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源传感器联合导航定位记录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定位的
,尤其涉及一种多源传感器联合导航定位记录系统,通过硬件实现了基于GNSS及IMU的导航定位。
技术介绍
[0002]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能够提供持续较高精度的实时定位结果,其定位误差不受时域影响,在各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GNSS系统穿透力较弱,定位是靠接收机到每个卫星的距离推算出来的;其次高楼可能对信号产生折射,导致多路径效应,影响定位精度,且GNSS信号容易受到遮挡使测量结果不连续。惯性测量IMU系统具有封闭式独立自主性,其解算导航信息时不依赖外部信息,因此不受外界干扰,在短时间内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能够弥补GNSS系统容易受到外界干扰的缺陷。当处于信号遮挡严重的地方,GNSS系统在较长时间段内无法观测到足够的卫星从而导致定位失败。因此,可结合GNSS/IMU两种导航数据,能够得到连续的、长时间、高可靠性的完整导航参数输出。
[0003]申请号为201720195000.0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组合导航装置,其组合导航电路包括抗多径天线模块、G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源传感器联合导航定位记录系统,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PCB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设备指示灯、开关键和USB接口,PCB板上设有主控芯片、数据存储模块和电源管理模块,主控芯片分别与设备指示灯、开关键、数据存储模块、电源管理模块和多源传感器采集模块相连接,多源传感器采集模块包括IMU单元和GNSS单元,IMU单元通过I2C总线与主控芯片相连接, GNSS单元通过USART接口(CN5)与主控芯片相连接,主控芯片内设有联合解算模块,主控芯片通过USB接口与上位机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源传感器联合导航定位记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芯片包括单片机(U3),单片机(U3)通过第一限流电阻与设备指示灯相连接,单片机(U3)通过隔离二极管D2与开关键的一端相连接,开关键的另一端通过第三滤波电路与电源VCC相连接;USB接口分别与电源管理模块和USB转串口芯片(U4)相连接,USB转串口芯片(U4)分别与单片机(U3)和上位机相连接;所述上位机上设有轨迹显示模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源传感器联合导航定位记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USB转串口芯片(U4)的TXD引脚与单片机(U3)的PA10引脚相连接,USB转串口芯片(U4)的RXD引脚与单片机(U3)的PA9引脚相连接;所述USB转串口芯片(U4)的VCC引脚通过开关管Q5分别与电源VCC和单片机(U3)的PB6引脚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多源传感器联合导航定位记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U3)通过第二限流电阻与状态指示灯(LED1)相连接;所述单片机(U3)与晶振电路相连接;所述单片机(U3)的PB7引脚与震动开关(SW1)的一端相连接,震动开关(SW1)的另一端接地,震动开关(SW1)上并联有滤波电容C20;所述主控芯片上设有复位电路,复位电路包括复位开关(KEY2),复位开关(KEY2)的两端分别与主控芯片的单片机(U3)的BOOT0引脚和NRST引脚相连接,NRST引脚通过电容C16接地。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源传感器联合导航定位记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U3)的PA0引脚与电池电压采集电路,电池电压采集电路包括钳位二极管D5、分压电阻R19和分压电阻R20,单片机(U3)的PA0引脚分别与钳位二极管D5的正极、分压电阻R19的一端和分压电阻R20的一端相连接,钳位二极管D5的负极连接电源VCC,分压电阻R19的另一端与电池(BAT)相连接,分压电阻R20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单片机(U3)的PA12引脚分别与钳位二极管D4的正极、分压电阻R8的一端和分压电阻R9的一端相连接,钳位二极管D4的负极连接电源VCC,分压电阻R8的另一端与+5V电源相连接,分压电阻R9的另一端接地。6.根据权利要求2、3或5所述的多源传感器联合导航定位记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包括充电管理芯片(U5),充电管理芯片(U5)的CHRG#引脚与单片机(U3)的PA11引脚相连接,充电管理芯片(U5)的DUNE引脚与单片机(U3)的PA12引脚相连接,充电管理芯片(U5)的BAT引脚与电池相连接,所述充电管理芯片(U5)的VIN引脚与+5V电源相连接,充电管理芯片(U5)的VIN引脚通过第一滤波电路接地。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源传感器联合导航定位记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的两端与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