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清洗机的喷淋臂及清洗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0490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清洗机的喷淋臂及清洗机,喷淋臂包括本体及喷嘴,本体内部中空形成流道,所述本体设置有与流道相连通的进水口、喷水孔,本体侧壁上开有出水口,所述喷嘴能转动地连接在该出水口处,喷嘴底壁的中央部位开有与流道相连通的进水套、顶壁上开有至少两个喷水口,喷水口倾斜布置在喷嘴的顶壁上,喷水口中心到进水套中心的距离为Ri,所述进水套的半径为r,则Ri=(1.8~2.5)r。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根据动量定理对喷嘴旋转的阻力矩与动力矩及其平衡关系进行了分析,设定喷水口中心到进水套中心的距离为Ri,进水套的半径为r,Ri=(1.8~2.5)r,从而保证喷嘴能顺利启动并保持稳定转动,提高了喷淋面的喷淋稳定性,有利于提高清洗效果。洗效果。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清洗机的喷淋臂及清洗机


[0001]本技术涉及洗碗机
,具体指一种用于清洗机的喷淋臂及清洗机。

技术介绍

[0002]洗碗机中一般设置有通过喷射水柱从而对餐具或果蔬进行冲洗的喷淋臂。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4813755U的中国专利《洗碗机喷淋臂座、洗碗机喷淋臂装置及洗碗机》 (申请号:CN201520531714.5)、授权公告号为CN209932651U的中国专利《一种清洗机的喷淋臂》(申请号:CN201920258610.X)等均披露了相应的喷淋臂结构。
[0003]对于上述结构的喷淋臂,入水口位于喷淋臂的一个侧壁上,且经由该入水口向两侧双出水,喷淋臂通过水在流道中分散的粘滞力带动而转动,喷淋臂的另一个侧壁上开有喷水孔,用于喷射水柱。由于现有洗碗机中,碗架结构固定后,碗碟在碗架上位置是不变的,而喷淋臂喷射的水柱大致为直线(条)状,这就导致喷射水柱的范围有限,无法兼顾所有餐具的表面,存在清洗死角,影响清洗效果。同时,对于洗涤腔为矩形的洗碗机,也容易产生清洗死角。
[0004]授权公告号为CN204445748U的中国技术专利《一种洗碗机喷淋器及洗碗机》 (申请号:CN201520047405.0)披露了一种结构,其喷淋器包括储水空腔、喷淋面和安装面,喷淋面上设置有多个与储水空腔连通的喷淋孔,安装面上设有进水口,喷淋面上安装有喷头,喷头上设有至少两个喷头喷淋孔,喷头内部具有与储水空腔连通的水道,喷头喷淋孔与水道连通。在喷淋器进行转动喷淋的同时,喷淋器上的喷头也同时进行喷淋,由于喷头具有至少两个喷头喷淋孔,则增大了有效喷淋面积,减小了喷淋死角。
[0005]上述结构的喷淋器有利于减小清洗死角,但是,由于喷头的转动速度是由喷孔喷出的射流来提供动力,那么喷头能否启动以及保持稳定转动,都会受到动力矩和阻力矩的影响,因此,采用特定的设计以保证喷头能顺利启动并保持稳定转动,尤为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保证喷嘴能顺利启动并保持稳定转动的用于清洗机的喷淋臂。
[0007]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应用有上述喷淋臂的清洗机。
[0008]本技术解决至少一个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9]一种用于清洗机的喷淋臂,包括本体及喷嘴,所述本体内部中空形成流道,所述本体设置有与流道相连通的进水口、喷水孔,所述本体侧壁上开有出水口,所述喷嘴能转动地连接在该出水口处,所述喷嘴底壁的中央部位设置有与流道相连通的进水套、顶壁上开有至少两个喷水口,所述喷水口倾斜布置在喷嘴的顶壁上,所述喷水口中心到进水套中心的距离为Ri,所述进水套的半径为r,则Ri=(1.8~2.5)r。
[0010]优选地,所述喷水口的数量为2~5个,优选为4个,各所述喷水口沿周向间隔布置
在喷嘴的顶壁上。该结构有利于提高喷嘴的转动平衡。
[0011]优选地,所述喷嘴中设置有十字状的副流道,所述进水套的上端口构成流道的入水口,该入水口对应十字状副流道的中央部位布置,所述喷水口对应十字状副流道的端部布置。该结构能对水流进行分配,使水流具有更清晰的流动方向,同时各分支流道也能起到动力矩的作用,有利于转动。
[0012]进一步优选,所述十字状副流道的每个分支流道均沿水流方向逐渐沿周向扭曲且宽度增大。该结构有利于减少流体能量损失。
[0013]优选地,所述喷水口中心到进水套中心的距离为10~30mm。采用这样的设计,以保证动力力臂足够推动喷嘴转动。
[0014]优选地,经过所述喷水口中心与进水套中心之间的直线为L1,所述喷水口所喷射水柱落在水平面的投影直线为L2,则L2与L1之间所成角度为0~45
°
。进一步优选,所述L2与L1之间所成角度为10~30
°
;所述喷水口的轴线为L3,所述L3与竖直平面所成夹角为5~45
°
。采用这样的喷射角度,既可以兼顾洗净度又可以转动动力流速,从而保持喷嘴稳定旋转。
[0015]优选地,所述喷嘴的底壁的进水套向下延伸且能转动地穿过出水口布置,该进水套的底部边缘设置有能与本体的内顶壁卡接限位的卡脚。该结构将喷嘴转动连接在本体上,并实现水流的导通。
