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系统工程的UPS电源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00228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电能应用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系统工程的UPS电源,包括外壳,外壳的内部开设有内腔,内腔的内壁固定有蓄电池,内腔一端的内壁固定有控制器,内腔远离控制器一端的底端内壁固定有逆变器,逆变器与蓄电池电连接,内腔位于逆变器的顶端内壁贯穿开设有两个散热孔,两个散热孔的内壁均设置有散热扇叶,两个散热扇叶靠近蓄电池的一端均设置有散热马达,两个散热马达的输出端均与位置相匹配的散热扇叶固定连接,两个散热马达靠近蓄电池的一端均通过固定法兰与蓄电池可拆卸连接,通过蓄电池对电能进行存储,通过逆变器控制电能输入或输出,从而完成不间断供电,同时配合控制器与外部智能设备实现系统工程控制。器与外部智能设备实现系统工程控制。器与外部智能设备实现系统工程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系统工程的UPS电源


[0001]本技术涉及电能应用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系统工程的UPS电源。

技术介绍

[0002]UPS电源作为一种不间断供电设备,多用于矿山、航空、工业、通讯及医疗等关键设备的电连接,而作为一种不间断供电设备,一直处于工作状态,其内部工作温度持续升高,若不能及时对UPS电源进行散热,导致内部工作温度持续升高,则会直接影响到其使用寿命,从而造成UPS电源损坏无法使用,因此本申请提出一种基于系统工程的UPS电源。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系统工程的UPS电源,以解决上述提出的作为一种不间断供电设备,一直处于工作状态,其内部工作温度持续升高,若不能及时对UPS电源进行散热,导致内部工作温度持续升高,则会直接影响到其使用寿命,从而造成UPS电源损坏无法使用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系统工程的UPS电源,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开设有内腔,所述内腔的内壁固定有蓄电池,所述内腔一端的内壁固定有控制器,所述内腔远离控制器一端的底端内壁固定有逆变器,所述逆变器与蓄电池电连接,所述内腔位于逆变器的顶端内壁贯穿开设有两个散热孔,两个所述散热孔的内壁均设置有散热扇叶,两个所述散热扇叶靠近蓄电池的一端均设置有散热马达,两个所述散热马达的输出端均与位置相匹配的散热扇叶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散热马达靠近蓄电池的一端均通过固定法兰与蓄电池可拆卸连接,通过蓄电池对电能进行存储,通过逆变器控制电能输入或输出,从而完成不间断供电,同时配合控制器与外部智能设备实现系统工程控制。
[0005]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散热孔远离内腔一端的内壁均固定有防尘网,通过防尘网对散热孔内部进行防尘作业,同时确保其散热效果。
[0006]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壳两侧的侧壁均固定有散热网,通过两个散热网对外壳的两侧进行贯穿散热。
[000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壳靠近控制器一端的底端外壁均匀固定有多个齿状散热片,所述外壳位于齿状散热片顶端的外壁贯穿设置有多个信号连接口,所述外壳位于信号连接口顶端的外壁固定有显示屏,所述外壳位于显示屏顶端的外壁固定有多个指示灯,所述外壳位于显示屏两侧的外壁均匀固定有多个控制按钮,多个所述控制按钮、信号连接口、显示屏及指示灯均与控制器信号连接,通过多个零部件配合使用,确保本装置可正常使用。
[000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壳位于散热孔底端的外壁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一侧的内壁贯穿固定连接有两个输入连接端,所述连接槽远离输入连接端一侧的内壁贯穿固定连接有两个输出连接端,两个所述输入连接端和输出连接端贯穿过外
