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系统内导轮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99743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双系统内导轮,包括机壳,机壳内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导轮件本体,导轮件本体一侧的外壁上设有外轴承,导轮件本体一侧的机壳内部设有一级转动系统,一级转动系统外侧的机壳内部设有限位轴套,机壳一侧的外壁上设有外转动连接件,外转动连接件的一端延伸至机壳的内部并与一级转动系统的外壁固定连接,机壳远离外转动连接件的一端设有机盖,机盖的内部设有二级转动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使得该双系统式内导轮更加适用于湿式捞渣机,以便在不停炉的情况下就可以进行设备的二次启动运行,还解决了以往要更换内导轮必须停炉的现象,而且降低了外轴承损坏而导致内导轮报废的现象。废的现象。废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系统内导轮


[0001]本技术涉及内导轮
,具体为双系统内导轮。

技术介绍

[0002]内导轮通常是指内置式导轮件,其属于导轮组件的一种,即轴承在捞渣机的机体内,内导轮在轴承上转动,而内导轮轴固定不动,属于捞渣机的传动零部件之一。
[0003]目前的内导轮能够较好的进行转动,其主要设置有机壳、机盖、导轮件本体、轴承、转动系统等部件,具体的是将机盖安装于机壳的一端,再将导轮件设置于机壳中,且位于导轮件的外侧设置轴承,并将转动系统的一端连接于导轮件的一端,以达到单向转动的目的,根据上述可知,该内导轮虽能够较好的进行转动,但通常只能单系统的进行转动,因不便于双系统的进行转动,使得该内导轮不便于更好的适用于湿式捞渣机,进而难以在不停炉的情况下对设备进行二次启动运行,时常困扰着人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双系统内导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内导轮虽能够较好的进行转动,但通常只能单系统的进行转动,因不便于双系统的进行转动,使得该内导轮不便于更好的适用于湿式捞渣机,进而难以在不停炉的情况下对设备进行二次启动运行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双系统内导轮,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内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导轮件本体,所述导轮件本体一侧的外壁上设有外轴承,所述导轮件本体一侧的机壳内部设有一级转动系统,所述一级转动系统外侧的机壳内部设有限位轴套,所述机壳一侧的外壁上设有外转动连接件,所述外转动连接件的一端延伸至机壳的内部并与一级转动系统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机壳远离外转动连接件的一端设有机盖,所述机盖的内部设有二级转动系统。
[0006]优选的,所述机壳顶端的一侧设有第一侧连板,所述机壳远离第一侧连板的一端设有第二侧连板,通过将第一侧连板与第二侧连板设置于机壳的两端,以达到便于对内导轮配件进行安置的目的。
[0007]优选的,所述机壳的上方设有轴承锂基润滑脂注入口,所述轴承锂基润滑脂注入口的底部设有轴承锂基润滑脂管,所述轴承锂基润滑脂管远离轴承锂基润滑脂注入口的一端延伸至机壳的内部,通过将轴承锂基润滑脂注入口与轴承锂基润滑脂管连通设置于机壳的顶端,以便对轴承锂基润滑脂进行注入处理。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侧连板一侧的机壳上方设有导轮密封专用脂注入口,所述导轮密封专用脂注入口的一端设有充水导轮密封专用脂管,所述充水导轮密封专用脂管远离导轮密封专用脂注入口的一端延伸至机壳的内部,通过充水导轮密封专用脂管与导轮密封专用脂注入口连通设置于机壳的顶端,以便对密封专用脂进行注入处理。
[0009]优选的,所述二级转动系统两侧的机盖内部皆设有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母关于
机盖的中心线对称,通过将锁紧螺母设置于机盖中,以便对锁紧螺栓进行安置处理。
[0010]优选的,所述锁紧螺母的内部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栓,所述锁紧螺栓的一端延伸至机盖的外部,通过将锁紧螺栓的一端拧出至锁紧螺母的外部,以便将机盖拆分呈左右两部分。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双系统内导轮不仅使得该双系统式内导轮更加适用于湿式捞渣机,以便在不停炉的情况下就可以进行设备的二次启动运行,还解决了以往要更换内导轮必须停炉的现象,而且降低了外轴承损坏而导致内导轮报废的现象;
