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型曝气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9528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曝气塔技术领域,是一种环保型曝气塔,其包括塔体、风机、电机、曝气段和吸收段,塔体上设有进风窗,塔体下部设有曝气段,塔体上部设有吸收段,曝气段包括曝气池、第一填料、第一喷淋管和第一循环泵,塔体下侧设有曝气池,对应进风窗上侧位置的塔体内侧设有第一填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曝气段和吸收段分别进行液体循环,确保了两项液体介质不直接接触的情况下完成了曝气及洗气过程,曝气段液相不受吸收段喷淋液影响,不需增加额外的尾气处理装置,节约了水平向空间,解决了无组织排放问题,确保了曝气塔环保平稳运行,具有安全、省力、简便和高效的特点。简便和高效的特点。简便和高效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环保型曝气塔


[0001]本技术涉及曝气塔
,是一种环保型曝气塔。

技术介绍

[0002]曝气塔为敞口式塔,一般曝气塔兼具液体冷却功能。在正常运行时曝出气体直接排放,曝气过程中可能会存在有害气体或者异味气体,对于职业健康和安全环保皆构成影响。若采用单独的尾气处理装置,则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大且占地面积大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环保型曝气塔,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曝气塔尾气需单独设置尾气处理装置而成本大大增加的问题。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环保型曝气塔,包括塔体、风机、电机、曝气段和吸收段,塔体上设有进风窗,塔体下部设有曝气段,塔体上部设有吸收段,曝气段包括曝气池、第一填料、第一喷淋管和第一循环泵,塔体下侧设有曝气池,对应进风窗上侧位置的塔体内侧设有第一填料,第一填料上方的塔体内设有第一喷淋管,曝气池内的溶液经第一循环泵和循环管线进入第一喷淋管,吸收段包括集水槽、升气罩、第二填料、第二喷淋管、第二循环泵,对应第一喷淋管上侧位置的塔体内部设有开口向上的集水槽,集水槽的槽底均布有若干上下贯通的安装孔,每个安装孔内均安装有升气罩,升气罩包括圆筒、支撑板和锥形罩,圆筒底部位于安装孔内,圆筒上部设有上端位于其上方的支撑板,支撑板上部设有开口向下的锥形罩,锥形罩上方的塔体内设有第二填料,第二填料上方的塔体内设有第二喷淋管,吸收液从集水槽出水口流向缓冲罐,缓冲罐内的吸收液经第二循环泵和循环管线进入第二喷淋管,塔体上部设有连接在一起的电机和风机。
[0005]下面是对上述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0006]上述还可包括收水器,风机与第二喷淋管之间的塔体内设有收水器。
[0007]上述位于室外的管线上可设有保温层。
[0008]本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曝气段和吸收段分别进行液体循环,确保了两项液体介质不直接接触的情况下完成了曝气及洗气过程,曝气段液相不受吸收段喷淋液影响,不需增加额外的尾气处理装置,节约了水平向空间,解决了无组织排放问题,确保了曝气塔环保平稳运行,具有安全、省力、简便和高效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09]附图1为实施例1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0]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塔体,2为风机,3为电机,4为曝气池,5为进风窗,6为第一填料,7为第一喷淋管,8为第一循环泵,9为集水槽,10为第二填料,11为第二喷淋管,12为第二循环泵,13为升气罩,14为缓冲罐,15为收水器,16为保温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1]本技术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0012]在本技术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0013]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14]实施例1:如附图1所示,该环保型曝气塔包括塔体1、风机2、电机3、曝气段和吸收段,塔体1上设有进风窗5,塔体1下部设有曝气段,塔体1上部设有吸收段,曝气段包括曝气池4、第一填料6、第一喷淋管7和第一循环泵8,塔体1下侧设有曝气池4,对应进风窗5上侧位置的塔体1内侧设有第一填料6,第一填料6上方的塔体1内设有第一喷淋管7,曝气池4内的溶液经第一循环泵8和循环管线进入第一喷淋管7,吸收段包括集水槽9、升气罩13、第二填料10、第二喷淋管11、第二循环泵12,对应第一喷淋管7上侧位置的塔体1内部设有开口向上的集水槽9,集水槽9的槽底均布有若干上下贯通的安装孔,每个安装孔内均安装有升气罩13,升气罩13包括圆筒、支撑板和锥形罩,圆筒底部位于安装孔内,圆筒上部设有上端位于其上方的支撑板,支撑板上部设有开口向下的锥形罩,锥形罩上方的塔体1内设有第二填料10,第二填料10上方的塔体1内设有第二喷淋管11,吸收液从集水槽9出水口流向缓冲罐14,缓冲罐14内的吸收液经第二循环泵12和循环管线进入第二喷淋管11,塔体1上部设有连接在一起的电机3和风机2。
[0015]在使用时,曝气池4池面封闭,废气从进风窗5进入,上升至第一填料6位置与第一喷淋管7喷淋下来的溶解液逆向接触进行解析曝气,曝出的气体从升气罩13处上升进入吸收段,水汽则大部分被集水槽9底部和锥形罩阻挡,同时锥形罩可将第二喷淋管11内的溶液引流至集水槽9内,使第二喷淋管11内的溶液不会进入曝气段,气体从升气罩13进入吸收段,曝气段同吸收段液体使用升气罩13进行隔离,液相各自循环运行,气相联通,下段释放,上段进行气体吸收,气体进入第二填料10与第二喷淋管11喷淋的吸收液接触进行洗气,洗气后的气体继续上升由风机2将其抽出塔外排入大气,风机2起到风向引到作用。
[0016]本技术有以下优点:1)曝气段和吸收段分别进行液体循环,确保了两项液体介质不直接接触的情况下完成了曝气及洗气过程,曝气段液相不受吸收段喷淋液影响;2)此种设计不需增加额外的尾气处理装置,节约了水平向空间,3)解决了无组织排放问题,确保了曝气塔环保平稳运行,4)根据废气所含物质,设置溶解液和吸收液,具有好的适用性。
[0017]根据曝气量设置升气罩13的数量,根据需求,可采用变频电机3,为了便于控制,可将电机3与控制器连接,进行远程控制,调节电机3转速和启停。
[0018]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环保型曝气塔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0019]实施例2:如附图1所示,还包括收水器15,风机2与第二喷淋管11之间的塔体1内设有收水器15。通过设置收水器15进一步阻隔水汽,减少溶液使用,节约成本。
[0020]实施例3:如附图1所示,位于室外的管线上设有保温层16。通过设置保温层16避免气温低管线内溶液结冰。
[0021]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保型曝气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塔体、风机、电机、曝气段和吸收段,塔体上设有进风窗,塔体下部设有曝气段,塔体上部设有吸收段,曝气段包括曝气池、第一填料、第一喷淋管和第一循环泵,塔体下侧设有曝气池,对应进风窗上侧位置的塔体内侧设有第一填料,第一填料上方的塔体内设有第一喷淋管,曝气池内的溶液经第一循环泵和循环管线进入第一喷淋管,吸收段包括集水槽、升气罩、第二填料、第二喷淋管、第二循环泵,对应第一喷淋管上侧位置的塔体内部设有开口向上的集水槽,集水槽的槽底均布有若干上下贯通的安装孔,每个安装孔内均安装有升气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发润何贇彪马东怀张军胜张峰魏三鼎张涛王刚康森周涛马铸林袁涛孙长利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中泰化学阜康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