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培养料的装料压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94421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食用菌培养料的装料压料装置,培养料挤压通道水平设置在培养料箱的底部,装料气缸连接装料板并设置在装料板上侧;培养料挤压通道的下侧设置两个培养料盒输送带,两个培养料盒输送带之间设有培养料盒过渡装置,输送齿轮的上端突出壳体上端面且与培养料盒下端面的齿条啮合,传动齿轮通过同步带与电机输出端驱动连接。通过设置压料气缸推动压料板,可以将较多的培养料压至压料区内后进行装填,可以提高装料的密度;培养料盒的装填可以在培养料盒过渡装置上装填,支撑稳定,使培养料盒的上端口与培养料挤压通道的出口接触紧密,避免从缝隙漏出培养料,装填后还可过渡到另一个输送带上,非常方便。非常方便。非常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用菌培养料的装料压料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培养料装填
,具体涉及一种食用菌培养料的装料压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食用菌培育过程中需要将培养料进行装瓶,然后进行灭菌接种进行食用菌培育。目前对食用菌培养料的灌装大多是人工灌装,将培养料装在包装袋内,自动化程度较低,工人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下,严重影响食用菌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用菌培养料的装料压料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食用菌培养料的装料压料装置,包括培养料箱、培养料挤压通道、压料板、压料气缸、装料气缸、装料板,所述培养料挤压通道水平设置在培养料箱的底部,所述培养料挤压通道包括存料区和压料区,所述存料区内竖直设置压料板,所述压料板连接压料气缸的输出端,所述压料气缸设置在培养料挤压通道的外侧,所述压料区内水平设置装料板,所述装料气缸连接装料板并设置在装料板上侧;所述培养料挤压通道的下侧设置两个培养料盒输送带,两个培养料盒输送带之间设有培养料盒过渡装置,所述培养料盒过渡装置包括壳体、输送齿轮、传动齿轮、电机、同步带,两个输送齿轮设置在壳体的上部两侧,且输送齿轮的上端突出壳体上端面且与培养料盒下端面的齿条啮合,所述传动齿轮同心设置在输送齿轮的一侧,所述传动齿轮通过同步带与电机输出端驱动连接。
[0005]优选的,所述培养料盒过渡装置还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设置在壳体上端面前后两侧。
[0006]优选的,所述壳体的下侧拐角外侧设置安装板,安装板连接培养料盒输送带的侧面。
[0007]优选的,所述装料板的下端面设置吸盘,所述装料板的下侧通过吸盘连接培养料盒盖。
[0008]优选的,所述压料板的上端外侧垂直且一体设置挡板,所述装料板的内端上侧垂直且一体设置挡板。
[0009]优选的,所述培养料箱的下端出口插接有出料控制板。
[0010]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食用菌培养料的装料压料装置,通过设置压料气缸推动压料板,可以将较多的培养料压至压料区内后进行装填,可以提高装料的密度;培养料盒的装填可以在培养料盒过渡装置上装填,支撑稳定,使培养料盒的上端口与培养料挤压通道的出口接触紧密,避免从缝隙漏出培养料,装填后还可过渡到另一个输送带上,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的培养料盒过渡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的培养料盒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培养料箱;2、培养料挤压通道;21、存料区;22、压料区;3、压料板;4、挡板;5、压料气缸;6、装料气缸;7、装料板;8、吸盘;9、培养料盒盖;10、培养料盒;11、培养料盒过渡装置;111、壳体;112、限位板;113、输送齿轮;114、传动齿轮;115、电机;116、同步带;117、安装板;12、培养料盒输送带;13、出料控制板;14、卡凸;15、齿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16]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

