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种植用上料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9229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种植用上料机。所述种植用上料机包括搅拌装置、给水装置以及输料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种植用上料机搅拌装置包括进料漏斗、外壁、底座、电机以及旋转轴,进料漏斗底端与外壁顶端连接,外壁内侧与底座外侧连接,底座顶端与电机底端连接,电机输出端与旋转轴一侧连接,旋转轴可以较好的将秸秆以及树干等可供菌类生存的营养基质绞碎,水箱顶端与外壁底端连接,水箱内侧与抽水泵底端连接,抽水泵输出端与输水管一侧连接,输水管另一侧与安装基座外侧连接,安装基座外侧与雾化喷头底端连接,水箱内可添加菌类生长过程中所需的营养元素,通过旋转轴对物料搅拌时雾化喷头将营养元素混入物料中。营养元素混入物料中。营养元素混入物料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种植用上料机


[0001]本技术涉及菌类上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种植用上料机。

技术介绍

[0002]菌类别称山菌,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膳食纤维、矿物质等,是一种低热量、高蛋白、低脂、低盐、低糖的食物。经常吃菌类,可以补气健脾、和胃益肾、健脑益智、滋补强身、滋阴润燥。可以很好的补充微量元素,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含有的粗纤维,可以调节肠胃功能,促进消化,防治便秘,预防肠道疾病等效果,深受消费者的喜爱,菌类在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营养基质在处理起时较为繁琐,菌类生长所需的营养基质大多由玉米、秸秆以及麦草等材料组成,这些物料需要经过绞碎加工后才能为菌类所利用,且绞碎后物料的含水量以及营养元素不能较好的满足菌类生长所需的条件。
[000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种植用上料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种植用上料机。
[0005]本技术提供的种植用上料机包括:搅拌装置、给水装置以及输料装置,搅拌装置包括进料漏斗、外壁、底座、电机以及旋转轴,所述进料漏斗底端与外壁顶端连接,外壁内侧与底座外侧连接,底座顶端与电机底端连接,电机输出端与旋转轴一侧连接;
[0006]给水装置包括水箱、抽水泵、输水管、安装基座以及雾化喷头,所述水箱顶端与外壁底端连接,水箱内侧与抽水泵底端连接,抽水泵输出端与输水管一侧连接,输水管另一侧与安装基座内侧连接,安装基座外侧与雾化喷头底端连接;
[0007]输料装置包括稳定架、固定杆、运输皮带、转动齿轮、联动杆、滑轮以及连接杆,所述稳定架顶端与水箱底端连接,稳定架内侧与固定杆一侧连接,固定杆另一侧与运输皮带外侧连接,运输皮带外侧与转动齿轮内侧连接,转动齿轮外侧与联动杆一侧连接,联动杆另一侧与滑轮外侧连接,滑轮顶端与连接杆下端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外壁内侧设有固定块,且固定块与旋转轴一端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安装基座内侧开设有孔槽,且孔槽与安装基座外侧雾化喷头底侧相通。
[0010]优选的,所述转动齿轮外侧开设有孔槽,且孔槽与联动杆一端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滑轮外侧开设有孔槽,且孔槽与联动杆一端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连接杆底端设有适配卡子,且适配卡子内侧与滑轮外侧连接。
[0013]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种植用上料机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进料漏斗底端与外壁底端连接,外壁内侧与底座外侧连接,底座顶端与电机底端连接,电机输出端与旋转轴一侧连接,旋转轴另一端与固定块连接,电机带动旋转轴转动可以较好的将秸秆以及树干等可供菌类生长的营养基质绞碎,所绞碎物料在提供菌类生长营养的同时,也对
