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大坝位移自动化监测的双层智能测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03587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大坝位移自动化监测的双层智能测站。它包括基础部分、观测墩部分和智能测站站房;观测墩部分设置在基础部分上,智能测站站房设置在观测墩部分上;基础部分为正方形混凝土圈梁结构;智能测站站房包括一楼空置层和二楼设备层;二楼设备层设置在一楼空置层上方;一楼空置层与二楼设备层之间设置楼梯;监测设备设置在二楼设备层内;监测设备通过光纤、电缆与配套的自动化采集设备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能够在保证观测墩高度满足基准点稳定性和测量机器人观测视角需求的前提下,保护智能测站免受大风、暴雨、雷击等强对流天气影响以及人为破坏,同时降低了野外建站的成本,适用于各类大坝安全监测领域的智能测站建设的优点。测站建设的优点。测站建设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大坝位移自动化监测的双层智能测站


[0001]本技术涉及水利水电行业中的安全监测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是一种用于大坝位移自动化监测的双层智能测站,更具体地说它是一种用于大坝表面位移自动化监测的双层智能测站。

技术介绍

[0002]大坝表面位移的工作基点一般选在坝体区域以外、具有较为稳定基础、且通视条件较好的位置,并埋设观测墩及监测标志。如果采用自动化监测,则需布设具有连续自动观测功能的全站仪(如瑞士徕卡公司生产的TM和TS系列测量机器人),通过设定自动观测程序自动照准大坝变形区域内的棱镜目标,实时进行测量、解算,计算得到各监测点的坐标。因此,通常在工作基点处建设智能测站站房,对测量机器人及其所在观测墩进行保护,同时用于放置自动观测所需要的设备设施。
[0003]部分大坝由于两侧山体陡峭,树木较多,造成建站成本较高、且视线易被遮挡,需在坝肩基础稳定处建站。为了使观测墩基础稳固,并获得较好的观测视野,观测墩地面高度往往会超过5米。
[0004]因此,开发一种设置在坝肩地势较低但基础稳定区域、能保证观测墩高度满足基准点稳定性和测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大坝位移自动化监测的双层智能测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部分(1)、观测墩部分(2)和智能测站站房(3);观测墩部分(2)设置在基础部分(1)上,智能测站站房(3)设置在基础部分(1)上、且位于观测墩部分(2)外侧;基础部分(1)为正方形混凝土圈梁结构;智能测站站房(3)包括一楼空置层(3.1)和二楼设备层(3.2);二楼设备层(3.2)设置在一楼空置层(3.1)上方;一楼空置层(3.1)与二楼设备层(3.2)之间设置楼梯(3.3);监测设备(3.4)设置在二楼设备层(3.2)内;监测设备(3.4)与配套的自动化采集设备相连;一楼空置层(3.1)净层高2至2.5米;二楼设备层(3.2)净层高3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大坝位移自动化监测的双层智能测站,其特征在于:栏杆(3.5)设置在楼梯(3.3)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大坝位移自动化监测的双层智能测站,其特征在于:监测设备(3.4)包括测量机器人(3.41)和交换机;测量机器人(3.41)和交换机均与配套的自动化采集设备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大坝位移自动化监测的双层智能测站,其特征在于:二楼设备层(3.2)上面向坝体的墙面上安装自动启闭窗系统(3.6);自动启闭窗系统(3.6)为从中间向两边的平开结构;盖板(7)设置在二楼设备层(3.2)上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大坝位移自动化监测的双层智能测站,其特征在于:观测墩部分(2)包括观测墩基础(2.1)和观测墩墩体(2.2);观测墩基础(2.1)和观测墩墩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锴华张俊文刘祖强肖玉钢喻守刚张辛万雷沈智娟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空间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武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