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牛奶瓶自动上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99722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牛奶瓶自动上瓶装置,属于上瓶装置领域,包括储料桶及其内储存有的物料瓶,物料瓶通过输送带将其逐一输送到识别平台上进行区分传送,识别平台将识别后的物料瓶通过翻转槽转运到两侧的传送带上进行下一步的牛奶灌装,识别平台上的物料瓶通过自身重量沿着斜坡台滚动到缓冲凹槽中,缓冲凹槽由两侧对称设计的翻转槽交错穿插组合而成,其正上端设计有识别器对物料瓶的两端方向进行形状识别,单侧的翻转槽通过旋转电机带动实现9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牛奶瓶自动上瓶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上瓶装置领域,更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牛奶瓶自动上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牛奶在灌装前需要将牛奶瓶通过输送带运送到自动灌装机的下端,瓶口朝上对准灌装机的灌装口实现牛奶的灌装,现有的输送装置通过皮带上设计与牛奶瓶规格匹配的复数个齿槽,通过牛奶瓶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动滚落匹配到齿槽,由于物料瓶在储料桶中两头方向存在不一致,就会出现部分方向不同的瓶子匹配不到齿槽内,就会存在储料桶堵塞造成空的齿槽造成无效的传输降低了工作效率。
[0003]经检索,技术创造的名称为:自动上瓶装置(申请号:201720562954.0,申请公布日:2017.05.19)。该申请案公开了自动上瓶装置,包含盛放物料瓶子的料斗,该料斗的一侧设置倾斜放置的皮带,皮带上设置有与物料瓶子规格匹配的复数个齿槽,所述皮带通过马达驱动运行,皮带的顶端处设接收通道,该通道内设置有用于感应物料的光电开关,此结构需要物料瓶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动下落匹配齿槽,由于物料瓶在料斗中两头方向存在不一致,就会出现部分方向不同的瓶子匹配不到齿槽内,就会存在堵塞造成空的齿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1.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自动上瓶的过程中出现牛奶瓶的两端方向不同影响后续牛奶灌装。
[0006]2.技术方案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0008]本技术的一种牛奶瓶自动上瓶装置,包括储料桶及其内储存有的物料瓶,物料瓶通过输送带将其逐一输送到识别平台上进行区分传送,识别平台将识别后的物料瓶通过翻转槽转运到两侧的传送带上进行下一步的牛奶灌装,识别平台上的物料瓶通过自身重量沿着斜坡台滚动到缓冲凹槽中,缓冲凹槽由两侧对称设计的翻转槽交错穿插组合而成,其正上端设计有识别器对物料瓶的两端方向进行形状识别,单侧的翻转槽通过旋转电机带动实现90
°
的翻转将水平的物料瓶移动到传送带上竖直放置。
[0009]优选的,储料桶的下端设计为锥形,其底部和输送带的连接处安装有胶性毛刷。
[0010]优选的,输送带上安装有多组隔板,隔板之间设计为弧形槽。
[0011]优选的,缓冲凹槽内安装有防撞胶条,防撞胶条下端通过弹簧和翻转槽的内表面连接,其表面设计有菱形花纹。
[0012]优选的,输送带倾斜设计,其上端面和储料桶下端面的出料口贴合安装。
[0013]3.有益效果
[0014]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5](1)本技术的一种牛奶瓶自动上瓶装置,识别器的设计控制两侧的旋转电机
实现方向相反的90
°
旋转进而翻转槽对两端不同方向的物料瓶进行区分传送,实现物料瓶方向的自动调节提高生产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牛奶瓶自动上瓶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牛奶瓶自动上瓶装置的识别平台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牛奶瓶自动上瓶装置的缓冲凹槽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牛奶瓶自动上瓶装置的A处结构示意图。
[0020]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
[0021]100、储料桶;110、物料瓶;120、胶性毛刷;130、出料口;
[0022]200、输送带;210、隔板;220、弧形槽;
[0023]300、识别平台;310、翻转槽;311、旋转电机;320、传送带;330、斜坡台;340、缓冲凹槽;341、防撞胶条;342、弹簧;350、识别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25]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6]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7]实施例1
[0028]参照附图1

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牛奶瓶自动上瓶装置,包括储料桶100及其内储存有的物料瓶110,物料瓶110通过输送带200将其逐一输送到识别平台300上进行区分传送,识别平台300将识别后的物料瓶110通过翻转槽310转运到两侧的传送带320上进行下一步的牛奶灌装,识别平台300上的物料瓶110通过自身重量沿着斜坡台330滚动到缓冲凹槽340中,缓冲凹槽340由两侧对称设计的翻转槽310交错穿插组合而成,其正上端设计有识别器350对物料瓶110的两端方向进行形状识别,单侧的翻转槽310通过旋转电机311带动实现90
°
的翻转将水平的物料瓶110移动到传送带320上竖直放置,此结构的设计,物料瓶110在储料桶100内水平堆积储存,通过自身重量的作用物料瓶110分别落入输送带200上的隔板210内,通过输送带200的旋转将物料瓶110传送到输送带200上端,随着输送带200的继续旋转隔板210内的物料瓶110在输送带200的圆弧端发生滚落进入斜坡台330上,由于斜坡台330有一定的倾斜角度物料瓶110继续进行滚动进入缓冲凹槽340中,此时识别器350对缓冲
凹槽340中停留的物料瓶110进行形状方向的识别,通过线性控制左或右侧的旋转电机311带动翻转槽310进行90
°
的旋转,从而将物料瓶110从水平状态移动到对应侧的传送带320上进行竖直放置,通过传送带320将竖直放置的物料瓶110进行传输进行牛奶的灌装,此时翻转槽310回到水平位置,输送带200再次传送物料瓶110,通过识别器350进行下一轮的形状方向识别控制两侧翻转槽310的90
°
的旋转,两侧翻转槽310的旋转方向相反,识别器350的设计控制两侧的旋转电机311实现方向相反的90
°
旋转进而翻转槽310对两端不同方向的物料瓶110进行区分传送,实现物料瓶110方向的自动调节提高生产的效率。
[0029]本实施例的,储料桶100的下端设计为锥形,其底部和输送带200的连接处安装有胶性毛刷120,此结构的设计,锥形的设计是为了将储料桶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牛奶瓶自动上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料桶(100)及其内储存有的物料瓶(110),所述物料瓶(110)通过输送带(200)将其逐一输送到识别平台(300)上进行区分传送,所述识别平台(300)将识别后的物料瓶(110)通过翻转槽(310)转运到两侧的传送带(320)上进行下一步的牛奶灌装,所述识别平台(300)上的物料瓶(110)通过自身重量沿着斜坡台(330)滚动到缓冲凹槽(340)中,所述缓冲凹槽(340)由两侧对称设计的翻转槽(310)交错穿插组合而成,其正上端设计有识别器(350)对物料瓶(110)的两端方向进行形状识别,单侧的翻转槽(310)通过旋转电机(311)带动实现90
°
的翻转将水平的物料瓶(110)移动到传送带(3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成韦家周覃向生罗盛权陈洁卢忠显苏权梁国生胡彦鹏梁富成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农垦西江乳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