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电站电缆沟施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9569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变电站电缆沟施工结构,包括电缆沟本体,所述电缆沟本体的材质为硬质木板,所述电缆沟本体正面的四周均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电缆沟本体背面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后端延伸至安装槽的内腔,并与安装槽的内腔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电缆沟本体的材质为硬质木板,由于电缆沟本体材质较轻,具有绝缘的特点,并且便于移动,还能够重复使用,从而节约使用成本,设置安装槽和安装块,起到了便于将两个电缆沟本体安装在一起的作用,从而便于根据电缆的长度,解决了混凝土浇筑的电缆沟在生产时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并且混凝土浇筑的电缆沟连接间隙容易进灰和进水,或者渗入水汽,影响电缆工作稳定性的问题。的问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电站电缆沟施工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电缆沟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变电站电缆沟施工结构,能够防止灰尘和水汽从间隙进入电缆沟内部。

技术介绍

[0002]电缆沟是用以敷设和更换电力或电讯电缆设施的地下管道,也是被敷设电缆设施的围护结构,有矩形、圆形、拱形等管道结构形式,在变电站电气工程的施工中,电气系统所需要的电力均由专用的电缆输送,其中电缆的数量不仅多,而且纷繁复杂,一般不直接采用普通电线的架设方式,需要专门铺设电缆沟,目前室外电缆沟通常采用现场混凝土浇筑的方式进行构造,但是混凝土浇筑的电缆沟在生产时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并且混凝土浇筑的电缆沟连接间隙容易进灰和进水,或者渗入水汽,影响电缆工作的稳定性。
[0003]综上,因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变电站电缆沟施工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变电站电缆沟施工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混凝土浇筑的电缆沟在生产时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并且混凝土浇筑的电缆沟连接间隙容易进灰和进水,或者渗入水汽,影响电缆工作的稳定性等问题。
[0005]一种变电站电缆沟施工结构,包括电缆沟本体,所述电缆沟本体的材质为硬质木板,所述电缆沟本体正面的四周均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电缆沟本体背面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后端延伸至安装槽的内腔,并与安装槽的内腔活动连接,所述电缆沟本体表面的前端滑动连接有密封架,所述电缆沟本体两侧的后端均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电缆沟本体两侧的前端均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密封架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侧延伸至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的内腔,并与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电缆沟本体顶部的前端和后端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把。
[0007]优选的,所述螺纹杆的底部贯穿至电缆沟本体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电缆架,所述电缆架与电缆沟本体的内腔滑动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第二滑槽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定位槽,所述滑块顶部和底部的后端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远离滑块的一侧延伸至定位槽的内腔,并与定位槽的内腔滑动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电缆沟本体右侧的前端开设有插槽,所述电缆沟本体的右侧且位于插槽的右侧设置有固定柱。
[0010]优选的,所述固定柱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右侧贯穿至电缆沟本体的内腔,并与电缆沟本体的内腔活动连接,且定位柱贯穿上端两个所述安装块。
[0011]优选的,所述电缆沟本体内腔两侧的前端和后端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电缆架的
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远离电缆架的一侧延伸至限位槽的内腔,并与限位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所述电缆沟本体底部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1、本技术通过电缆沟本体的材质为硬质木板,由于电缆沟本体材质较轻,具有绝缘的特点,并且便于移动,还能够重复使用,从而节约使用成本,设置安装槽和安装块,起到了便于将两个电缆沟本体安装在一起的作用,从而便于根据电缆的长度,拼接起与其对应长度的电缆沟,对电缆进行充分的防护。
[0014]2、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起到了限位滑块的作用,从而对密封架进行限位,防止密封架在电缆沟本体的表面移动时,发生位置偏移的情况。
