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9955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以深度暗淡等级给灯供电的镇流器。驱动电路包括比较期望的暗淡等级和代表灯的实际消耗功率的信号的反馈回路。一旦代表灯的实际消耗功率的信号等于期望的暗淡等级,该回路就被关断。在点亮过程中,一个开关响应达到或超过预定临界值的灯电压而开启反馈回路。一旦灯已经点亮,反馈回路就被关断。通过只要灯被点亮就关断该回路,尽可能地减少了点亮闪光。(*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给带有灯的负载供电的镇流器,包括一个工作在变化的开关频率的逆变器,以便给灯加上电压并使电流流过灯,从而向负载提供功率;控制开关频率并包括判定电路和开关装置的驱动电路,判定电路确定灯是否已经变亮,开关装置用于在点亮灯的过程中响应判定电路确定灯还未变亮而转换至第一开关状态,在响应判定电路确定灯已经变亮时转换至并保持在第二开关状态;以及变暗装置,包括一个误差检测设备,用于接收和在开关装置处于其第二开关状态的基础上比较反馈电压和暗淡电压并产生代表所需的逆变器开关频率调节的输出信号,使反馈电压与暗淡电压相等,其中反馈电压基于代表灯的状况的输入信号,而暗淡电压则代表了期望的灯功率等级。从US 5,003,230中可以知道这样一种镇流器。在该已知的镇流器中,判定电路包括确定灯是否载有电流的装置。在判定装置确定灯电流存在后,开关装置迅速转换至其第二开关状态。在第二开关状态中,控制提供给灯的功率的多少,使得点亮灯后灯不会发生闪光。这种已知的镇流器的缺点在于,当灯刚刚点亮时提供给灯的功率被控制在很低的等级时,灯电流也很小。实际上,该已知的镇流器不能区分灯被点亮且载有很小的灯电流的状况和灯未点亮且有小电流流经绕组等构成的寄生阻抗的状态。这使得在很微弱的等级上镇流器工作不正常。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克服了上述缺点的镇流器电路。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在开始段落中提到的镇流器的特征在于,判定电路包含过压比较器,用于确定何时灯电压处于或超过以及何时低于预定的临界值。已经发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镇流器中的判定装置极其依赖于灯是否点亮,不管点亮后提供给灯的功率是多少。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镇流器已经得到了良好的结果,其中开关装置在判定装置第一次确定灯电压低于预定的临界值时转换到并保持在第二开关状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镇流器已经得到了类似的好结果,其中在点亮过程中,开关装置一旦处于第一开关状态,就一直维持在第一开关状态,直到灯点亮为止。已经发现,在镇流器进一步包括一用于响应输入信号而建立反馈电压的电容和电阻的组合时可以以简单而有效的方式被点亮,其中该组合在开关装置的第一开关状态中放电,从而提供了一个减小的反馈电压。减小的反馈电压使逆变器的开关频率降低,从而使灯上的电压提高。优选地,当开关装置处于第二开关状态时,代表灯状态的输入信号代表了灯消耗的功率。为更全面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可参照随后与附图相结合的叙述,这些附图为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镇流器的框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逆变器和有关的驱动控制电路的示意图;图3是用作图2的驱动控制电路的集成电路的详细的框图。如图1所示,镇流器10由以交流电源20表示的交流电源线供电。镇流器10包括一个EMI滤波器30、一个全波二极管桥40、一个预调节器50、一个逆变器60和一个驱动控制电路65。逆变器60的输出做为镇流器10的输出,与一个包括与并联的电容器80和荧光灯85相串联的电感75的负载70相连。EMI滤波器30滤去预调节器50和逆变器60产生的谐波。二极管桥40将滤波后的正弦电压整流为脉动直流电压。预调节器50有几个功能。使二极管桥40输出的整流峰值交流电压升高并成为基本恒定的直流电压,供应给逆变器60。预调结器50也改善了镇流器10的总功率因子。例如,由交流电源20加到EMI滤波器30上的120,220和277 RMS电压分别产生大约250,410和490伏的直流电压加到逆变器60上。逆变器60,在灯85以45KHz左右的频率完全弧光放电期间由驱动控制电路驱动,将直流电压转换为方波电压波形,加在负载70上。