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集中供热基础上的住宅五恒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智能空调
,涉及一种基于集中供热基础上的住宅五恒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集中供热系统,用户在使用时虽价格较为稳定合理,但受制于恒定的供回水温度,即供热量的范围具有局限性,仅能保证基本的生活甚至生存需求,无法做到根据室外环境温度的变化进行灵活调整,也不能根据不同用户对室内环境的不同偏好实现人性化的调节,更是远远达不到舒适的标准,用户也无法根据自己此时此刻的冷暖感受自行调节,此外,虽然国家大力倡导按需供热、根据各户的用热量进行收费,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采暖季的收费标准依旧按照面积均摊法以单位平方米的价格进行计算,这就导致用户无法根据自己实际的用热需求来调整供热量,室内各参数也无法保持恒定,更有用户,在冬季集中供热的时间段内,因室内环境过热,通过打开空调制冷或开窗通风的方式来降低室内空气的温度,这种冷热抵消的现象造成了能源的严重浪费,而这种现象在生活中并不在少数,由此可知,仅采用集中供热远远无法保证用户末端的真正需求,也无法将室内环境维持在令人舒适的范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集中供热基础上的住宅五恒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集中供冷供热系统(1)、风冷热泵机组(2)、空气处理机组(3)、毛细管网辐射末端(4),所述集中供冷供热系统(1)用于供冷供热季期间,外部集中经过一次网换热后所供给的低温冷水或高温热水以供住宅统一集中供冷供热,所述风冷热泵机组(2)用于对住宅内提供冷水或热水以供住宅单独供冷供热,所述风冷热泵机组(2)内设有压缩机、水泵、换热器,所述空气处理机组(3)用于将来自室外的新风分别经过过滤、制冷或加热、加湿、消声后供向住宅内部,所述毛细管网辐射末端(4)用于对住宅内进行热量交换以调节住宅内的温度;所述集中供冷供热系统(1)的水路分为两路,所述集中供冷供热系统(1)的第一水路循环连通至第一热交换器(5)的主端,所述第一热交换器(5)的从端循环连通至毛细管网辐射末端(4),所述集中供冷供热系统(1)的第二水路循环连通至第二热交换器(6)的主端,所述第二热交换器(6)的从端循环连通至空气处理机组(3)的进风通道(7)的第三热交换器(8)主端上,所述集中供冷供热系统(1)通过第一热交换器(5)、第二热交换器(6)间接对住宅及空气处理机组(3)制冷或加热,所述第一热交换器(5)的从端循环水路上设有第一水泵(9),所述第二热交换器(6)的从端循环水路上设有第二水泵(10);所述风冷热泵机组(2)的水路分为两路,所述风冷热泵机组(2)的第一水路循环连通至毛细管网辐射末端(4),所述风冷热泵机组(2)的第二水路循环连通至空气处理机组(3)的进风通道(7)的第四热交换器(11)主端上;所述空气处理机组(3)还设有排风通道(12),所述进风通道(7)和排风通道(12)均在住宅内及室外设有风口,所述进风通道(7)上设有过滤网(13)、加湿器(14)、消声板(15),所述进风通道(7)、排风通道(12)上分别设有风机(16);所述集中供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文昊,周敏,侯占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