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隐藏式沉降观测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9388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隐藏式沉降观测标,应用在观测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隐藏式滑动机构,实现对观测标头的收缩与隐藏,经过内接管粘接在观测标管的内部实现后续的滑动使用,推动观测标杆以此来实现滑动块在双层滑槽的内部进行滑动,使得观测标杆前侧的观测标头可进行伸缩,以此来增加其观测标杆和的观测标头的隐藏性,避免了被行人取走的风险。避免了被行人取走的风险。避免了被行人取走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隐藏式沉降观测标


[0001]本技术属于观测标
,特别涉及一种隐藏式沉降观测标。

技术介绍

[0002]建筑物在建造过程中,需要进行各类工程测量以及形变监测,沉降观测标作为一种常用并且重要的检测工具而被广泛使用,以免沉降影响建筑物的主钢体结构被破坏或者影响使用功能,造成巨大的损失。
[0003]目前,公告号为:CN207610699U的中国技术,公开了一种变形监测观测标,此技术属于观测标,具体说涉及一种变形监测观测标。一种变形监测观测标,包括植入变形体部分、竖向位移监测安放水准尺装置、水平位移监测安放棱镜部分,其中植入变形体部分用于植入变形体,并保持固定连接,水平位移监测安放棱镜部分用于安装被观测的棱镜,并且可带动被观测的棱镜绕竖直轴旋转,竖向位移监测安放水准尺装置用于安装水准尺,此申请的显著效果是:本申请的监测观测标降低了观测成本、提高了观测的稳定性、提高了数据可靠性、提高了工作效率。
[0004]现有的隐藏式沉降观测标在安装使用的时候有以下缺点:
[0005]1、沉降观测标志的测量杆存在隐藏性不好,大部分裸露在外存在容易被行人取走的风险;
[0006]2、沉降观测标志的测量杆缺少保护,因此容易在进行施工作业时存在被高空落下的石头杂物磕碰损伤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一种隐藏式沉降观测标,其优点是:
[0008]1、使得沉降观测标志的测量杆隐藏性较好,大部分收缩在内部不容易被行人取走;
[0009]2、使得对沉降观测标志的测量杆缺进行保护,不易在进行施工作业时被高空落下的石头杂物磕碰损伤。
[0010]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隐藏式沉降观测标,包括观测标壳体、观测标管和观测标头,所述观测标管螺纹连接在观测标壳体的内部,所述观测标管的内部设置有隐藏式滑动机构,所述观测标头焊接在隐藏式滑动机构的前侧,所述观测标管的前侧设置有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的内部与观测标头接触。
[00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观测标壳体、观测标管、观测标头、隐藏式滑动机构和防护机构,在建筑物在建造过程中需要预埋使用沉降观测标来检测地基沉降时,观测标管与隐藏式滑动机构为一体,隐藏式滑动机构与观测标头为一体,在使用时可以滑动以此来隐藏观测标头,避免大部分裸露在外存在容易被行人取走的风险,而观测标管与防护机构为一体对观测标头进行防护,有效的防止在进行施工作业时被高空落下的石头杂物磕碰损伤的风险,过程中经过在墙壁先行打孔,在孔的内壁打胶,然后将观测标壳体用力的插
入,直到没入为止防止后续安装时的晃动,然后将观测标管与观测标壳体进行螺纹连接,进入观测标壳体的内部,完成安装,由上述所述完成连接后即可完成对观测标头的隐藏以及防护。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隐藏式滑动机构包括内接管、双层滑槽、滑动块和观测标杆,所述内接管焊接在观测标管的内部,所述双层滑槽开设在内接管的顶部和底部,所述滑动块滑动连接在双层滑槽的内部,所述观测标杆分别与滑动块的底部与顶部焊接,所述观测标头的后侧与观测标杆的前侧焊接。
[00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隐藏式滑动机构,可在观测标管内部的滑动,以此来实现对观测标头的收缩变短,经过内接管粘接在观测标管的内部实现后续的滑动使用,推动观测标杆以此来实现滑动块在双层滑槽的内部进行滑动,使得观测标杆前侧的观测标头可进行伸缩,以此来增加其观测标杆和的观测标头的隐藏性,避免了被行人取走的风险。
[00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护机构包括防护隔离管、压缩垫层和便拉槽,所述防护隔离管焊接在观测标管的前侧,所述压缩垫层粘接在防护隔离管的内部,所述便拉槽开设在防护隔离管的底部。
[00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防护机构,实现在观测标头处于收缩的状态时对其进行防护,以及便捷将观测标头进行推拉的作用,经过防护隔离管与观测标管的焊接实现支撑,然后再其防护隔离管的内部增加压缩垫层来实现与观测标头接触后的密封性,防止后续在使用后过程中,被高空落下的石头杂物磕碰损伤,再经过在防护隔离管的底部开设便拉槽,实现在将观测标头推入防护隔离管的内部后,可以便捷的将观测标头拉出,便于在进行检测时的使用。
