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气激光雷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8870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大气激光雷达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大气激光雷达,包括雷达本体、基座和支撑杆,基座包括上座体、中座体、下座体和套管,上座体、中座体和下座体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并通过套管相连,套管的下部转动设置在下套孔内,中座体通过螺纹套设在套管上,上座体套设在套管上;套管上可拆卸设有附加支杆,套管通过螺纹与附加支杆相连,中座体的转动能够依次驱动套管和附加支杆转动,以使附加支杆升降。所述大气激光雷达增加了附加支杆,附加支杆的顶部连接基座,附加支杆的底部能够穿设至地下,通过附加支杆增加了固定的深度,大幅提高了安装的牢固程度和稳定性,降低了雷达本体歪斜、倾倒的概率。中座体兼具传递扭矩的作用,以实现附加支杆的升降。加支杆的升降。加支杆的升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气激光雷达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检测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大气激光雷达。

技术介绍

[0002]大气激光雷达是激光雷达特有的一种应用,其利用激光与大气成分的相互作用来进行探测。根据测量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云、气溶胶和边界层的探测用大气激光雷达、大气成分的探测用大气激光雷达和温度的探测用大气激光雷达。
[0003]实际使用时,大气激光雷达可能会布设在野外环境中,如果是长期观测点的话,可以建造永久性观测结构,以方便大气激光雷达的布设,保证大气激光雷达固定后的稳定性。如果是临时观测点的话,现有技术通过使用三脚架等结构实现支撑,三脚架仅其底部与地面抵接,支撑的稳定性相对较差,尤其是在大风天气下易出现歪倒的情况,轻则导致大气激光雷达观测范围变动,达不到预期的观测结果,重则导致大气激光雷达因跌落而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气激光雷达,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大气激光雷达,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雷达本体、基座和支撑杆,其中,基座包括上座体、中座体、下座体和套管,上座体、中座体和下座体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并通过套管相连,下座体上设有上下贯穿的下套孔,套管的下部转动设置在下套孔内,中座体通过螺纹套设在套管上,上座体套设在套管上;套管上可拆卸设有附加支杆,且套管通过螺纹与附加支杆相连,中座体的转动能够依次驱动套管和附加支杆转动,以使附加支杆沿套管升降;相应地,上座体的顶面为用于放置雷达本体的放置面,下座体的侧面铰接有多个支撑杆,且支撑杆以下座体为中心均布在下座体的外周上。
[0006]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套管的顶部转动设有套环,上座体固定连接套环,上座体与中座体之间具有供中座体升降的缝隙;上座体上设有朝向套管的固定杆,固定杆一端位于上座体外,固定杆另一端通过螺纹转动设置在上座体上,相应地,套管的外周上设有与固定杆适配的固定孔。
[0007]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雷达本体的下方设有连接座,连接座上设有连接结构,连接结构的连接部分能够插接至所述缝隙中,中座体能够上移并夹紧连接部分;相应地,连接座上设有用于安装连接结构的槽体结构,槽体结构与外界连通。
[000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连接座中心处的中控杆、若干个连接绳和以中控杆为中心设置的若干个连接组,中控杆上设有能够沿中控杆升降的控制环,控制环通过连接绳与连接组相连,且连接绳与连接组一一对应设置;连接组转动设置在连接座上,控制环的升降用于驱动连接组转动,以使连接组插接或脱离所述缝隙。
[000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中控杆的底部设有限位环,控制环套设在中控杆上并位于限位环上方,控制环的上方设有用于驱动控制环复位的弹簧,且弹簧套设在中控杆上。
[001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连接组包括转动设置在槽体结构邻近外界处的转轴和能够沿转轴滑动的连接板,转轴通过扭簧与连接座相连,转轴的下部与连接绳相连,转轴的上部与连接板相连;连接板一端设有适配于转轴的限位板,连接板另一端设有适配于缝隙的夹板,限位板朝向转轴的端面设有限位弧形槽,且连接板通过限位弧形槽与转轴卡接;夹板为所述连接部分,夹板上设有单侧开口的附加弧形槽,相应地,中座体设有适配于附加弧形槽的连接柱。
[001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连接座的底面设有附加槽,附加槽连通外界与槽体结构,以使附加支杆的顶部穿设至槽体结构内,以通过附加支杆驱动控制环上移;相应地,附加支杆的顶部构造为筒状结构,且筒状结构的内径大于限位环的直径。
[0012]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中座体的外侧可拆卸设有推杆;套管的外周上设有螺纹段和位于螺纹段下方的限位台阶,中座体沿螺纹段升降并被限位台阶限制最低高度。
[0013]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附加支杆由若干个可拆卸相连的子杆组成,且位于最上方的子杆的顶部呈筒状,位于最下方的子杆的底部呈锥状。