灯的照明等级可通过相应地减少和增加该方波电压波形的频率来增加和减少。图2更加详细地表示了逆变器60和驱动控制电路65。由预调节器50提供的基本恒定的电压VDC通过逆变器60的一对输入端子61和62加在后者上。逆变器60的结构是一个半桥,包括B+(轨线)总线101,接地返回总线102以及串连在总线101和总线102之间的一对开关(功率MOSFET管)100和112。开关100和112在节点110处接合并通常认为形成了一个推挽输出电路。用作开关的100和112的MOSFET管分别有一对栅极G1和G2。总线101和102分别与输入端子61和62相连。电阻103和电容器106在节点104处接合并串连在总线101和总线102之间。一对电容器115和118在节点116处接合并串连在节点110和总线102之间。齐纳二极管121和二极管123在节点116处接合并串连在节点104和总线102之间。电感75,电容器80,电容器81,灯85和电阻174在节点170处接合在一起。一对绕组76和77与绕组75耦合以便在预热操作过程中调节灯85时将电压加在后者的灯丝(未画出)上。隔直流电容器126和电感75串连在节点110和170之间。电容器80和一对电阻153和177在节点179处接合。灯85和电阻153在节点88处接合并串连在节点170和179之间。电阻174和177在节点175处接合并串连在节点170和179之间。电容器81和开关(如MOSFET)82串连在节点170和179之间。电阻162连在总线102和节点179之间。二极管180和电容器183在节点181处接合并串连在节点175和地之间。集成电路(IC)109包括许多管脚。管脚RIND与节点179相连。管脚RIND处的输入电压反映了(代表性的例子)流经电感75的电流量级与节点104相连的管脚VDD向IC109提供驱动电压。管脚LI2经电阻168连到节点88上。管脚LI1经电阻171连到节点179上。输入管脚LI1和LI2的电流差反映了所检测的流经灯85的电流。管脚VL上的电压经电阻189连到节点181上,反映了灯85的峰值电压。管脚VL上的电压,还加在开关82的栅极G3上控制 何时电容器81与电容器80并排放置。从CRECT管脚流出通过电阻195和电容器192的组合进入地线的电流反映了灯85的平均功率(即灯的电流和电压的乘积)。将在下面作更详细解释的一个可选的外部直流偏置198,包括VDD和电阻199串连的组合,它产生一个从电阻195流向地的直流偏置电流。电容器192用于在电阻195上提供滤波的直流电压。电阻156连在管脚RREF和地之间并用于在IC 109内设置参考电流。连接在CF管脚和地之间的电容器159设置下面将要更详细讨论的电流控制的振荡器(CCO)的频率。连接在CP管脚和地之间的电容器165被用来给预热循环和下面将要讨论的无振荡待机模式定时。GND管脚直接与地相连,一对管脚G1和G2直接分别接到开关100和112的栅极G1和G2上。直接与节点110相连的管脚S1代表了开关100的源极电压。管脚FVDD通过电容器138与节点110相连并代表IC109的浮动供电电压。管脚G2通过电容215、电阻212和二极管203的串连组合与DIM管脚相连。电阻206和电容器213接在DIM管脚和地之间。变压器T的次级绕组连接在接合电阻212和二极管203的节点210和地之间。暗淡控制电路211接在变压器T的初级绕组上。加在DIM管脚上的电压反映了暗淡控制电路211设定的照明等级。逆变器60和驱动控制电路65是按如下运行的。开始(即启动时),当电容器10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给具有一个灯的负载供电的镇流器,包括:一个以变化的开关频率工作从而将功率传输给负载以便给灯加电压且使电路流过灯的逆变器;用于控制开关频率的驱动电路,包括判定电路和开关装置,判定电路确定灯是否已经变亮,开关装置用于在点亮灯时响应判 定电路确定灯还未变亮而转换至第一开关状态,在响应判定电路确定灯已经变亮时转换并保持在第二开关状态;以及暗淡装置,包括一个接收和根据处于其第二开关状态的开关装置比较反馈电压和暗淡电压的误差检测设备,其中反馈电压基于代表灯的状况的输入信号,暗淡电压则代表了所期望的灯的功率,并产生调节逆变器的开关频率所需的输出信号以使反馈电压等于暗淡电压,其特征在于判定电路包括过压比较器装置,用于确定灯电压何时处于或高于以及何时低于预定的临界值。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IT瓦西克DJ伊安诺普洛斯PR费尔德曼
申请(专利权)人:皇家菲利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NL[荷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