3所示的一种食用菌培养料的装料压料装置,包括培养料箱1、培养料挤压通道2、压料板3、压料气缸5、装料气缸6、装料板7,培养料箱1的下端出口插接有出料控制板13,通过控制出料控制板13的打开大小从而进行简单控制存料区21内培养料的多少;培养料挤压通道2水平设置在培养料箱1的底部,培养料挤压通道2包括存料区21和压料区22,存料区21内竖直设置压料板3,压料板3的上端外侧垂直且一体设置挡板4,在压料板3向右移动的过程中避免培养料落在压料板3左侧的存料区21内,压料板3连接压料气缸5的输出端,压料气缸5设置在培养料挤压通道2的外侧,压料区22内水平设置装料板7,装料板7的内端上侧垂直且一体设置挡板4,装料气缸6连接装料板7并设置在装料板7上侧,培养料箱1内的培养料初步落在存料区21和压料区22,压料气缸5带动压料板3向右移动,将培养料集中推送至压料区22内,并保持压料板3不动,装料气缸6工作,带动装料板7将压料区22内的培养料集中压至培养料盒10内。
[0017]如图2所示,培养料挤压通道2的下侧设置两个培养料盒输送带12,两个培养料盒输送带12之间设有培养料盒过渡装置11,培养料盒过渡装置11包括壳体111、输送齿轮113、传动齿轮114、电机115、同步带116,两个输送齿轮113设置在壳体111的上部两侧,且输送齿轮113的上端突出壳体111上端面且与培养料盒10下端面的齿条15啮合,传动齿轮114同心设置在输送齿轮113的一侧,传动齿轮114通过同步带116与电机115输出端驱动连接,电机115通过同步带116带动两侧的传动齿轮114,从而使输送齿轮113旋转,当左侧的培养料盒输送带12上的培养料盒10初步进入培养料挤压通道2内后,左侧的输送齿轮113即可驱动培养料盒10使其继续移动,装料后,继续输送至右侧的培养料盒输送带12,完成培养料盒10的装填过渡。培养料盒过渡装置11还包括限位板112,限位板112设置在壳体111上端面前后两侧;当培养料盒10从壳体111上端面经过时,限位板112起到限制作用,避免培养料盒10向前后侧偏移。
[0018]壳体111的下侧拐角外侧设置安装板117,安装板117内侧为弧形缺口,弧形缺口与培养料盒输送带12的边缘适配,弧形缺口位置卡在培养料盒输送带12的边缘,安装板117连接培养料盒输送带12的侧面,通过螺丝固定。
[0019]装料板7的下端面设置吸盘8,吸盘8通过气体管路连接吸放气控制器,通过吸放气控制实现培养料盒盖9的固定与放下,装料板7的下侧通过吸盘8连接培养料盒盖9,如图3,培养料盒10的内壁上端一圈设置若干卡凸14,培养料盒盖9的侧边设置若干与卡凸14的卡槽,当装料板7向下对培养料盒10内进行装填后,培养料盒盖9卡在培养料盒10上。
[0020]该食用菌培养料的装料压料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培养料箱1盛放培养料,培养料可落至培养料挤压通道2内,压料气缸5带动压料板3向右移动,将培养料集中推送至压料区22内,此时装料气缸6工作,带动装料板7将压料区22内的培养料集中压至培养料盒10内,同时培养料盒盖9卡在培养料盒10上,再通过培养料盒过渡装置11输送至右侧的培养料盒输送带12。
[0021]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用菌培养料的装料压料装置,包括培养料箱(1)、培养料挤压通道(2)、压料板(3)、压料气缸(5)、装料气缸(6)、装料板(7),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料挤压通道(2)水平设置在培养料箱(1)的底部,所述培养料挤压通道(2)包括存料区(21)和压料区(22),所述存料区(21)内竖直设置压料板(3),所述压料板(3)连接压料气缸(5)的输出端,所述压料气缸(5)设置在培养料挤压通道(2)的外侧,所述压料区(22)内水平设置装料板(7),所述装料气缸(6)连接装料板(7)并设置在装料板(7)上侧;所述培养料挤压通道(2)的下侧设置两个培养料盒输送带(12),两个培养料盒输送带(12)之间设有培养料盒过渡装置(11),所述培养料盒过渡装置(11)包括壳体(111)、输送齿轮(113)、传动齿轮(114)、电机(115)、同步带(116),两个输送齿轮(113)设置在壳体(111)的上部两侧,且输送齿轮(113)的上端突出壳体(111)上端面且与培养料盒(10)下端面的齿条(15)啮合,所述传动齿轮(114)同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大海谭笑张维东朱琳都治鹏张学军夏蕾黄枭刘柱衫温嘉伟石忠峰李希政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杉芝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