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伤口用微型负压引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负压引流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伤口用微型负压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负压创面治疗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用于治疗创面的一项新技术,它利用生物半透膜使开放创面封闭,使用专用负压机产生一定的负压,通过引流管和敷料作用于清创后的创面,该疗法能够加速创面部位的血液循环,显著促进新生血管进入创面,刺激肉芽组织的生长,充分引流,减轻水肿,减少污染,抑制细菌生长,能够直接加快创面愈合。
[0003]现有的伤口用微型负压引流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管路过长,易绊倒老人,难以收纳,且位置采用胶布固定,易造成皮肤过敏。
[0004]现有的伤口用微型负压引流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难以对控压仪器进行限位,摆放在桌面上易被翻倒,造成仪器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伤口用微型负压引流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伤口用微型负压引流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管路过长,易绊倒老人,难以收纳,且位置采用胶布固定,易造成皮肤过敏,难以对控压仪器进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伤口用微型负压引流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理线机构(2)和防翻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包括仪器本体(11)、提把(12)、连仪块(13)、引流管(14)、调节阀(15)、液罐(16)与负压头(17);所述提把(12)固定连接在仪器本体(11)的上端;所述连仪块(13)固定连接在仪器本体(11)的一端;所述引流管(14)插设在连仪块(13)的内部;所述装置主体(1)的一端安装有理线机构(2);所述理线机构(2)包括理线盘(21)、卡线柱(22)、夹板(23)、定位板(24)、弹簧(25)、弹夹(26)、左围带(27)与右围带(28);所述理线盘(21)设置在引流管(14)的一端;所述卡线柱(22)固定连接在理线盘(21)的上端;所述夹板(23)设置在引流管(14)的下端;所述定位板(24)固定连接在夹板(23)的上端;所述弹簧(25)活动连接在定位板(24)的内壁;所述弹夹(26)活动连接在弹簧(25)的一端;所述装置主体(1)的下端安装有防翻机构(3);所述防翻机构(3)包括底座(31)、支板(32)、推簧(33)、限位板(34)、滑块(35)与滑槽(3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伤口用微型负压引流装置,其...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