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卢倩专利>正文

低压电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0339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低压电热器,属于电热器,其特征是:由输入端子、高频变压装置、电热元件依次由金属导线或接插件连接组成;输入端子由金属件构成;高频变压装置由整流器、振荡器、变压器依次连接组成;电热元件由电热转换材料构成;从输入端子引入的工频电压通过高频变压装置转换成大于5KHz频率的安全低电压电源供给电热元件。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轻便、安全低压电热器为电热器的推广普及创造了良好的技术先决条件。(*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电热器、高频变压装置、DZR器件、PTC器件、电热膜器件、电阻发热器件。目前人们所使用的电热器如电热毯、电热服、电热理疗器、电热美容器、电热卷发器、各种电热工具等大都是使用220V工频电压供给电热元件,比较容易发生漏电、触电事故。部分电热器采用铁心变压器将工频电压降低成安全电压,由于工频变压器占有相当体积与重量,20W以上的工频变压器就很难与电热元件装设在一起,使电热器的使用、携带很不方便。中国专利“插头式电子变压器”(ZL93236958.8)的实施例中曾提到用插头式电子变压器将工频电压转变成安全电压供给电热器。但该专利只限于从条形的“插头”输入工频电压,未能扩展到其他形状、结构的输入端子,因此应用范围受到局限,另外该专利没有明确电热器的结构与电热材料的性质。针对以上情况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使用高频变压装置的低压电热器,做为对上述专利的延伸与改进。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电热元件通过金属导线或接插件与高频变压装置和输入端子连结成一个整体。二、明确电热元件由DZR器件或PTC器件或电热膜器件或电阻发热元件构成。三、通过不拘形状的输入端子输入工频电压,经过高频变压装置转变成大于5KHZ频率的电源,提高电频率,大大减小变压器的体积与重量。四、可增设电热元件保护套或在电热元件外部充填蓄热材料和保温材料。五、可在变压器与电热元件间增设可调电容器或整流滤波模块或短路保护模块。六、振荡器的开关管可为SIT(BSIT)或MOSFET或IGBT或这些器件的集成模块七、振荡器电路结构可为半桥式或单端式或并联开关式或集成模块式或全桥式。下面结合附图一和附图二、附图四、附图六、附图八、附图九说明本专利技术结构。附图一展示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附图一所示各部件名称如下(1)输入端子(2)高频变压装置(3)电热元件(4)整流器(5)振荡器(6)变压器(25)金属导线(26)接插件如说明书附图一所示,输入端子(1)、整流器(4)、振荡器(5)、变压器(6)依次连接,变压器(6)与电热元件(3)通过金属导线(25)或接插件(26)连接。在上述结构中输入端子(1)用来引入工频市电电源;振荡器(5)的作用是将工频交流电源转换成大于5KHZ频率(以下简称高频)的交流电源;变压器(6)的作用是将高频交流电源由高电压变成安全电压;电热元件(3)的作用是将电能转换成热能。附图二、附图四、附图六、附图八、附图九分别展示了以附图一结构为基础的采用不同电路结构的振荡器(5)。附图二中的振荡器(5)是半桥式电路结构;附图六中的振荡器(5)是单端式电路结构;附图八中的振荡器(5)是集成模块式电路结构;附图九中的振荡器(5)是全桥式电路;附图四的振荡器(5)是并联开关式电路。本专利技术工作原理如下;工频市电电源从输入端子(1)引入,通过整流器(4)转变成单向脉动电源,经过振荡器(5)转变成大于5KHZ频率的交流电源,再经过变压器(6)转变成低电压电源,通过金属导线(25)或接插件(26)供给电热元件(3)。本专利技术的特点1.通过提高电频率,大大减少了变压器的体积重量,使电热器的电压变换装置小型化,便于使用携带,有利于电热器产品的推广普及。2.采用各种不同电路结构的振荡器,利用各种电路和各种开关管的特点,提高电热器的技术经济特性,适应不同场合需要。3.电子电路工作在开关状态,电路本身能耗很小,与矽钢片铁心构成的工频变压器相比,可节约相当电耗并节约金属材料,降低产品成本。