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组件及电路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8867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通信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连接组件及电路板,包括:主插接件、副插接件、阻挡板以及弹性复位组件,所述主插接件设置有具有用于插接所述副插接件的容纳腔,所述阻挡板可绕第一轴线旋转地安装在所述主插接件上,且所述阻挡板具有部分伸入所述容纳腔的阻挡工位和移出所述容纳腔的解除工位,所述第一轴线垂直于所述阻挡板,所述副插接件上设置有驱动部,在所述副插接件的插接端口插入所述容纳腔的过程中,所述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阻挡板绕所述第一轴线旋转以移出所述容纳腔,此时外界环境中的异物在进入容纳腔的内部后,会被阻挡板进行阻挡,保证了主插接件的正常使用。用。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接组件及电路板


[0001]本技术涉及通信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连接组件及电路板。

技术介绍

[0002]通常通信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时,其会具有多个敞开的连接器,在线卡的周转运输过程中,容易掉落异物进入连接器的敞开内部,如果异物在插入机箱后没有得到清理,会造成连接器配对异常甚至造成短路,轻则线卡无法正常插拔,重则造成系统瘫痪。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连接组件及电路板,以避免外界的异物掉落至连接器的内部,保证连接器配对的正常使用。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5]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连接组件,包括:主插接件、副插接件、阻挡板以及弹性复位组件;
[0006]所述主插接件设置有具有用于插接所述副插接件的容纳腔;所述阻挡板可绕第一轴线旋转地安装在所述主插接件上,且所述阻挡板具有部分伸入所述容纳腔的阻挡工位和移出所述容纳腔的解除工位,所述第一轴线垂直于所述阻挡板;所述阻挡板通过所述弹性复位组件与所述主插接件连接;
[0007]所述副插接件上设置有驱动部,在所述副插接件的插接端口插入所述容纳腔的过程中,所述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阻挡板绕所述第一轴线旋转以移出所述容纳腔。
[0008]本技术设置在主插接件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密闭主插接件内部容纳腔的阻挡板,从而使得本申请中的主插接件在未被副插接件插入时,阻挡板位于容纳腔的内部,此时外界环境中的异物在进入容纳腔的内部后,会被阻挡板进行阻挡,进而外界的异物不会进入至主插接件的内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异物吸附至主插接件内部现象的发生,保证了主插接件的正常使用。
[0009]此外本技术还设有驱动部,将驱动部设置于副插接件上,由于副插接件在未插入至主插接件的内部时,容纳腔处于被封闭状态,因而在副插接件插入至容纳腔的内部时,驱动部与阻挡板进行配合干涉,随着副插接件的插入过程,驱动部会带动阻挡板沿着第一轴线进行旋转,以使阻挡板旋出容纳腔的内部,以对副插接件的插入提供插入空间,最终使得阻挡板不会对副插接件插入起到阻挡的问题,保证了主插接件与副插接件的正常使用。
[0010]可选的,所述阻挡板上设置有插槽;所述驱动部为一端固定于所述副插接件的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相对所述副插接件倾斜设置;
[0011]在所述副插接件的所述插接端口插入所述容纳腔的过程中,所述驱动杆插入所述插槽并与所述插槽滑动配合。
[0012]可选的,所述弹性复位组件包括转轴和第一弹性件,所述转轴的一端与所述阻挡
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主插接件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套设于所述转轴的外侧,且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阻挡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主插接件连接。
[0013]可选的,所述第一弹性件包括第一扭簧。
[0014]可选的,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活动板,所述活动板通过铰接于所述容纳腔的开口位置处;
[0015]所述活动板相对于所述主插接件具有第一工位与第二工位;所述活动板处于所述第一工位时,所述活动板封闭所述容纳腔,且所述阻挡板与所述活动板抵接;当所述活动板处于所述第二工位时,所述活动板贴合于所述容纳腔的侧壁。
[0016]可选的,所述活动板与所述主插接件之间设置有阻尼;
[0017]所述阻尼一端与所述阻挡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主插接件连接。
[0018]可选的,所述阻尼包括第二扭簧。
[0019]可选的,还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设置于所述主插接件,并与所述主插接件为一体式结构,所述阻挡板通过所述弹性复位组件与所述安装座转动连接。
[0020]可选的,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卡接组件,所述主插接件通过卡接组件与所述副插接件卡接,所述卡接组件包括第一卡扣与第二卡扣,所述第一卡扣设置于所述主插接件上,所述第二卡扣设置于所述副插接件上。
[0021]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电路板,包括第一电路板本体、第二电路板本体以及如上述所述的连接组件,所述第一电路板本体与所述连接组件中的主插接件信号连接,所述第二电路板本体与所述连接组件中的副插接件信号连接,所述驱动部设置于所述第二电路板本体上,用于驱动所述阻挡板绕所述第一轴线旋转以移出所述容纳腔。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主插接件与副插接件配合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容纳腔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驱动杆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技术主插接件正视图;
[0026]图5为本技术主插接件与副插接件插接俯视图;
[0027]图6为本技术主插接件俯视图;
[0028]图7为本技术主插接件部分剖视图;
[0029]图8为本技术第一电路板本体与第二电路板本体配合示意图。
[0030]其中:1

