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峻辉专利>正文

一种干湿分区烟灰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0771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干湿分区烟灰缸,包括缸体和装设在缸体上的烟灰盖,所述的缸体包括湿区回收盘和干区回收盘,所述的干区回收盘具有开口朝上的容纳腔,所述的湿区回收盘设于容纳腔内并与干区回收盘呈双层结构,所述烟灰盖盖在干区回收盘的开口,所述的烟灰盖上设有与湿区回收盘贯通的排污口,所述的湿区回收盘设有与干区回收盘贯通的烟头回收口,所述的烟头回收口高于湿区回收盘的周缘并延伸出排污口,所述湿区回收盘内设有水泵,所述的水泵通过管路与烟灰盖上的喷口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干湿区域收集,且湿区回收盘和干区回收盘可互不干涉,干区回收盘收集满烟头后,可单独取出并清理,而湿区回收盘中的水仍可持续循环使用。用。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干湿分区烟灰缸


[0001]本技术涉及烟灰缸
,尤指一种干湿分区烟灰缸。

技术介绍

[0002]烟灰缸是盛烟灰、烟蒂的工具,产生于19世纪末。纸烟问世后,烟灰、烟蒂随地弹扔有碍卫生,烟灰缸也就随之产生。最初,有人称烟灰缸为烟碟,以陶、瓷质为多见,也有以玻璃、塑料、玉石或金属材料制作的。其形状、大小均无固定,但都有明显的标记,那就是烟灰缸上均有几道烟支粗细的槽,是专为放置烟卷而设计的。烟灰缸除了具备实用功能之外,还是一种艺术品,具有一定艺术欣赏价值。
[0003]公开号为CN217012760U公开了一种新型烟灰缸,包括缸体和烟灰盖,所述烟灰盖可拆卸连接在缸体上,所述烟灰盖中部设有漏斗状盆腔,所述烟灰盖内设有环形水道,所述环形水道上设有若干个喷口,若干个喷口均布在漏斗状盆腔的上部,所述喷口内设有导向流道,缸体内的流体经抽水泵流入环形水道后,经导向流道导向从喷口喷出并经漏斗状盆腔的腔面配合而形成涡旋状流体。抽烟者将烟头从烟头丢弃孔投入缸体内,在人手靠近红外感应开关后启动抽水泵抽液体进入烟灰盖内的水道内,液体形成涡旋状流体对漏斗状盆腔内的烟灰冲洗,流体经过滤海绵过滤后流回回收盘,回收盘分区收集过滤后的液体及烟头,使烟灰缸表面一直保持整洁。
[0004]然而该技术方案存在以下问题:
[0005]1、烟头与烟灰水统一收集在缸体内,虽然对缸体进行分区,但都是在同一层缸体内,在移动烟灰缸过程中,烟灰水容易倾洒到收集烟头区域,难以实现收集烟灰水和烟灰头干湿分区收集。
[0006]2、烟灰水集中在单一区域沉淀过滤,经一次过滤的回收水不够彻底,二次抽水过程,烟灰进入抽水泵容易造成抽水泵的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干湿分区烟灰缸。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关于一种干湿分区烟灰缸,包括缸体和装设在缸体上的烟灰盖,所述的缸体包括湿区回收盘和干区回收盘,所述的干区回收盘具有开口朝上的容纳腔,所述的湿区回收盘设于容纳腔内并与干区回收盘呈双层结构,所述烟灰盖盖在干区回收盘的开口,所述的烟灰盖上设有与湿区回收盘贯通的排污口,所述的湿区回收盘设有与干区回收盘贯通的烟头回收口,所述的烟头回收口高于湿区回收盘的周缘并延伸出排污口,所述湿区回收盘内设有水泵,所述的水泵通过管路与烟灰盖上的喷口连通。
[0009]本实施例中,所述湿区回收盘内设有若干个沉淀腔和储水腔,所述的水泵设于储水腔内。
[0010]本实施例中,后一个所述的沉淀腔出水口高度比前一个所述的沉淀腔出水口高度
高。增加了烟灰水过滤沉淀的时间。
[0011]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沉淀腔和/或储水腔内设有过滤海绵。
[0012]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烟灰盖下侧装设有与水泵配合的震动开关,震动开关用于控制水泵的开或关。
[0013]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缸体内还设有电池和无线充电模块,所述的无线充电模块与电池电性连接,所述的电性分别与震动开关和水泵电性连接。无线充电模块用于对电池进行无线充电,电池用于给水泵供电。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将缸体设计为干湿双层结构,湿区回收盘套设于干区回收盘内,湿区回收盘对烟灰废水回收并过滤,干区回收盘对烟头收集,实现干湿区域收集,且湿区回收盘和干区回收盘可互不干涉,干区回收盘收集满烟头后,可单独取出并清理,而湿区回收盘中的水仍可持续循环使用。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技术结构图。
[0016]图2是技术的爆炸图。
[0017]图3是技术的烟灰缸湿区回收盘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技术的烟灰缸剖面图。
[0019]图5是技术的烟灰缸缸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标注说明:
[0021]1烟灰盖;11放置盘;12环形水道盘;121喷口;13排污盘;131排污口;132震动开关;133无线充电模块;134电池;135水泵;
[0022]2缸体;
[0023]21湿区回收盘;211第一沉淀腔;212第二个沉淀腔;213N个沉淀腔;214储水腔;215烟头回收口;
[0024]22干区回收盘;221容纳腔;222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5]请参阅图1

