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防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01194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无人机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无人机防护系统,包括:无人机本体和缓冲伞,所述无人机本体上设有安装缓冲伞的避让空间,所述避让空间的上方设有翻板,翻板弹性连接无人机本体,所述翻板能够卡接所述无人机本体,所述缓冲伞绳结带动无人机本体;所述避让空间的一侧设有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能够卡接所述翻板,所述翻板对应所述锁紧机构设有卡扣,所述锁紧机构能够插接所述卡扣。借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无人机本体上方设置缓冲伞,实现无人机断电下坠时,缓冲伞的自动打开,实现无人机的缓冲降落;同时运用两种传感器相结合,可以更加精准的检测障碍物位置及判断距离,提高了无人机自动避障功能的准确度。了无人机自动避障功能的准确度。了无人机自动避障功能的准确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机防护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无人机
,特别涉及一种无人机防护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国内无人机市场已发展了将近30余年,从最初的军用领域逐渐扩展到消费领域。国内消费无人机市场火热,普通民众对无人机的认可程度和需求度逐渐攀升,过去两年来,无人机企业、融资次数、飞手数量和产品用途都有了明显的增多,甚至出现了指数型增长,监管制度方面也有了进一步的完善。未来五年民用无人机行业将持续保持较快的发展态势。因此,现在对无人机驾驶员需求量增大。而对于新飞手来说,无人机智能飞控系统的发展不够完善从而造成了以下问题:
[0003]无人机智能避障系统对于新飞手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保障,但是由于其反应不够灵敏而导致无人机撞毁事故频发,新飞手对于无人机遇到障碍物的距离判断不够准确而造成的无人机撞毁事故发生较多,造成了财产损失;同时无人机在使用过程中,突遇断电情况时,造成无人机的坠落损毁。
[0004]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机防护系统,本技术通过在无人机本体上方设置缓冲伞,实现无人机断电下坠时,缓冲伞的自动打开,实现无人机的缓冲降落;同时运用红外传感器与超声波传感器两种传感器相结合,可以更加精准的检测障碍物位置及判断距离,提高了无人机自动避障功能的准确度。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无人机防护系统,包括:门边框、安装框及缓冲部,所述门边框铰接所述安装框,所述缓冲部包括:导向座、导向杆;所述导向座固定连接所述门边框,所述导向杆转动连接所述安装框,所述导向杆弹性连接所述安装框;所述导向杆滑动连接所述导向座。
[0007]根据本技术的无人机防护系统,所述缓冲部还包括安装座,所述导向杆的一侧设有第一旋转销轴,所述第一旋转销轴插接所述安装座。
[0008]根据本技术的无人机防护系统,所述缓冲部还包括扭转弹簧,所述扭转弹簧套接所述第一旋转销轴,所述扭转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座,所述扭转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旋转销轴。
[0009]根据本技术的无人机防护系统,所述扭转弹簧通过锁紧螺钉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座。
[0010]根据本技术的无人机防护系统,还包括:缓冲块,所述缓冲块内部设有磁铁。
[0011]根据本技术的无人机防护系统,还包括:把手,所述把手固定连接所述门边框的外侧。
[0012]根据本技术的无人机防护系统,还包括:玻璃板,所述玻璃板固定连接所述门
边框,所述玻璃板位于所述门边框的内部。
[0013]本技术包括:门边框、安装框及缓冲部,所述门边框铰接所述安装框,所述缓冲部包括:导向座、导向杆;所述导向座固定连接所述门边框,所述导向杆转动连接所述安装框,所述导向杆弹性连接所述安装框;所述导向杆滑动连接所述导向座;本技术利用导向座与导向杆的滑动配合,实现门边框及安装框的弹性复位,在客户打开取走货物后,会自行关闭;此简易门不需要通电或程序控制即可工作,结构简单,设计或使用成本较低,能满足大部分需要配备此门的自助设备上。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0016]图3是图2中A细节的放大结构视图;
[0017]图4是本技术工作状态时的结构视图;
[0018]图5是本技术锁紧机构的结构视图;
[0019]在图中,1

