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屋面防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8759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屋面防水结构,包括山墙、包边、切水收边、光伏导水槽、光伏组件和维修通道板,维修通道板为倒U形,光伏导水槽设置在维修通道板上,光伏组件安装在光伏导水槽上,包边设置在山墙上,该基于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屋面防水结构中,维修通道板为倒U形且一体成型,具有较高的强度,与光伏组件处于同一平面,有利于自动化高效清扫维护,减少了人员上的工作危险,提高了效率,提高了防水效果;山墙处的雨水经过包边流到切水收边处,再由切水收边引导到维修通道板上,从而实现了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于山墙结构时的防水功能。构时的防水功能。构时的防水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屋面防水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光伏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屋面防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光伏建筑一体化(即BIPV Building Integrated PV,PV即Photovoltaic)是一种将太阳能发电产品集成到建筑上的技术。光伏建筑—体化(BIPV)不同于光伏系统附着在建筑上(BAPV:Building Attached PV)的形式。光伏建筑一体化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光伏方阵与建筑的结合。另一类是光伏方阵与建筑的集成。如光电瓦屋顶、光电幕墙和光电采光顶等。在这两种方式中,光伏方阵与建筑的结合是一种常用的形式,特别是与建筑屋面的结合。
[0003]在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的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1、维修通道预留,在常规的光伏屋面中,维修通道都是在基面上通过凹形铁板拼接的方式,在两排光伏组件之间留出一条向下凹陷的维修通道,这样的表面结构形式给日常维护维修造成困难,拼接处也较易产生漏水现象,这样就会使得在拼接处出现漏水现象;2、对于山墙的防水,部分建筑设置有山墙,由于光伏组件结构问题,无法与山墙之间进行无缝连接,进而造成了部分雨水会从光伏组件和山墙之间的缝隙进入到屋顶,从而出现渗水的情况。
[0004]综上所述,需要设计一款基于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屋面防水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为了克服上述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屋面防水结构。
[0006]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0007]一种基于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屋面防水结构,包括山墙、包边、切水收边、光伏导水槽、光伏组件和维修通道板,维修通道板为倒U形,光伏导水槽设置在维修通道板上,光伏组件安装在光伏导水槽上,包边设置在山墙上,切水收边的上端位于包边以及山墙之间,切水收边的下端倾斜设置,且切水收边的下端位于维修通道板的正上方。
[0008]优选的,所述光伏组件与山墙的间距在30

60mm,切水收边的下端抵触在维修通道板上,保证大部份雨水稳定从正面导走,少量渗漏由光伏导水槽上的导水结构进行排水,同时减少了雨水飞溅的概率,减少了雨水渗透到山墙处的可能性。
[0009]优选的,位于维修通道板上的两个光伏组件的间距为100mm,维修通道板与光伏组件有着相同的防漏水功能,具正面导水与侧边阻水的特佂。
[0010]优选的,所述切水收边的顶端设置有止水胶,包边通过止水胶与山墙密封连接,这样以后防止湿气或者水气从包边以及山墙贴合处进入到山墙外壁,从而渗入到山墙中,提高了防水效果。
[0011]优选的,所述维修通道板为一体成型结构,维修通道板刚开始是卷材,随后由专门
的吊机放置在屋顶以后,由成型机一体压成倒U形,从而代替了常规维修通过拼接的方式,提高了防水效果。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基于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屋面防水结构中:
[0013]1、维修通道板为倒U形且一体成型,具有较高的强度,与光伏组件处于同一平面,有利于自动化高效清扫维护,减少了人员上的工作危险,提高了效率,大型屋面电站能够用专用设备形成一体化无缝通道板,大大减少了漏水的概率,提高了防水效果;面积较小的屋顶电站,其通道板由常规折弯设备实现成形,长度由设备规格能力确定,也方便操作,该结构能够与原建筑完美的集成化结合,提高了美观效果;
[0014]2、山墙处的雨水经过包边流到切水收边处,再由切水收边引导到维修通道板上,从而实现了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于山墙结构时的防水功能。
附图说明
[0015]本技术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0016]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的光伏导水槽、光伏组件和维修通道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山墙,2.包边,3.切水收边,4.光伏导水槽,5.光伏组件,6.维修通道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9]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
[0020]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基于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屋面防水结构,包括山墙1、包边2、切水收边3、光伏导水槽4、光伏组件5和维修通道板6,维修通道板6为倒U形,光伏导水槽4设置在维修通道板6上,光伏组件5安装在光伏导水槽4上,包边2设置在山墙1上,切水收边3的上端位于包边2以及山墙1之间,切水收边3的下端倾斜设置,且切水收边3的下端位于维修通道板6的正上方。光伏导水槽4与市面上的光伏导水槽通用,比如专利号:CN215291043U,专利名称:防水光伏建筑一体化屋面中的光伏导水槽。只需要将光伏导水槽4安装在维修通道板6上即可,两个光伏组件5之间的通道用于维修,由于维修通道板6为倒U形,可以对两排光伏导水槽4进行有效限位,同时还起到一定防水效果。山墙1处的雨水经过包边2流到切水收边3处,再由切水收边3引导到光伏组件5上,从而实现了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于山墙1结构时的防水功能。
[0021]具体的,所述光伏组件5与山墙1的间距在30

60mm,切水收边3的下端抵触在维修通道板6上上,保证大部份雨水稳定从正面导走,少量渗漏由光伏导水槽4上的导水结构进行排水,同时减少了雨水飞溅的概率,减少了雨水渗透到山墙处的可能性。
[0022]具体的,位于维修通道板6上的两个光伏组件5的间距为100mm。
[0023]具体的,所述切水收边3的顶端设置有止水胶,包边2通过止水胶与山墙1密封连接,这样以后防止湿气或者水气从包边2以及山墙1贴合处进入到山墙1外壁,从而渗入到山墙1中,提高了防水效果。
[0024]具体的,所述维修通道板6为一体成型结构,维修通道板6刚开始是卷材,随后由专门的吊机放置在屋顶以后,由成型机一体压成倒U形,从而代替了常规维修通过拼接的方
式,提高了防水效果。
[0025]上述依据本技术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屋面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山墙、包边、切水收边、光伏导水槽、光伏组件和维修通道板,维修通道板为倒U形,光伏导水槽设置在维修通道板上,光伏组件安装在光伏导水槽上,包边设置在山墙上,切水收边的上端位于包边以及山墙之间,切水收边的下端倾斜设置,且切水收边的下端位于维修通道板的正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屋面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与山墙的间距在3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友阳光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