本专利技术的社会经济意义与传统的电热器类产品相比,提高了电热器的安全可靠性,增加了使用、携带的便利,保障人的生命安全,因此能大面积普及应用,广泛增加社会经济效益。下面结合实施例一对附图一、附图二说明。实施例一附图一所示结构是本专利技术基本结构。附图二是实施例一电原理举例图。实施例一的整流器(4)在附图二中是由二极管组成的桥式整流器。实施例一的振荡器(5)在附图二中是由双极型晶体管(19)、开关管激励单元(29)及电容C1、C2等元件组成的半桥式振荡电路。其中开关管也可以是场效应管(MOSFET)或静电感应器件(SIT或BSIT)或绝缘栅晶体管(IGBT)。实施例一的变压器(6)在附图二中是由铁氧体或坡莫合金磁心及初、次级线圈组成的变压器。实施例一的输入端子(1)是两只铜接点。实施例一的电热元件(3)是由DZR器件(7)或PTC器件(8)或电热膜器件(9)或电阻发热元件(10)构成。电热元件(3)与变压器(6)之间用金属导线(25)或接插件(26)连接。实施例一广泛应用于各种电热器具。下面结合实施二对附图三说明。实施例二附图三是实施例二的电原理举例图,与附图二结构相似。实施例二中的振荡器(5)在附图三中是由静电感应器件(SIT或BSIT)(20)、开关管激励单元(29)及电容C1、C2等元件组成的半桥式振荡电路。实施例二除具有实施例一的基本结构外,它还在输入端子(1)与整流器(4)之间并接了压敏电阻(31)以减少瞬间过电压对电路的冲击。实施例二的输入端子(1)制成插头形状与高频变压装置(2)组装在绝缘外壳(28)内。实施例二的电热元件(3)与变压器(6)之间通过接插件(26)或金属导线(25)连结。实施例二的电热元件(3)与电热元件保护套(24)之间填充了蓄热材料(11)。实施例二广泛用于电热医疗器具及家用电热器具。下面结合实施例三对附图四说明。实施例三附图四是实施例三的电原理举例图。实施例三的振荡器(5)在附图四中是由逆导可控硅(RCT)(22)、可控硅触发单元(30)、电感L、电容C3及变压器(6)组成的并联开关式振荡电路。其中开关管可以是逆导可控硅也可以是门极可关断可控硅(GTO)或非对称可控硅(ASCR)。实施例三的输入端子(1)与高频变压装置(2)组装在绝缘外壳(28)内,变压器(6)增设了抽头(17)与抽头分接开关(18),可以通过调节电压来调节电热元件(3)的发热功率。下面结合实施例四对附图五说明。实施例四附图五是实施例四的电原理举例图,与附图四相似。实施例四中的振荡器(5)结构与实施例三相同。实施例四在输入端子(1)与整流器(4)之间串接了扼流圈(32)以限制高次谐波对电网影响,另外它又增加了电流感应线圈(33)和过流、过压保护模块(15),当电流或电压超过限值时,过流、过压保护模块(15)输出一驱动信号,使可控硅SCR导通,逆导可控硅(RCT)(22)的门极电压降为零,整个装置停止工作。实施例四还在绝缘外壳(28)内部增设了屏蔽层(16),减少了高频幅射。实施例四的电热元件(3)与电热元件保护套(24)之间填充了保温材料(12)。实施例四使本专利技术增加了自我保护能力,提高了热效率。下面结合实施例五对附图六说明。实施例五附图六是实施例五的电原理举例图。实施例五的振荡器(5)在附图六中是由静电感应器件(SIT或BSIT)(20)、开关管激励单元(29)、整流管D、变压器(6)等组成的正激单端式振荡电路。实施例五结构简单、不存在共态导通问题,可靠性较高。实施例五的电热元件(3)与电热元件保护套(24)间填充了蓄热材料(11)和保温材料(12)。下面结合实施例六对附图七说明。实施例六附图七是实施例六的电原理举例图。实施例六的振荡器(5)在附图七中是由双极型晶体管(19°)、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低压电热器,其特征是:由输入端子(1)、高频变压装置(2)、电热元件(3)依次用金属导线(25)或接插件(26)连接组成;输入端子(1)由金属件构成;高频变压装置(2)由整流器(4)、振荡器(5)、变压器(6)依次连接组成;电热元件(3)由DZR器件(7)或PTC器件(8)或电热膜器件(9)或电阻发热元件(10)电热材料构成;从输入端子(1)引入的工频电压经过高频变压装置(2)中的整流器(4)、振荡器(5)转变成大于5KHZ频率的电源,再通过变压器(6)将电压变成安全电压供给电热元件(3)。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赤
申请(专利权)人:卢倩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