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跨两拱透气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0762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一跨两拱透气棚,包括框架和棚膜,框架的两脚底部均连接有框架底板,框架底板的底面设置有加固层,框架底板上还连接有固定组件,框架底板与加固层之间通过固定组件连接固定;框架之间连接有加强架,框架的顶面及加强架的表面中心处均连接有连接板;棚膜铺盖在框架、连接板及拱架上,棚膜的两侧及顶部拱形两侧均设置有透气纱网和开窗装置,棚膜的两侧及顶部拱形两侧还连接有窗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固定组件及加固层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框架可牢固地固定在底面上,从而增加了大棚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提高大棚的整体强度和使用寿命。度和使用寿命。度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跨两拱透气棚


[0001]本技术属于农业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一跨两拱透气棚。

技术介绍

[0002]大棚原是蔬菜生产的专用设备,随着生产的发展大棚的应用越加广泛,当前大棚已用于盆花及切花栽培;果树生产用于栽培葡萄、草莓、西瓜及柑桔等;林业生产用于林木育苗、观赏树木的培养等;养殖业用于养蚕、养鸡、养牛、养猪、鱼及鱼苗等;
[0003]目前,农户在进行大棚的安装时,大部分都是通过将大棚立架插紧在土地里进行固定后,再将棚膜铺盖在一个个立架上使其形成完整的温室大棚;
[0004]但是,这种现有技术在使用时还存在以下问题:
[0005]立架的固定方式虽然成本较低,但使得大棚的整体强度较弱,寿命较短;
[0006]综上,因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一跨两拱透气棚,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跨两拱透气棚,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一跨两拱透气棚,包括框架和棚膜,所述框架的两脚底部均连接有框架底板,所述框架底板的底面设置有加固层,所述框架底板上还连接有固定组件,所述框架底板与加固层之间通过固定组件连接固定;
[0009]所述框架之间连接有加强架,所述框架的顶面及加强架的表面中心处均连接有连接板,所述加强架的表面垂直连接有两个拱架;
[0010]所述棚膜铺盖在框架、连接板及拱架上,所述棚膜的两侧及顶部拱形两侧均设置有透气纱网和开窗装置,所述棚膜的两侧及顶部拱形两侧还连接有窗膜。
[0011]优选的,所述加固层包括:混凝土垫层、混凝土基础层和混凝土保护层,所述混凝土基础层浇筑在混凝土垫层的顶面,所述混凝土保护层浇筑在混凝土基础层的顶面。
[0012]优选的,所述窗膜可覆盖透气纱网。
[0013]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栓、垫片和固定帽,所述固定栓置于混凝土基础层的内部,且固定栓的一端延伸出混凝土基础层的顶面,所述垫片套接在固定栓的外部,所述固定帽螺纹连接在固定栓上。
[0014]优选的,所述混凝土垫层的强度为C20,所述混凝土基础层及混凝土保护层的强度均为C25。
[0015]优选的,所述混凝土保护层的高度为50mm。
[0016]优选的,所述固定栓的截面呈“L”形,且所述固定栓的尺寸为M20*500。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8]本技术通过固定组件及加固层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框架可牢固地固定在地面上,从而增加了大棚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提高大棚的整体强度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框架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技术通风组件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本技术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
[0024]1、框架;2、棚膜;3、框架底板;4、混凝土垫层;5、混凝土基础层;6、固定栓;7、垫片;8、固定帽;9、混凝土保护层;10、连接板;11、加强架;12、拱架;13、透气纱网;14、窗膜;15、开窗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6]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一跨两拱透气棚,包括框架1和棚膜2,框架1之间连接有加强架11,框架1的顶面及加强架11的表面中心处均连接有连接板10,加强架11的表面垂直连接有两个拱架12,两个拱架12关于加强架11的纵向中分线呈对称分布;框架1的两脚底部均连接有框架底板3,框架底板3为圆形,且框架底板3的极轴处开设有固定孔,框架底板3的底面设置有加固层,加固层包括:混凝土垫层4、混凝土基础层5和混凝土保护层9,在框架底板3的放置面挖坑,同时浇筑混凝土垫层4,混凝土垫层4的强度为C20,混凝土基础层5及混凝土保护层9的强度均为C25,混凝土保护层9的高度为50mm,混凝土保护层9呈“回”字形,框架底板3置于混凝土保护层9的“回”字形中心凹槽内,方便对固定框架底板3的固定组件进行保护,混凝土基础层5浇筑在混凝土垫层4的顶面,混凝土保护层9浇筑在混凝土基础层5的顶面,框架底板3上还连接有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栓6、垫片7和固定帽8,固定栓6的截面呈“L”形,可提高固定栓6的固定强度,且固定栓6的尺寸为M20*500,每个框架底板3通过四个呈极轴分布的固定栓6固定,四个固定栓6分别贯穿框架底板3内开设的四个固定孔内,固定栓6置于混凝土基础层5的内部,且固定栓6的一端延伸出混凝土基础层5的顶面,垫片7套接在固定栓6的外部,固定帽8螺纹连接在固定栓6上,框架底板3与加固层之间通过固定组件连接固定,通过固定栓6插入框架底板3内开设的固定孔内,再将垫片7套接在固定栓6上并用固定帽8锁紧,可使得框架1在地面上固定得更加牢固,提高整个大棚的稳定性及强度;
[0027]棚膜2铺盖在框架1、连接板10及拱架12上,并通过螺栓固定,棚膜2的两侧及顶部拱形两侧均设置有透气纱网13和开窗装置15,棚膜2的两侧及顶部拱形两侧还连接有窗膜14,窗膜14与棚膜2均为多功能长寿膜,开窗装置15可对窗膜14进行收卷,从而可利用透气纱网13进行棚内的通风透气,避免热空气在大棚顶部聚集不散,影响果树生长。
[0028]具体工作原理:如图1

4所示,在使用该一跨两拱透气棚时,首先确定框架1的放置位置,根据所需搭建大棚的大小,选择对应数量的框架1,在框架1的框架底板3放置处底面开设基坑,并浇筑加固层,同时将固定组件中的固定栓6呈极轴分布置于加固层内,通过加固层与固定组件的配合可使得框架1固定得更加稳定牢固,从而提高大棚的整体强度,这就是该一跨两拱透气棚的特点。
[0029]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跨两拱透气棚,包括框架(1)和棚膜(2),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的两脚底部均连接有框架底板(3),所述框架底板(3)的底面设置有加固层,所述框架底板(3)上还连接有固定组件,所述框架底板(3)与加固层之间通过固定组件连接固定;所述框架(1)之间连接有加强架(11),所述框架(1)的顶面及加强架(11)的表面中心处均连接有连接板(10),所述加强架(11)的表面垂直连接有两个拱架(12);所述棚膜(2)铺盖在框架(1)、连接板(10)及拱架(12)上,所述棚膜(2)的两侧及顶部拱形两侧均设置有透气纱网(13)和开窗装置(15),所述棚膜(2)的两侧及顶部拱形两侧还连接有窗膜(1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跨两拱透气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层包括:混凝土垫层(4)、混凝土基础层(5)和混凝土保护层(9),所述混凝土基础层(5)浇筑在混凝土垫层(4)的顶面,所述混凝土保护层(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健胡涛王钗马黎冯建旭刘春林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众汇嘉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