主插接件、11

活动槽、12

容纳腔、13

第二扭簧、14

活动板、2

副插接件、21

驱动杆、3

阻挡板、31

插槽、32

转轴、33

安装座、34

第一扭簧、4

第一电路板本体、41

第二电路板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0032]如图1、图2所示,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组件,包括:主插接件1、副插接件2、阻挡板3以及弹性复位组件;
[0033]主插接件1设置有具有用于插接副插接件2的容纳腔12;阻挡板3可绕第一轴线旋转地安装在主插接件1上,其中第一轴线的方向可如图1中所示的X方向,且阻挡板3具有部分伸入容纳腔12的阻挡工位和移出容纳腔12的解除工位,第一轴线垂直于阻挡板3;阻挡板3通过弹性复位组件与主插接件1连接;
[0034]副插接件2上设置有驱动部,在副插接件2的插接端口插入容纳腔12的过程中,驱动部用于驱动阻挡板3绕第一轴线旋转以移出容纳腔12。
[0035]本技术设置在主插接件1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密闭主插接件1内部容纳腔12的阻挡板3,从而使得本申请中的主插接件1在未被副插接件2插入时,阻挡板3位于容纳腔12的内部,此时外界环境中的异物在进入容纳腔12的内部后,会被阻挡板3进行阻挡,进而外界的异物不会进入至主插接件1的内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异物吸附至主插接件1内部现象的发生,保证了主插接件1的正常使用。
[0036]此外本技术还设有驱动部,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插接件、副插接件、阻挡板以及弹性复位组件;所述主插接件设置有具有用于插接所述副插接件的容纳腔;所述阻挡板可绕第一轴线旋转地安装在所述主插接件上,且所述阻挡板具有部分伸入所述容纳腔的阻挡工位和移出所述容纳腔的解除工位,所述第一轴线垂直于所述阻挡板;所述阻挡板通过所述弹性复位组件与所述主插接件连接;所述副插接件上设置有驱动部,在所述副插接件的插接端口插入所述容纳腔的过程中,所述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阻挡板绕所述第一轴线旋转以移出所述容纳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板上设置有插槽;所述驱动部为一端固定于所述副插接件的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相对所述副插接件倾斜设置;在所述副插接件的所述插接端口插入所述容纳腔的过程中,所述驱动杆插入所述插槽并与所述插槽滑动配合。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复位组件包括转轴和第一弹性件,所述转轴的一端与所述阻挡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主插接件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套设于所述转轴的外侧,且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阻挡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主插接件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包括第一扭簧。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活动板,所述活动板铰接于所述容纳腔的开口位置处;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丁奎
申请(专利权)人: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