壳的一端均与逆变器电连接,通过输入连接端和输出连接端进行电路的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壳的底部均匀设置有多个自锁万向轮,通过自锁万向轮方便移动本装置。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1、本技术中,通过多个散热组件对设备进行散热,从而通过控制器配合外部智能控制设备对本装置进行智能控制,从而实现系统工程不间断供电。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中外壳的第一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技术中外壳的第二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外壳;101、指示灯;102、显示屏;103、控制按钮;104、信号连接口;105、齿状散热片;106、散热网;107、自锁万向轮;110、散热孔;111、散热扇叶;112、散热马达;120、连接槽;121、输入连接端;122、输出连接端;130、内腔;131、蓄电池;132、控制器;133、逆变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基于系统工程的UPS电源,包括外壳1,外壳1的内部开设有内腔130,内腔130的内壁固定有蓄电池131,内腔130一端的内壁固定有控制器132,内腔130远离控制器132一端的底端内壁固定有逆变器133,逆变器133与蓄电池131电连接,内腔130位于逆变器133的顶端内壁贯穿开设有两个散热孔110,两个散热孔110的内壁均设置有散热扇叶111,两个散热扇叶111靠近蓄电池131的一端均设置有散热马达112,两个散热马达112的输出端均与位置相匹配的散热扇叶111固定连接,两个散热马达112靠近蓄电池131的一端均通过固定法兰与蓄电池131可拆卸连接,通过蓄电池131对电能进行存储,通过逆变器133控制电能输入或输出,从而完成不间断供电,同时配合控制器132与外部智能设备实现系统工程控制。
[0019]其中,两个散热孔110远离内腔130一端的内壁均固定有防尘网,通过防尘网对散热孔110内部进行防尘作业,同时确保其散热效果。
[0020]外壳1两侧的侧壁均固定有散热网106,通过两个散热网106对外壳1的两侧进行贯穿散热。
[0021]外壳1靠近控制器132一端的底端外壁均匀固定有多个齿状散热片105,外壳1位于齿状散热片105顶端的外壁贯穿设置有多个信号连接口104,外壳1位于信号连接口104顶端的外壁固定有显示屏102,外壳1位于显示屏102顶端的外壁固定有多个指示灯101,外壳1位于显示屏102两侧的外壁均匀固定有多个控制按钮103,多个控制按钮103、信号连接口104、
显示屏102及指示灯101均与控制器132信号连接,通过多个零部件配合使用,确保本装置可正常使用。
[0022]外壳1位于散热孔110底端的外壁开设有连接槽120,连接槽120一侧的内壁贯穿固定连接有两个输入连接端121,连接槽120远离输入连接端121一侧的内壁贯穿固定连接有两个输出连接端122,两个输入连接端121和输出连接端122贯穿过外壳1的一端均与逆变器133电连接,通过输入连接端121和输出连接端122进行电路的连接。
[0023]外壳1的底部均匀设置有多个自锁万向轮107,通过自锁万向轮107方便移动本装置。
[0024]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本装装置对电路进行不间断供电时,只需通过自锁万向轮107将本装置移动至合适位置,然后通过输入连接端121将外部供电线路与本装置进行连接,通过输出连接端122将本装置与用电设备进行连接,当外部电路正常供电时,通过逆变器133对电路进行控制,为蓄电池131进行充电,同时为用电设备供电,当输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系统工程的UPS电源,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部开设有内腔(130),所述内腔(130)的内壁固定有蓄电池(131),所述内腔(130)一端的内壁固定有控制器(132),所述内腔(130)远离控制器(132)一端的底端内壁固定有逆变器(133),所述逆变器(133)与蓄电池(131)电连接,所述内腔(130)位于逆变器(133)的顶端内壁贯穿开设有两个散热孔(110),两个所述散热孔(110)的内壁均设置有散热扇叶(111),两个所述散热扇叶(111)靠近蓄电池(131)的一端均设置有散热马达(112),两个所述散热马达(112)的输出端均与位置相匹配的散热扇叶(111)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散热马达(112)靠近蓄电池(131)的一端均通过固定法兰与蓄电池(131)可拆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系统工程的UPS电源,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散热孔(110)远离内腔(130)一端的内壁均固定有防尘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系统工程的UPS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两侧的侧壁均固定有散热网(10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系统工程的UPS电源,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科瑞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