[0015]3、本技术通过设置滑块,用于对两个电缆沟本体连接处的间隙进行密封,从而防止水汽和灰尘通过间隙进入到电缆沟本体的内部,实现防止水汽和灰尘影响电缆正常工作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电缆沟本体、密封架和固定柱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电缆沟本体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图2中A处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0020]图中:
[0021]1、电缆沟本体;2、安装槽;3、安装块;4、密封架;5、第一滑槽;6、第二滑槽;7、滑块;8、螺纹杆;9、电缆架;10、定位槽;11、定位块;12、插槽;13、固定柱;14、定位柱;15、限位槽;16、限位块;17、支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3]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变电站电缆沟施工结构,包括电缆沟本体1,电缆沟本体1的材质为硬质木板,电缆沟本体1正面的四周均开设有安装槽2,电缆沟本体1背面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块3,安装块3的后端延伸至安装槽2的内腔,并与安装槽2的内腔活动连接,电缆沟本体1表面的前端滑动连接有密封架4,电缆沟本体1两侧的后端均开设有第一滑槽5,电缆沟本体1两侧的前端均开设有第二滑槽6,密封架4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7,滑块7的一侧延伸至第一滑槽5和第二滑槽6的内腔,并与第一滑槽5和第二滑槽6的内腔滑动连接。
[002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电缆沟本体1顶部的前端和后端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杆8,螺纹杆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把,通过设置螺纹杆8,起到了对电缆架9的高度进行调节的作用,从而便于对放置在电缆沟本体1内部的电缆进行合理的纵向布局,通过设置转动把,起到了便于转动螺纹杆8的作用,从而便于对电缆架9的高度进行调节。
[002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螺纹杆8的底部贯穿至电缆沟本体1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电缆架9,电缆架9与电缆沟本体1的内腔滑动连接,通过设置电缆架9,用于放置
电缆,从而有效的防止线缆堆积。
[002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第二滑槽6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定位槽10,滑块7顶部和底部的后端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块11,定位块11远离滑块7的一侧延伸至定位槽10的内腔,并与定位槽10的内腔滑动连接,通过定位槽10和定位块11的配合,起到了限位密封架4的作用,防止发生密封架4从电缆沟本体1的表面脱落的情况。
[002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电缆沟本体1右侧的前端开设有插槽12,电缆沟本体1的右侧且位于插槽12的右侧设置有固定柱13,通过插槽12和定位柱14的配合,起到了将安装块3固定在安装槽2内部的作用,从而提高两个电缆沟本体1之间连接的稳定性,通过设置固定柱13,起到了便于移动定位柱14的作用。
[002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固定柱13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柱14,定位柱14的右侧贯穿至电缆沟本体1的内腔,并与电缆沟本体1的内腔活动连接,且定位柱14贯穿上端两个安装块3。
[002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电缆沟本体1内腔两侧的前端和后端均开设有限位槽15,电缆架9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6,限位块16远离电缆架9的一侧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电站电缆沟施工结构,包括电缆沟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沟本体(1)的材质为硬质木板,所述电缆沟本体(1)正面的四周均开设有安装槽(2),所述电缆沟本体(1)背面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块(3),所述安装块(3)的后端延伸至安装槽(2)的内腔,并与安装槽(2)的内腔活动连接,所述电缆沟本体(1)表面的前端滑动连接有密封架(4),所述电缆沟本体(1)两侧的后端均开设有第一滑槽(5),所述电缆沟本体(1)两侧的前端均开设有第二滑槽(6),所述密封架(4)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7),所述滑块(7)的一侧延伸至第一滑槽(5)和第二滑槽(6)的内腔,并与第一滑槽(5)和第二滑槽(6)的内腔滑动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变电站电缆沟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沟本体(1)顶部的前端和后端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杆(8),所述螺纹杆(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把。3.如权利要求2所述变电站电缆沟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8)的底部贯穿至电缆沟本体(1)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电缆架(9),所述电缆架(9)与电缆沟本体(1)的内腔滑动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变电站电缆沟施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春辉俞璐王敬王成伟尹雅辉任媛媛刘志伟李建华杨艳玲高勇民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天源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