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进行结构调整的沉淀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9180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进行结构调整的沉淀池,包括沉淀池本体,所述沉淀池本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支撑腿,所述沉淀池本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排除管,所述沉淀池本体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沉淀池本体的右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沉淀池本体的右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出水管。该可进行结构调整的沉淀池,将待处理的污水通过加料管到沉淀池本体内,然后开启驱动电机带动搅拌杆进行转动,从而搅动沉淀池本体内的污水,然后将絮凝剂投入到沉淀池本体内,并马上在转动的搅拌杆的转动下快速分散在污水中,并进行充分混合,沉淀池本体内的污水与絮凝剂进行混合后,然后通过伺服电机带动螺纹杆进行转动。然后通过伺服电机带动螺纹杆进行转动。然后通过伺服电机带动螺纹杆进行转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进行结构调整的沉淀池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可进行结构调整的沉淀池。

技术介绍

[0002]污水处理: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污水处理方式有多种,其中,就包含有沉淀法,通过向沉淀池内添加絮凝剂,将污水中部分杂质析出,并聚集形成絮凝物,经过沉淀后,絮凝物聚集于沉淀池的底部。
[0003]现有市场上传统的沉淀池大多采用自然沉淀的方式对絮凝物进行沉淀,而这种沉淀方式的沉淀速度较慢,影响污水处理的效率,存在一定的缺陷,且在对污泥排出时容易导致污泥太过集中从而导致堵塞,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污水沉淀池。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进行结构调整的沉淀池,具备沉淀效率更好和不容易堵塞等优点,解决了沉淀效率差和容易堵塞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进行结构调整的沉淀池,包括沉淀池本体,所述沉淀池本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支撑腿,所述沉淀池本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排除管,所述沉淀池本体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沉淀池本体的右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沉淀池本体的右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出水管,所述沉淀池本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功能结构,所述沉淀池本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加料管;
[0006]所述功能结构包括位于沉淀池本体顶部的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处固定安装有延伸至沉淀池本体内部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过滤网板,所述沉淀池本体的左右两侧内壁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杆,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处固定安装有延伸至沉淀池本体内部的搅拌杆,所述排除管的左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固定板的顶部铰接有延伸至排除管内部的电动伸缩杆,所述排除管的左侧内壁铰接有密封板。
[0007]进一步,所述电动伸缩杆远离固定板的一端与密封板的底部铰接,所述螺纹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限位块。
[0008]进一步,两个所述限位杆分别贯穿过滤网板的左右两侧,所述过滤网板的左右两侧外表面均开设有与限位杆外表面相适配的通孔。
[0009]进一步,所述排除管的左侧外表面开设有活动口,且活动口的内壁与电动伸缩杆的外表面相适配,且活动口的内壁设有密封圈。
[0010]进一步,所述搅拌杆的左侧外表面通过轴承与沉淀池本体的左侧内壁连接,所述沉淀池本体的内底壁左右两侧均设有斜面。
[0011]进一步,所述出水管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阀门,所述密封板的外表面与排除管的内壁相适配。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该可进行结构调整的沉淀池,将待处理的污水通过加料管到沉淀池本体内,然后开启驱动电机带动搅拌杆进行转动,从而搅动沉淀池本体内的污水,然后将絮凝剂投入到沉淀池本体内,并马上在转动的搅拌杆的转动下快速分散在污水中,并进行充分混合,沉淀池本体内的污水与絮凝剂进行混合后,然后通过伺服电机带动螺纹杆进行转动,且通过限位杆对过滤网板进行限位,使得过滤网板可以上下运动,进而带动污水中的絮凝物向下移动,使絮凝物快速的落入沉淀池本体的下方,加快絮凝物的沉淀速度,实现了对絮凝物沉淀速度快的优点,通过电动伸缩杆从而可以调节密封板的角度,将密封板的角度进行偏移,从而使污泥落入到沉淀池本体的底部由排除管排出。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功能结构正面剖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功能结构图2中A处放大图。
[0017]图中:1、沉淀池本体;2、支撑腿;3、排除管;4、控制面板;5、驱动电机;6、出水管;7、功能结构;701、伺服电机;702、螺纹杆;703、过滤网板;704、限位杆;705、搅拌杆;706、固定板;707、支撑杆;708、电动伸缩杆;709、密封板;8、加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阅图1

3,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可进行结构调整的沉淀池,包括沉淀池本体1,沉淀池本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支撑腿2,沉淀池本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排除管3,沉淀池本体1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4,沉淀池本体1的右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5,沉淀池本体1的右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出水管6,沉淀池本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功能结构7,沉淀池本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加料管8。
[0020]功能结构7包括位于沉淀池本体1顶部的伺服电机701,伺服电机701的输出轴处固定安装有延伸至沉淀池本体1内部的螺纹杆702,螺纹杆702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过滤网板703,沉淀池本体1的左右两侧内壁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杆704,通过伺服电机701带动螺纹杆702进行转动,且通过限位杆704对过滤网板703进行限位,使得过滤网板703可以上下运动,驱动电机5的输出轴处固定安装有延伸至沉淀池本体1内部的搅拌杆705,驱动电机5带动搅拌杆705进行转动,从而搅动沉淀池本体1内的污水,然后将絮凝剂投入到沉淀池本体1内,排除管3的左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板706,固定板70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杆707,固定板706的顶部铰接有延伸至排除管3内部的电动伸缩杆708,排除管3的左侧内壁铰接有密封板709,通过电动伸缩杆708从而可以调节密封板709的角度,将密封板709的角度进行偏
移。
[0021]在实施时,按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0022]1)先开启驱动电机5带动搅拌杆705进行转动,从而搅动沉淀池本体1内的污水,然后将絮凝剂投入到沉淀池本体1内;
[0023]2)然后转动的搅拌杆705的转动下快速分散在污水中,并进行充分混合,沉淀池本体1内的污水与絮凝剂进行混合;
[0024]3)再通过伺服电机701带动螺纹杆702进行转动,且通过限位杆704对过滤网板703进行限位,使得过滤网板703可以上下运动;
[0025]4)最后通过电动伸缩杆708从而可以调节密封板709的角度,将密封板709的角度进行偏移。
[0026]综上所述,该可进行结构调整的沉淀池,将待处理的污水通过加料管8到沉淀池本体1内,然后开启驱动电机5带动搅拌杆705进行转动,从而搅动沉淀池本体1内的污水,然后将絮凝剂投入到沉淀池本体1内,并马上在转动的搅拌杆705的转动下快速分散在污水中,并进行充分混合,沉淀池本体1内的污水与絮凝剂进行混合后,然后通过伺服电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进行结构调整的沉淀池,包括沉淀池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本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支撑腿(2),所述沉淀池本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排除管(3),所述沉淀池本体(1)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4),所述沉淀池本体(1)的右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5),所述沉淀池本体(1)的右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出水管(6),所述沉淀池本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功能结构(7),所述沉淀池本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加料管(8);所述功能结构(7)包括位于沉淀池本体(1)顶部的伺服电机(701),所述伺服电机(701)的输出轴处固定安装有延伸至沉淀池本体(1)内部的螺纹杆(702),所述螺纹杆(702)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过滤网板(703),所述沉淀池本体(1)的左右两侧内壁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杆(704),所述驱动电机(5)的输出轴处固定安装有延伸至沉淀池本体(1)内部的搅拌杆(705),所述排除管(3)的左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板(706),所述固定板(70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杆(707),所述固定板(706)的顶部铰接有延伸至排除管(3)内部的电动伸缩杆(70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明达陈小峰吴烨可吴云锋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聚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