烹饪主体能够对食物均匀加热,加热食物所需时间短,确保了烹饪设备的烹饪效率,并且使食物立体受热以充分激发美拉德反应,使食物更具有风味。使食物更具有风味。使食物更具有风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烹饪设备的烹饪主体和烹饪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烹饪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设备的烹饪主体和烹饪设备。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烹饪设备需要在烹饪主体内设置加热线圈,通过加热线圈对内锅进行加热进而对内锅内部的食物进行加热,现有技术中,加热线圈通常布置在外锅的底部,温度由下至上的传递,导致上部的食物无法均匀受热,实现整体加热所需时间较长,影响烹饪设备的烹饪效率,影响烹饪设备的烹饪效果,存在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烹饪设备的烹饪主体,该烹饪主体能够对食物均匀加热,加热食物所需时间短,确保了烹饪设备的烹饪效率,并且使食物立体受热以充分激发美拉德反应,使食物更具有风味。
[0004]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种烹饪设备的烹饪主体,包括:外壳;外锅,所述外锅设在所述外壳的内侧且与所述外壳限定出安装空间,所述外锅包括底板、侧板和过渡板,所述过渡板用于连接所述底板和所述侧板;第一加热线圈,所述第一加热线圈设在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第一加热线圈缠绕所述侧板设置和/或位于所述过渡板的外侧。
[0005]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烹饪主体,该烹饪主体能够对食物均匀加热,加热食物所需时间短,确保了烹饪设备的烹饪效率,并且使食物立体受热以充分激发美拉德反应,使食物更具有风味。
[0006]另外,根据技术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烹饪主体,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000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加热线圈包括:第一加热部和第二加热部,所述第一加热部缠绕所述侧板设置,所述第二加热部位于所述过渡板的外侧。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加热部邻近所述安装空间的顶部设置。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加热部和所述第二加热部之间具有间隔距离。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外锅的朝向所述外壳的侧壁上设有固定槽,所述第一加热部绕所述固定槽缠绕于所述外锅。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固定槽为沿上下排布设置的多个,每个所述固定槽内设有所述第一加热部的一部分。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烹饪设备的烹饪主体还包括:内锅,所述内锅设于所述外锅内,所述内锅对应所述侧板的至少一部分沿竖直方向延伸以形成竖直加热部,所述第一加热部对应所述竖直加热部设置。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侧板的至少一部分竖直延伸,所述第一加热部对应所述侧板的竖直延伸的部分设置。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内锅设有最高水位线和最低水位线,所述第一加热部位于所述最高水位线和所述最低水位线之间。
[001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烹饪设备的烹饪主体还包括:第二加热线圈,所述第二加热线圈设在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第二加热线圈位于所述底板的外侧。
[001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加热线圈和所述第一加热线圈并联设置。
[0017]根据本技术另一方面的烹饪设备,包括:烹饪主体,所述烹饪主体为上述的烹饪设备的烹饪主体;盖体组件,所述盖体组件设于所述烹饪主体以打开或关闭所述烹饪主体。
[001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盖体组件包括:内盖;第三加热线圈,所述第三加热线圈设于所述内盖;加热盖,所述加热盖设在所述内盖且位于所述第三加热线圈的下方,所述第三加热线圈通电时所述加热盖被加热。
[001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三加热线圈和所述第一加热线圈串联连接。
[002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烹饪设备还包括:第二加热线圈,所述第二加热线圈设在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第二加热线圈位于所述底板的外侧,所述第二加热线圈与串联的所述第一加热线圈和所述第三加热线圈并联连接;所述烹饪设备还包括第一线圈开关和第二线圈开关,所述第一线圈开关与所述第二加热线圈连接以控制所述第二加热线圈通断电;所述第二线圈开关与所述第一加热线圈相连与控制所述第一加热线圈和所述第三加热线圈通断电。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烹饪主体的剖面图;
[0022]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烹饪主体的剖视图;
[0023]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剖视图;
[0024]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电路图。
[0025]附图标记:
[0026]烹饪主体10,外壳1,外锅2,固定槽21,底板22,侧板23,过渡板24,安装空间3,第二加热线圈4,第一加热线圈5,第一加热部51,第二加热部52,内锅20,盖体组件30,内盖301,第三加热线圈302,加热盖303,第一线圈开关K1,第二线圈开关K2。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
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9]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0]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1]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烹饪设备的烹饪主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外锅,所述外锅设在所述外壳的内侧且与所述外壳限定出安装空间,所述外锅包括底板、侧板和过渡板,所述过渡板用于连接所述底板和所述侧板;第一加热线圈,所述第一加热线圈设在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第一加热线圈缠绕所述侧板设置和/或位于所述过渡板的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设备的烹饪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线圈包括:第一加热部和第二加热部,所述第一加热部缠绕所述侧板设置,所述第二加热部位于所述过渡板的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设备的烹饪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部邻近所述安装空间的顶部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设备的烹饪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部和所述第二加热部之间具有间隔距离。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设备的烹饪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锅的朝向所述外壳的侧壁上设有固定槽,所述第一加热部绕所述固定槽缠绕于所述外锅。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设备的烹饪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槽为沿上下排布设置的多个,每个所述固定槽内设有所述第一加热部的一部分。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设备的烹饪主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锅,所述内锅设于所述外锅内,所述内锅对应所述侧板的至少一部分沿竖直方向延伸以形成竖直加热部,所述第一加热部对应所述竖直加热部设置。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烹饪设备的烹饪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的至少一部分竖直延伸,所述第一加热部对应所述侧板的竖直延伸的部分设置。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烹饪设备的烹饪主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国达周毅李家孔江小勇赵策吴育权盛金旺周忠宝秦伟伟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