[001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观测标壳体的后侧粘接有密封垫,所述观测标壳体的后侧螺纹连接有后堵盖,所述后堵盖的前侧与密封垫的后侧接触。
[00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密封垫和后堵盖,实现对观测标壳体后侧的密封,增加其的密封性,以及在后续的使用时对其内部的各组件和结构进行防护。
[001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观测标壳体的表面开设有凹型圆槽。
[00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凹型圆槽,经过在观测标壳体的表面开设多个凹型圆槽,使得在将观测标壳体插入墙体开设的孔内部时,其墙体开设的孔内部需要打胶,观测标壳体的表面开设的多个凹型圆槽会与胶液紧密的粘接,增加插入后的密封性以及牢固性,利于在后续进行连接时的使用。
[002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观测标壳体表面的前侧套接有加固隐藏圆形片。
[002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加固隐藏圆形片,在将观测标壳体插入墙体开设的孔内部时,其前侧与墙体之间会存在缝隙,且因为孔的内部存在胶液的原因会影响美观,故此利用加固隐藏圆形片与溢出的胶液进行粘接,美观的同时也提升了与墙体的连接强度,增加实用性。
[002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观测标管的内部粘接有隔离防腐垫层,所述隔离防腐垫层与防护隔离管的外侧粘接。
[002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隔离防腐垫层,实现在观测标管与防护隔离管之间的连接处,增加一层隔离防腐垫层,对内部的防护隔离管进行防护,避免其防护隔离管内部的结构被腐蚀等作用,增加实用性。
[002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护隔离管内部的前侧粘接有抽拉紧固环,所述抽拉紧固环为橡胶材料。
[002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抽拉紧固环,实现在对观测标头进行拉动时,将其后侧的观测标杆一并拉动时,实现对观测标杆施加一定的压力,使得在后续与观测标头进行对接检测建筑沉降的问题时,进行一定的支撑,避免观测标头和观测标杆的回缩,增加实用性。
[0026]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7]1、通过设置隐藏式滑动机构,实现对观测标头的收缩与隐藏,经过内接管粘接在观测标管的内部实现后续的滑动使用,推动观测标杆以此来实现滑动块在双层滑槽的内部进行滑动,使得观测标杆前侧的观测标头可进行伸缩,以此来增加其观测标杆和的观测标头的隐藏性,避免了被行人取走的风险;
[0028]2、通过设置防护机构,观测标头处于收缩的状态时对其进行防护,以及便捷将观测标头进行推拉的作用,防护隔离管与观测标管的焊接实现支撑,然后再其防护隔离管的内部增加压缩垫层来实现与观测标头接触后的密封性,防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隐藏式沉降观测标,包括观测标壳体(1)、观测标管(2)和观测标头(3),其特征在于:所述观测标管(2)螺纹连接在观测标壳体(1)的内部,所述观测标管(2)的内部设置有隐藏式滑动机构(4),所述观测标头(3)焊接在隐藏式滑动机构(4)的前侧,所述观测标管(2)的前侧设置有防护机构(5),所述防护机构(5)的内部与观测标头(3)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隐藏式沉降观测标,其特征在于:所述隐藏式滑动机构(4)包括内接管(401)、双层滑槽(402)、滑动块(403)和观测标杆(404),所述内接管(401)焊接在观测标管(2)的内部,所述双层滑槽(402)开设在内接管(401)的顶部和底部,所述滑动块(403)滑动连接在双层滑槽(402)的内部,所述观测标杆(404)分别与滑动块(403)的底部与顶部焊接,所述观测标头(3)的后侧与观测标杆(404)的前侧焊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隐藏式沉降观测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5)包括防护隔离管(501)、压缩垫层(502)和便拉槽(5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蒙浩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华浩轩地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