[0016]优选地,所述入水口的直径为6~12mm。采用这样的设计,以满足喷嘴转动的阻力要求,保持喷嘴能稳定转动。
[0017]优选地,所述流道沿长度方向延伸,所述进水口开设于本体底壁的中央部位,所述喷水孔为多个且间隔布置在进水口两侧的本体顶壁上,所述进水口两侧的流道之上均安装有喷嘴。该结构有利于更好的分配水流,对相应清洗区域进行清洗,提高清洗效果。
[0018]优选地,所述喷嘴安装在进水口两侧流道的中部,所述本体顶壁上在对应喷嘴两侧均设置有至少两个喷水孔。
[0019]一种清洗机,包括箱体及泵水机构,还包括上述喷淋臂,所述喷淋臂能转动地设于箱体中,所述泵水机构用于将箱体底部的水泵至喷淋臂中。
[0020]在本技术中,喷嘴与本体连接后,喷嘴的转动阻力主要为摩擦面的滑动摩擦,阻力矩计算如下:
[0021][0022](∮PS)表示喷嘴内表面受到向上的合力,μ是旋转面的滑动摩擦系数,r是喷嘴摩擦面的旋转半径;
[0023]分析喷嘴的转动动力是喷嘴喷水口提供的动力,假设喷嘴喷水口水流沿喷水口的方向一致(实际可能有些差异),射流方向与转动切线方向的夹角是θ1,射流方向与垂直方向的夹角是θ2,射流的速度为v0,那么转动切线方向的投影流速v
F
=v0cosθ1cosθ2,调节θ1、θ2可以增加射流在转动方向的分量,提高动力流速;
[0024]喷嘴转动的角速度为ω;第i个转动喷水口到转动中心的距离为R
i
,第i个喷水口的线速度v
i
,根据动量定理:
[0025]第i个喷水口的水流反作用力
[0026]n个喷水口总的动力力矩
[0027]当喷嘴匀速转动时,阻力矩与动力矩平衡,
[0028]M
P
=M
f
[0029][0030]根据上式,假设转动结构固定,则阻力矩固定不变,可以通过减小r来减小阻力矩;
[0031]那么左侧的动力平衡关系不一定是R
i
越大,动力矩越大,R
i
增大会导致喷孔的相对速度降低,喷孔动力降低;
[0032]喷嘴启动的力矩为只要启动力矩大于阻力矩Σμ(∮PS)r,无论转速多少,都能够顺利转动,因此v
F
,R
i
增大,或者减少阻力矩,都能够确保喷嘴转动。
[0033]基于上述原理,本技术设计并优化了相应的参数。
[003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根据动量定理对喷嘴旋转的阻力矩与动力矩及其平衡关系进行了分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清洗机的喷淋臂,包括本体(1)及喷嘴(2),所述本体内部中空形成流道(11),所述本体设置有与流道(11)相连通的进水口(12)、喷水孔(13),所述本体(1)侧壁上开有出水口(14),所述喷嘴(2)能转动地连接在该出水口(14)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2)底壁的中央部位设置有与流道(11)相连通的进水套(24)、顶壁上开有至少两个喷水口(22),所述喷水口(22)倾斜布置在喷嘴(2)的顶壁上,所述喷水口(22)中心到入水口(21)中心的距离为Ri,所述进水套(24)的半径为r,则Ri=(1.8 ~ 2.5)r。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清洗机的喷淋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口(22)的数量为2 ~ 5个,各所述喷水口(22)沿周向间隔布置在喷嘴(2)的顶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清洗机的喷淋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口(22)的数量为4个。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清洗机的喷淋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2)中设置有十字状的副流道(23),所述进水套(24)的上端口构成流道(11)的入水口(21),该入水口(21)对应十字状副流道(23)的中央部位布置,所述喷水口(22)对应十字状副流道(23)的端部布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清洗机的喷淋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字状副流道(23)的每个分支流道(11)均沿水流方向逐渐沿周向扭曲且宽度增大。6.根据权利要求1 ~ 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用于清洗机的喷淋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口(22)中心到进水套(24)中心的距离为10 ~ 30 mm。7.根据权利要求1 ~ 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用于清洗机的喷淋臂,其特征在于:经过所述喷水口(22)中心与进水套(24)中心之间的直线为L1,所述喷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峰韩健健魏本柱刁硕姚永磊潘嘉威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