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1129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提供一种电热结构,其主要是由一用以传导热能的导热板、一设置于导热板底部的加热片结构、一用以导电的金属电极以及一导电件构成,所述加热片结构包括一多孔质绝缘层及氧化物导电材料的电热膜,所述金属电极是与电热膜相结合,所述导电件的一端连接于金属电极,另一端连接一电源接着端子;由此,所述金属电极、导电件、电源接着端子构成电导通状态,外部电源经由导电件传导至加热片结构后,可将电能转换为热能传输至导热板,使导热板发热。(*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热结构,特别涉及一种使用具高电热转换效率的氧化物导电膜,配合金属导热板、多孔质绝缘层以及热传途径最短的结构设计所形成的高效率的电热结构。
技术介绍
将电能转换为热能的技术手段已被普遍应用于各类电热产品,传统利用镍铬电阻线使电流与电阻作用产生焦耳效应将电能转换为热能的方式,因使用材料的阻抗特性,伴随非焦耳热的能量转换现象,导致电功率转换成热功率的能量损失,造成电热转换效率下降,因此,业界又发展出一种具有较高电热转换效率的氧化物电热膜,所述电热膜是将具有适当电阻系数的半导性氧化物材料制成膜层结构,一般是采用螺旋状的高电阻性(镍、铬、铁的合金)金属膜,其电容及电感成份极低,在市电频率(60Hz)下呈现良好的纯电阻特性,可使电能完整的转换成热能,在相同输入功率下,电热膜比一般使用的镍铬电阻线有更高的电热转换效率。有关上述氧化物电热膜的实施结构可参阅专利US20020190051、US20040026411、WO0198054、EP1571888等等,以美国专利US20020190051为例,如图1所示,所述加热板82是在基材82a上黏结电热膜82b,再于电热膜82b上布置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用以传导热能的导热板;一加热片结构,设置在导热板底部,由多孔质绝缘层、电热膜构成,所述电热膜为氧化物导电膜;一用以导电的金属电极,与电热膜相结合;一导电件,其一端连接于金属电 极上,另一端连接一电源接着端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世裕杨友财陈璟锋
申请(专利权)人:典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