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音频识别配对的无线麦克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1218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可音频识别配对的无线麦克风,属于无线麦克风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可音频识别配对的无线麦克风,包括装置外壳,所述装置外壳的上端设置有收声块;所述第一收声框的上端设置有第二收声框,所述第二收声框外部的上端设置有收声口,所述装置外壳内部的上端设置有环状滑动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无线麦克风需要针对使用者以及对应朝向传出的声音进行收集,造成麦克风收声效果较差,由第一收声框通过环状滑动条于环状滑动轨内部转动并得以直接调整收声口的朝向,朝向的调整可应对不同使用者不同抓取角度,使得使用者所发出的声音通过第一收声框和第二收声框的收集并汇集最终进入收声块完成收声,提高收集声音效果,避免杂音。避免杂音。避免杂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音频识别配对的无线麦克风


[0001]本技术涉及无线麦克风领域,具体为可音频识别配对的无线麦克风。

技术介绍

[0002]麦克风又叫为传声器,也称话筒和微音器,麦克风是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能量转换器件,大多数麦克风都是驻极体电容器麦克风,其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具有永久电荷隔离的聚合材料振动膜,随着麦克风使用频率以及使用需求量的提升,人们针对有线麦克风升级,并基于蓝牙无线传输设计出无线麦克风,随着时代的进步,为了应对语音适配并针对语音识别进行配对,人们设计出一种音频识别配对无线麦克风;
[0003]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2356646B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无线麦克风,多个红外光发射装置17附接到无线麦克风中1的基板15,并且在基板15的每侧布置多个红外光发射装置17中的至少一个,在基板15的每侧可设置多个红外光发射装置17,并且红外光发射装置17可被放射状地布置,不为发光装置17提供与基板15不同的专用基板的情况下,红外线能够辐射到麦克风1周围的区域,以这种方式,提供一种无线麦克风,能够向麦克风周围的区域辐射红外线并且具有简单的结构和小的部件数量并因而能够提高生产率。
[0004]但是,现有无线麦克风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对于声音的收集较为全面,而无线麦克风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往往仅仅需要针对使用者以及对应朝向传出的声音进行收集,接触其余方位的声音会造成麦克风收声效果较差;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可音频识别配对的无线麦克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可音频识别配对的无线麦克风,由第一收声框通过环状滑动条于环状滑动轨内部转动并得以直接调整收声口的朝向,朝向的调整可应对不同使用者不同抓取角度,使得使用者所发出的声音通过第一收声框和第二收声框的收集并汇集最终进入收声块完成收声,避免其余位置产生的声音进入收声块,同时用吸音防颤抖棉包裹于第一收声框内部即可完成收集声音产生的回弹进行吸附,提高收集声音效果,避免杂音,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可音频识别配对的无线麦克风,包括装置外壳,所述装置外壳的上端设置有收声块;
[0007]还包括第一收声框,其设置于装置外壳外部的上端,所述第一收声框的上端设置有第二收声框,且第二收声框与第一收声框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二收声框外部的上端设置有收声口,且收声口贯穿并延伸至第二收声框的内部,所述装置外壳内部的上端设置有环状滑动轨,所述环状滑动轨与第一收声框之间设置有环状滑动条,所述环状滑动条的外部与环状滑动轨的内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收声框的下端与环状滑动条的上端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装置外壳的外部环状设置有凸出固定条,四个所述凸出固定条均与抓持环为一体结构,所述凸出固定条的内部设置有纵向滑动轨,所述纵向滑动轨的外部设
置有抓持环,且抓持环与纵向滑动轨滑动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装置外壳的下端设置有无线传输天线,所述无线传输天线的一侧设置有语音识别模块,所述语音识别模块外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包裹包裹框,所述第二包裹包裹框两侧的一侧均设置有支撑架,且支撑架的一侧与第二包裹包裹框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架的一端与装置外壳固定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无线传输天线外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包裹包裹框,所述第一包裹包裹框的下端设置有第一承载垫,所述第二包裹包裹框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承载垫。
[0011]优选的,所述收声口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吸音防颤抖棉,所述吸音防颤抖棉的外部与第一收声框内部的一侧粘连固定。