[0012](1)通过位于机壳的内部设置一级转动系统,且位于机盖的内部设置二级转动系统,使得该内导轮呈双系统转动结构,进而使得该双系统式内导轮更加适用于湿式捞渣机,以便在不停炉的情况下就可以进行设备的二次启动运行;
[0013](2)通过锁紧螺栓与锁紧螺母的连接设置,使得该双系统式内导轮采用多级可拆式结构,在不停炉的情况下,十分钟内即可切换到二级转动系统,维修时间很短,不会影响锅炉的运行,解决以往要更换内导轮必须停炉的现象;
[0014](3)通过将轴承锂基润滑脂注入口与轴承锂基润滑脂管连通设置于导轮件本体一侧的机壳顶部,且将导轮密封专用脂注入口与充水导轮密封专用脂管连通设置于导轮件本体另一侧的机壳顶部,使得该双系统式内导轮采用了独特的渣水分离结构,即便是密封破坏了的情况下,内导轮依然可以正常运行,解决了以往密封破坏以后渣水进入外轴承,从而降低了外轴承损坏而导致内导轮报废的现象。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机盖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限位轴套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充水导轮密封专用脂管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机壳;2、外转动连接件;3、限位轴套;4、轴承锂基润滑脂管;5、轴承锂基润滑脂注入口;6、导轮密封专用脂注入口;7、第一侧连板;8、外轴承;9、充水导轮密封专用脂管;10、机盖;11、锁紧螺栓;12、二级转动系统;13、锁紧螺母;14、导轮件本体;15、第二侧连板;16、一级转动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双系统内导轮,包括机壳1,机壳1顶端的一侧设有第一侧连板7,机壳1远离第一侧连板7的一端设有第二侧连板15;
[0022]使用时,通过将第一侧连板7与第二侧连板15设置于机壳1的两端,以达到便于对内导轮配件进行安置的目的;
[0023]第一侧连板7一侧的机壳1上方设有导轮密封专用脂注入口6,导轮密封专用脂注
入口6的一端设有充水导轮密封专用脂管9,充水导轮密封专用脂管9远离导轮密封专用脂注入口6的一端延伸至机壳1的内部;
[0024]使用时,通过充水导轮密封专用脂管9与导轮密封专用脂注入口6连通设置于机壳1的顶端,以便对密封专用脂进行注入处理;
[0025]机壳1的上方设有轴承锂基润滑脂注入口5,轴承锂基润滑脂注入口5的底部设有轴承锂基润滑脂管4,轴承锂基润滑脂管4远离轴承锂基润滑脂注入口5的一端延伸至机壳1的内部;
[0026]使用时,通过将轴承锂基润滑脂注入口5与轴承锂基润滑脂管4连通设置于机壳1的顶端,以便对轴承锂基润滑脂进行注入处理;
[0027]机壳1内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导轮件本体14,导轮件本体14一侧的外壁上设有外轴承8,导轮件本体14一侧的机壳1内部设有一级转动系统16,一级转动系统16外侧的机壳1内部设有限位轴套3,机壳1一侧的外壁上设有外转动连接件2,外转动连接件2的一端延伸至机壳1的内部并与一级转动系统16的外壁固定连接;
[0028]机壳1远离外转动连接件2的一端设有机盖10,机盖10的内部设有二级转动系统12,二级转动系统12两侧的机盖10内部皆设有锁紧螺母13,锁紧螺母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双系统内导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1),所述机壳(1)内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导轮件本体(14),所述导轮件本体(14)一侧的外壁上设有外轴承(8),所述导轮件本体(14)一侧的机壳(1)内部设有一级转动系统(16),所述一级转动系统(16)外侧的机壳(1)内部设有限位轴套(3),所述机壳(1)一侧的外壁上设有外转动连接件(2),所述外转动连接件(2)的一端延伸至机壳(1)的内部并与一级转动系统(16)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机壳(1)远离外转动连接件(2)的一端设有机盖(10),所述机盖(10)的内部设有二级转动系统(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系统内导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顶端的一侧设有第一侧连板(7),所述机壳(1)远离第一侧连板(7)的一端设有第二侧连板(1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系统内导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的上方设有轴承锂基润滑脂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明慧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惠德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