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拆卸层析柱,包括柱体。所述柱体的外部设置有防护壳,所述防护壳包括上壳体及下壳体,所述下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可拆卸设置有支撑装置,柱体外部形成一层防护装置,防止产生碰撞发生破裂,提高安全性能。即使是在使用时在加压过程中不慎发生柱体爆裂,也会由于柱体在防护壳内部,从而大大减少碎片及生产溶液的飞溅,进一步保证使用安全。进一步保证使用安全。进一步保证使用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拆卸层析柱
[0001]本技术涉及层析柱
,尤其涉及一种可以拆卸的层析柱。
技术介绍
[0002]生物技术方法在蛋白质、缩氨酸、核酸和药品等研究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混合物提纯是生物技术相关研究、应用中的重要内容。其目的是通过实施提纯工艺、利用提纯设备去除混合物中的糟粕,提取高纯度的有效成分。在此背景下,层析法通常是优选的提纯方法。层析法基于通过将原料混合物溶解在流动相(例如,缓冲液的液体)中,使其穿过固定相(例如,可为珠/树脂的层析基质)来分离混合物的原理。更具体而言,将目标实体(例如,化学/生物分子)的混合物引入流动相中,流动相与同为层析基质的固定相接触,带动目标实体传送穿过固体基质,在此过程中,目标实体经历了固定相与流动相之间的一系列相互作用。相互作用利用了混合物中的目标实体和其它组分的物理或化学性质的差异。
[0003]层析法最常使用的就是层析柱,即在圆柱管中先填充不溶性基质,形成一个固定相,将样品加到柱子上,用特殊溶剂洗脱,溶剂组成流动相,在样品从柱子上洗脱下来的过程中,根据样品混合物中各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分配系数不同,经多次反复分配将组分分离。现有的层析柱在使用时有的还需要进行加压操作。在工业生产中,由于一次生产的数量较多,因此层析柱的体积也较大,现有的层析柱大都是玻璃材质,在进行操作的过程中只能够使用支架对其进行固定,由于固定点较少在使用时稳定性不高,容易发生意外,由于层析柱是玻璃材质,若不慎产生碰撞则极易产生破裂,并且在加压的过程中若层析柱发生炸裂则极易造成人身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层析柱直接暴露在工作环境中容易发生意外破裂产生人身伤害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拆卸层析柱。
[0005]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可拆卸层析柱,包括柱体,所述柱体的外部设置有防护壳,所述防护壳包括上壳体及下壳体,所述下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可拆卸设置有支撑装置。
[0006]进一步地,所述柱体为有机玻璃圆柱体,所述柱体的顶部及底部设置有圆弧形的封头,所述柱体顶部突出于上壳体的顶部,所述柱体的顶部封头设置有压力表、加料口及加压口。
[0007]进一步地,所述加料口为漏斗形加料口,所述漏斗形加料口的颈部设置有阀门。
[0008]进一步地,所述柱体的底部突出于下壳体的底部,所述柱体的底部设置有调节阀。
[0009]进一步地,所述上壳体及下壳体的侧壁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观察口,所述观察口处设置有刻度线。
[0010]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设置有三个,所述支撑装置为顶部与连接板栓接的支撑杆,所述下壳体的下方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卡接槽,所述支撑杆的下部可拆卸
设置在卡接槽内。
[0011]进一步地,所述防护壳的内部设置有防护垫。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在柱体的外部设置有防护壳,防护壳分为上下两段包括上壳体及下壳体,柱体外部形成一层防护装置,防止产生碰撞发生破裂,防护垫设置在上壳体与下壳体的内壁上,在使用时保证柱体周身稳定,在上壳体与下壳体的内部两端均沿侧壁胶结有弧形防护垫,保证使用稳定,提高安全性能,在观察口处还安装有透明的亚克力板,即使是在使用时在加压过程中不慎发生柱体爆裂,也会由于柱体在防护壳内部,从而大大减少碎片及生产溶液的飞溅,进一步保证使用安全。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防护壳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防护壳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的A处结构放大图;
[0017]其中:101、上壳体;102、下壳体;103、观察口;104、刻度线;2、支撑杆;201、连接板;202、固定架;3、柱体;301、压力表;302、加料口;303、阀门;304、加压口;4、防护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19]下面将结合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实施例1
[0021]如图1
‑
4所示:一种可拆卸层析柱,包括柱体3,柱体3为有机玻璃圆柱体3,柱体3的顶部及底部设置有圆弧形封头,柱体3顶部突出于上壳体101的顶部,柱体3的顶部设置有压力表301、加料口302及加压口304,加压口304连接有压缩空气,在使用时对柱体3内部进行加压,加快过柱速度,便于使用,压力表301能够监测柱体3内部压力,保证使用安全。其中加料口302为漏斗形加料口,便于添加物料,在加料口302的漏斗颈部设置有阀门303,阀门303控制加料口302的开与关,也便于控制加料速度,提高使用效果。柱体3的底部突出于下壳体102的底部,柱体3的底部设置有调节阀,调节阀调节柱体3内部压力及出口流动相的流量,控制流动相流速。
[0022]在柱体3的外部设置有防护壳,防护壳的内部设置有防护垫4,防护壳分为上下两段包括上壳体101及下壳体102,便于柱体3安装在内部,在柱体3外部形成一层防护装置,防止产生碰撞发生破裂,保证使用安全。其中上壳体101的长度小于下壳体102的长度,使得重
心在下部,保证层析柱整体结构的稳定。防护垫4设置在上壳体101与下壳体102的内壁上,在使用时保证柱体3周身稳定,在上壳体101与下壳体102的内部两端均沿侧壁胶结有弧形防护垫4,保证层析柱使用稳定,提高安全性能。上壳体101及下壳体102的侧壁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观察口103,观察口103处设置有刻度线104,刻度线104显示柱体3内部界面的高度,通过观察口103能够实时检测柱体内部界面的变化,在观察口103处还安装有透明的亚克力板,即使是在使用时在加压过程中不慎柱体3发生爆裂,也会由于柱体3在防护壳内部,从而大大减少碎片及生产溶液的飞溅,进一步保证使用安全。
[0023]在下壳体102的侧壁上设置有连接板201,连接板201上可拆卸设置有支撑装置,连接板201设置有三个,支撑装置为顶部与连接板201栓接的支撑杆2,下壳体102的下方设置有固定架202,固定架202上设置有卡接槽,支撑杆2的下部可拆卸设置在卡接槽内,在使用时可以通过支撑杆2调节下壳体102底部距离地面的高度,并且固定架202为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拆卸层析柱,包括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柱体的外部设置有防护壳,所述防护壳包括上壳体及下壳体,所述下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可拆卸设置有支撑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卸层析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柱体为有机玻璃圆柱体,所述柱体的顶部及底部设置有圆弧形的封头,所述柱体顶部突出于上壳体的顶部,所述柱体的顶部封头设置有压力表、加料口及加压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拆卸层析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口为漏斗形加料口,所述漏斗形加料口的颈部设置有阀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卸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连梦圆,冯艮玲,王孟林,冯惠平,代俊超,赵翔,周红建,李俊霞,
申请(专利权)人:遂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