5所示,本技术关于一种干湿分区烟灰缸,包括缸体2和装设在缸体2上的烟灰盖1,所述的缸体2包括湿区回收盘21和干区回收盘22,所述的干区回收盘22具有开口222朝上的容纳腔221,所述的湿区回收盘21设于容纳腔221内并与干区回收盘22呈双层结构,所述烟灰盖1盖在干区回收盘22的开口222,所述的烟灰盖1上设有与湿区回收盘21贯通的排污口131,所述的湿区回收盘21设有与干区回收盘22贯通的烟头回收口215,所述的烟头回收口215高于湿区回收盘21的周缘并延伸出排污口131外,所述湿区回收盘21内设有若干个沉淀腔和储水腔214,所述的储水腔214内设有水泵135,所述的水泵135通过管路与烟灰盖1上的喷口121连通。
[0026]本实施例中,在缸体2将湿区回收盘21套设于干区回收盘22内,形成上下层结构,且湿区回收盘21设于干区回收盘22上方,湿区回收盘21对废水回收,干区回收盘22对烟头收集,实现干湿区域收集,使水与废弃烟头进行分开存放,解决现有技术中,虽然是独立两个区域收集烟灰废水和烟头,但无法实现干湿两个区域严格区分,使用过程中需要同时对
烟灰废水和烟头进行清理,而本技术双层结构,可在烟头集满后,先取干区回收盘22进行清理,而湿区回收盘21中的水仍可持续循环使用,湿区回收盘21和干区回收盘22在使用过程中互不干涉使用,进一步节约用水。
[0027]本实施例中,经对烟灰盖1冲洗的烟灰废水从排污口131进入第一沉淀腔211,当第一个沉淀腔水量达到第一个沉淀腔出水口高度时,从第一个沉淀腔出水口流入与第一个沉淀腔相邻的第二个沉淀腔212,当第二个沉淀腔212水量达到与第二个沉淀腔212出水口高度时,从出水口流入N个沉淀腔213,当水量达到N个沉淀腔213排水口时,水从排水口流出末尾沉淀腔进入储水腔214,经过滤的液体进入储水腔214待用,再储水腔214中的水再经过水泵135,可用于再次循环对烟灰进行冲洗。为了提高过滤效果,沉淀腔的底部均设有过滤棉,又由于多个沉淀腔是相连在湿区回收盘21内,且后一个进液口比前一个沉淀腔进液口要高,增长了蓄水时间段,从而加长了烟灰沉淀时间,使还未沉淀下来的烟灰有充足的时间沉淀下来,使沉淀更彻底。而现有技术中的废水回收过滤储存均在同一腔内实现,烟灰过滤不彻底导致水泵135堵塞,本技术废水回收后经多个沉淀腔过滤,再进入储水腔214储存备用,烟灰废水过滤彻底,避免对水泵135堵塞,同时提高废水回收利用的次数。
[0028]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烟灰盖1下侧装设有与水泵135配合的震动开关132,震动开关132用于控制水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湿分区烟灰缸,包括缸体和装设在缸体上的烟灰盖,所述的缸体包括湿区回收盘和干区回收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干区回收盘具有开口朝上的容纳腔,所述的湿区回收盘设于容纳腔内并与干区回收盘呈双层结构,所述烟灰盖盖在干区回收盘的开口,所述的烟灰盖上设有与湿区回收盘贯通的排污口,所述的湿区回收盘设有与干区回收盘贯通的烟头回收口,所述的烟头回收口高于湿区回收盘的周缘并延伸出排污口,所述湿区回收盘内设有水泵,所述的水泵通过管路与烟灰盖上的喷口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湿分区烟灰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区回收盘内设有若干个沉淀腔和储水腔,所述的水泵设于储水腔内。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峻辉
申请(专利权)人:张峻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