[0014]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支撑杆一端与下座体铰接,支撑杆的另一端呈锥状。
[0015]有益效果:所述大气激光雷达增加了附加支杆,附加支杆的顶部连接基座,附加支杆的底部能够穿设至地下,通过附加支杆增加了固定的深度,大幅提高了安装的牢固程度和稳定性,降低了雷达本体歪斜、倾倒的概率。
[0016]同时,对基座的结构进行改进,由上至下分为上座体、中座体和下座体三段,并通过套管实现连接,中座体兼具传递扭矩的作用,以实现附加支杆的升降,当附加支杆下降时便可逐渐钻进至地下,基于此,扩展了基座的功能,降低了附加支杆固定的难度,减少了附加设备的数量。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一种大气激光雷达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连接板收纳时,连接座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上座体与套管的装配示意图。
[0020]图4为连接组布设的俯视示意图。
[0021]图5为中控杆与附加支杆的装配示意图。
[0022]图6为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雷达本体;2、基座;21、上座体;22、中座体;23、下座体;24、套管;201、套环;202、固定杆;203、固定孔;3、支撑杆;4、附加支杆;5、连接座;501、槽体结构;502、附加槽;6、连接结构;61、中控杆;62、连接绳;63、连接组;631、转轴;632、连接板;601、控制环;602、弹簧;603、限位环;604、限位板;605、夹板;606、限位弧形槽;607、附加弧形槽;608、避让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描述对本专利技术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关于附图结构的描述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
[0025]实施例:现有技术中野外临时测量点存在大气激光雷达安装不牢固的问题,在此提出一种大气激光雷达,所述大气激光雷达增加了附加支杆4,附加支杆4的顶部连接基座2,附加支杆4的底部能够穿设至地下,通过附加支杆4增加了固定的深度,大幅提高了安装的牢固程度和稳定性,降低了雷达本体1歪斜、倾倒的概率。
[0026]同时,对基座2的结构进行改进,由上至下分为上座体21、中座体22和下座体23三段,并通过套管24实现连接,中座体22兼具传递扭矩的作用,以实现附加支杆4的升降,当附加支杆4下降时便可逐渐钻进至地下,基于此,扩展了基座2的功能,降低了附加支杆4固定的难度,减少了附加设备的数量。
[0027]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大气激光雷达,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雷达本体1、基座2和支撑杆3,其中,基座2包括上座体21、中座体22、下座体23和套管24,上座体21、中座体22和下座体23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并通过套管24相连,下座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气激光雷达,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雷达本体(1)、基座(2)和支撑杆(3),其中,基座(2)包括上座体(21)、中座体(22)、下座体(23)和套管(24),上座体(21)、中座体(22)和下座体(23)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并通过套管(24)相连,下座体(23)上设有上下贯穿的下套孔,套管(24)的下部转动设置在下套孔内,中座体(22)通过螺纹套设在套管(24)上,上座体(21)套设在套管(24)上;套管(24)上可拆卸设有附加支杆(4),且套管(24)通过螺纹与附加支杆(4)相连,中座体(22)的转动能够依次驱动套管(24)和附加支杆(4)转动,以使附加支杆(4)沿套管(24)升降;相应地,上座体(21)的顶面为用于放置雷达本体(1)的放置面,下座体(23)的侧面铰接有多个支撑杆(3),且支撑杆(3)以下座体(23)为中心均布在下座体(23)的外周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气激光雷达,其特征在于,套管(24)的顶部转动设有套环(201),上座体(21)固定连接套环(201),上座体(21)与中座体(22)之间具有供中座体(22)升降的缝隙;上座体(21)上设有朝向套管(24)的固定杆(202),固定杆(202)一端位于上座体(21)外,固定杆(202)另一端通过螺纹转动设置在上座体(21)上,相应地,套管(24)的外周上设有与固定杆(202)适配的固定孔(20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气激光雷达,其特征在于,雷达本体(1)的下方设有连接座(5),连接座(5)上设有连接结构(6),连接结构(6)的连接部分能够插接至所述缝隙中,中座体(22)能够上移并夹紧连接部分;相应地,连接座(5)上设有用于安装连接结构(6)的槽体结构(501),槽体结构(501)与外界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气激光雷达,其特征在于,连接结构(6)包括设置在连接座(5)中心处的中控杆(61)、若干个连接绳(62)和以中控杆(61)为中心设置的若干个连接组(63),中控杆(61)上设有能够沿中控杆(61)升降的控制环(601),控制环(601)通过连接绳(62)与连接组(63)相连,且连接绳(62)与连接组(63)一一对应设置;连接组(63)转动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晓静陈家裕冯志东蒋文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博瑞思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