[0012]优选的,四个所述纵向滑动轨的内部均纵向设置有若干个尺寸指示条,所述抓持环的外部环状设置有若干个防滑条,且防滑条与抓持环粘连固定。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4]1、本技术通过在装置外壳内部的上端设置有环状滑动轨。环状滑动轨外部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收声框,第一收声框上端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收声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第一收声框通过环状滑动条于环状滑动轨内部转动并得以直接调整收声口的朝向,朝向的调整可应对不同使用者不同抓取角度,使得使用者所发出的声音通过第一收声框和第二收声框的收集并汇集最终进入收声块完成收声,避免其余位置产生的声音进入收声块,同时用吸音防颤抖棉包裹于第一收声框内部即可完成收集声音产生的回弹进行吸附,提高收集声音效果,避免杂音。
[0015]2、本技术通过在语音识别模块外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包裹包裹框,第二包裹包裹框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承载垫,第二包裹包裹框外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并进行摆放于桌面时,由第二包裹包裹框和第一包裹包裹框的支撑可使得麦克风得以垂直直接放置于桌面,并且支撑的过程中,可带动第二包裹包裹框倾斜并直接露出语音识别模块,提高音频收集并且适配的效果以及效率。
[0016]3、本技术通过在装置外壳外部的中间环状设置有四个凸出固定条,四个所述凸出固定条的外部设置有抓持环,在实际抓取的过程中,由抓持环直接于纵向滑动轨内纵向滑动并通过尺寸指示条对尺寸的表示,可使得装置调整收声块与发声位置的间距,便于应对不同使用者的不同发声以及使用需求,提高收音效果。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装置放置于桌面时立体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第二包裹包裹框闭合状态立体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第二收声框内部结构剖视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图3中A区域局部放大图。
[0021]图中:1、装置外壳;2、凸出固定条;3、抓持环;4、防滑条;5、纵向滑动轨;6、尺寸指示条;7、第一包裹包裹框;8、无线传输天线;9、语音识别模块;10、支撑架;11、第二包裹包裹框;12、第一承载垫;13、第二承载垫;14、第一收声框;15、第二收声框;16、收声口;17、吸音防颤抖棉;18、收声块;19、环状滑动轨;20、环状滑动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为了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内容,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本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24]可音频识别配对的无线麦克风,包括装置外壳1,装置外壳1的上端设置有收声块18;
[0025]还包括第一收声框14,其设置于装置外壳1外部的上端,第一收声框14的上端设置有第二收声框15,且第二收声框15与第一收声框14为一体结构,第二收声框15外部的上端设置有收声口16,且收声口16贯穿并延伸至第二收声框15的内部,装置外壳1内部的上端设置有环状滑动轨19,环状滑动轨19与第一收声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可音频识别配对的无线麦克风,包括装置外壳(1),所述装置外壳(1)的上端设置有收声块(1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收声框(14),其设置于装置外壳(1)外部的上端,所述第一收声框(14)的上端设置有第二收声框(15),且第二收声框(15)与第一收声框(14)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二收声框(15)外部的上端设置有收声口(16),且收声口(16)贯穿并延伸至第二收声框(15)的内部,所述装置外壳(1)内部的上端设置有环状滑动轨(19),所述环状滑动轨(19)与第一收声框(14)之间设置有环状滑动条(20),所述环状滑动条(20)的外部与环状滑动轨(19)的内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收声框(14)的下端与环状滑动条(20)的上端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音频识别配对的无线麦克风,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外壳(1)的外部环状设置有凸出固定条(2),四个所述凸出固定条(2)均与抓持环(3)为一体结构,所述凸出固定条(2)的内部设置有纵向滑动轨(5),所述纵向滑动轨(5)的外部设置有抓持环(3),且抓持环(3)与纵向滑动轨(5)滑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音频识别配对的无线麦克风,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威方宇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金威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