无人机本体,11

翻板,12

卡扣,2

缓冲伞,3

锁紧机构,31

电磁铁,32

锁紧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1]参见图1至图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无人机防护系统,该无人机防护系统包括:无人机本体1和缓冲伞2,所述无人机本体1上设有安装缓冲伞2的避让空间,所述避让空间的上方设有翻板11,所述翻板11能够卡接所述无人机本体1,所述缓冲伞2绳结带动无人机本体1;所述避让空间的一侧设有锁紧机构3,所述锁紧机构3能够卡接所述翻板11,所述翻板11对应所述锁紧机构3设有卡扣12,所述锁紧机构3能够插接所述卡扣12。翻板11弹性连接无人机本体1。当无人机在空中意外断电时,锁紧机构3失电,将翻板11释放,翻板11释放后,缓冲伞2受风力影响突出机体表面,缓冲伞2打开并对无人机本体1进行缓冲。
[0022]进一步的,所述锁紧机构3包括:电磁铁31、锁紧轴32,所述锁紧轴32弹性连接所述无人机本体1,所述电磁铁31能够吸合所述锁紧轴32。所述锁紧轴32的一侧设有弹簧。所述锁紧轴32套接所述电磁铁31。当电磁铁31通电时,锁紧轴32外伸,将卡扣12锁紧,当断电时,锁紧轴32受弹簧的弹力,释放卡扣12。
[0023]当无人机在空中飞行时,遇到突发状态,电池分离等造成无人机空中停机时,无人机拾取动力进行坠落,电磁铁31失电,锁紧轴32在弹簧的作用下收回到无人机本体1内,将翻板11释放,缓冲伞2受风力影响突出机体表面,缓冲伞2打开并对无人机本体1进行缓冲。
[0024]进一步的,该无人机防护系统还包括:超声波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GPS定位系统和控制电路,所述超声波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和GPS定位系统信号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所述超声波传感器通过发射超声波并检测超声波反馈的时间进行对于障碍物位置的确定、距离的判断;所述红外线传感器与超声波传感器进行结合,更加精确的判断障碍物的方位与
距离;GPS定位系统:通过定位无人机悬停后的位置并发送信号给网络控制电路。
[0025]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制动系统、网络反馈系统、路线规划系统。制动系统:使用超声波传感器传输回的距离信息来判断是否进行制动工作,是否进行危险距离的处理,例如当发生危险时,先停止前进运动,并提醒驾驶员,等待驾驶员进行下一步操作。网络反馈系统:通过检测制动系统、GPS定位系统提供的信息来进行反馈工作,来提醒无人机驾驶员进行制动动作、提示无人机驾驶员紧急制动后悬停或降落的位置以便于无人机驾驶员进行无人机的搜寻。路线规划系统:当人们接收到网络反馈系统传送的信号后,驾驶员可根据路线规划系统规划最优路线来进行驾驶飞行。
[0026]制动系统功能一般分为4个阶段,包括反馈,报警,制动或辅助制动。
[0027]无人机通过地面站,指挥无人机驾驶以及进行无人机的任务规划,与无人机接收机相连。
[0028]当红外线传感器和超声波检测到有碰撞风险时,会通过蜂鸣、显示闪烁、震动等方式提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无人机本体和缓冲伞,所述无人机本体上设有安装缓冲伞的避让空间,所述避让空间的上方设有翻板,翻板弹性连接无人机本体,所述翻板能够卡接所述无人机本体,所述缓冲伞绳结带动无人机本体;所述避让空间的一侧设有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能够卡接所述翻板,所述翻板对应所述锁紧机构设有卡扣,所述锁紧机构能够插接所述卡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机构包括:电磁铁、锁紧轴,所述锁紧轴弹性连接所述无人机本体,所述电磁铁能够吸合所述锁紧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轴的一侧设有弹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人机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轴套接所述电磁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人机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超声波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GPS定位系统和控制电路,所述超声波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路佳莉李磊刘兴龙许一航杜永健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科技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