环境污染防治方面起到了辅助效果,防止农民焚烧秸秆产生的烟尘对空气造成影响,外壁底端与水箱顶端连接,水箱内侧设有抽水泵,抽水泵输出端与输水管一侧连接,输水管另一端与安装基座内侧连接,安装基座外侧开设孔槽,且孔槽与雾化喷头相通,在旋转轴对进料漏斗内物料搅拌时,抽水泵配合输水管以及雾化喷头可对搅拌的物料进行较好的润湿作用,满足菌类对营养基座潮湿的要求,水箱内可添加菌类生长过程中所需的营养元素,通过旋转轴对物料搅拌时雾化喷头将营养元素混入物料中,水箱底端与稳定架顶端连接,稳定架内侧与固定杆一侧连接,固定杆另一侧与运输皮带外侧连接,运输皮带外侧与转动齿轮内侧连接,转动齿轮外侧与联动杆一侧连接,联动杆另一侧与滑轮外侧连接,滑轮顶端与连接杆下端连接,通过转动齿轮转动带动运输皮带将所绞碎物料进行运输,转动齿轮外侧的联动杆可将转动齿轮转动时的动能传递给滑轮,滑轮配合运输皮带将绞碎好的物料较好的铺设在菌床上,省去人工铺设物料的时间,滑轮顶端设有适配卡子,可适应较多的滑轮尺寸方便不同菌床的使用。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种植用上料机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所示的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图1所示的给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图1所示的输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标号:1、搅拌装置;2、给水装置;3、输料装置;4、进料漏斗;5、外壁;6、安装基座;7、雾化喷头;8、底座;9、电机;10、旋转轴;11、固定块;12、水箱;13、抽水泵;14、输水管;15、稳定架;16、固定杆;17、转动齿轮;18、联动杆;19、滑轮;20、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0]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种植用上料机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给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输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包括:搅拌装置1、给水装置2以及输料装置3。
[0021]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所示,进料漏斗4底端与外壁5底端连接,外壁5内侧与底座8外侧连接,底座8顶端与电机9底端连接,电机9输出端与旋转轴10一侧连接,旋转轴10另一端与固定块11连接,电机9带动旋转轴10转动可以较好的将秸秆以及树干等可供菌类生长的营养基质绞碎,所绞碎物料在提供菌类生长营养的同时,也对环境污染防治方面起到了辅助效果,防止农民焚烧秸秆产生的烟尘对空气造成影响,外壁5底端与水箱12顶端连接,水箱12内侧设有抽水泵13,抽水泵13输出端与输水管14一侧连接,输水管14另一端与安装基座6内侧连接,安装基座6外侧开设孔槽,且孔槽与雾化喷头7相通,在旋转轴10对进料漏斗4内物料搅拌时,抽水泵13配合输水管14以及雾化喷头7可对搅拌的物料进行较好的润湿作用,满足菌类对营养基座潮湿的要求,水箱12内可添加菌类生长过程中所需的营养元素,通过旋转轴10对物料搅拌时雾化喷头7将营养元素混入物料中,水箱12底端与稳定架15顶端连接,稳定架15内侧与固定杆16一侧连接,固定杆16另一侧与运输皮带外侧连接,运输
皮带外侧与转动齿轮17内侧连接,转动齿轮17外侧与联动杆18一侧连接,联动杆18另一侧与滑轮19外侧连接,滑轮19顶端与连接杆20下端连接,通过转动齿轮17转动带动运输皮带将所绞碎物料进行运输,转动齿轮17外侧的联动杆18可将转动齿轮17转动时的动能传递给滑轮19,滑轮19配合运输皮带将绞碎好的物料较好的铺设在菌床上,省去人工铺设物料的时间,滑轮19顶端设有适配卡子,可适应较多的滑轮19尺寸方便不同菌床的使用。
[0022]参考图2所示,进料漏斗4底端与外壁5顶端连接,外壁5内侧与底座8外侧连接,底座8顶端与电机9底端连接,电机9输出端与旋转轴10一侧连接,旋转轴10另一侧与固定块11连接。
[0023]参考图3所示,水箱12内侧与抽水泵13底端连接,抽水泵13输出端与输水管14一侧连接,输水管14另一侧与安装基座6内侧连接,安装基座6外侧与雾化喷头7底端连接。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种植用上料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装置(1)、给水装置(2)以及输料装置(3),搅拌装置(1)包括进料漏斗(4)、外壁(5)、底座(8)、电机(9)以及旋转轴(10),所述进料漏斗(4)底端与外壁(5)顶端连接,外壁(5)内侧与底座(8)外侧连接,底座(8)顶端与电机(9)底端连接,电机(9)输出端与旋转轴(10)一侧连接;给水装置(2)包括水箱(12)、抽水泵(13)、输水管(14)、安装基座(6)以及雾化喷头(7),所述水箱(12)顶端与外壁(5)底端连接,水箱(12)内侧与抽水泵(13)底端连接,抽水泵(13)输出端与输水管(14)一侧连接,输水管(14)另一侧与安装基座(6)内侧连接,安装基座(6)外侧与雾化喷头(7)底端连接;输料装置(3)包括稳定架(15)、固定杆(16)、运输皮带、转动齿轮(17)、联动杆(18)、滑轮(19)以及连接杆(20),所述稳定架(15)顶端与水箱(12)底端连接,稳定架(15)内侧与固定杆(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细星
申请(专利权)人:韶关市三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