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运动协调障碍康复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86700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04
一种儿童运动协调障碍康复设备,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协调障碍康复训练效果不佳的问题;包括矩形的主体壳,主体壳内左右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左右轴向的转动筒,两个转动筒的相背端分别贯穿主体壳且设有弧口朝前的置臂板,主体壳内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位于两个转动筒之间的滑板,两个滑板的相背端分别设有插入其对应侧的转动筒内的滑动柱,转动筒上开设有左右方向的倾斜槽,滑动柱上设有插入其对应侧的倾斜槽内的插柱,两个滑板的相对端分别设有连绳,连绳的下端贯穿主体壳且设有位于束缚带,左侧的滑板上的连绳位于右侧的滑板上的连绳的后方,左侧的连绳自由端位于右侧的连绳自由端的右方;此结构简单,构思新颖,使用方便,实用性强。用性强。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儿童运动协调障碍康复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儿童康复器械
,特别是一种儿童运动协调障碍康复设备。

技术介绍

[0002]一些脑瘫或脑部神经损伤的患儿往往会出现运动协调障碍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无法正常走路及运动,因此需要进行一些儿童运动协调训练,以便加强患儿的手脚协调性,人类走路往往是左脚向前迈动,右脚向前迈动以保持平衡,左脚与之相反,因此走路的过程锻炼手脚配合协调的过程,因此现有的协调障碍康复锻炼方法多为使患者坐立或站立,医护人员或家属向前同时摆动患儿左脚及右手或右手及左脚,达到使患儿感受走路时手脚协调运作的感觉,但这类方法存在以下缺陷:1、由于为医护人员或家属摆动,因此为被动训练,患儿只能被动的进行摆动下肢及手臂,无法全方位的感受手脚协调运动的感觉,2、由于是被动训练,无法对肢体肌肉起到锻炼的目的,无法刺激神经形成肌肉记忆,康复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情况,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儿童运动协调障碍康复设备,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协调障碍康复训练效果不佳的问题。
[0004]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矩形的主体壳,主体壳内左右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左右轴向的转动筒,两个转动筒的相背端分别贯穿主体壳且设有弧口朝前的置臂板,主体壳内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位于两个转动筒之间的滑板,两个滑板的相背端分别设有与转动筒同轴且插入其对应侧的转动筒内的滑动柱,转动筒上开设有左右方向的倾斜槽,滑动柱上设有插入其对应侧的倾斜槽内的插柱,两个滑板的相对端分别设有连绳,连绳的下端贯穿主体壳且设有位于束缚带,左侧的滑板上的连绳位于右侧的滑板上的连绳的后方,左侧的连绳自由端位于右侧的连绳自由端的右方。
[000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实现患儿向前迈左腿时右臂向前摆动,向前迈右腿时左臂向前摆动,使患儿感受走路时手脚协调运动的感觉,起到锻炼协调性的目的,同时在向前迈动腿部的过程中对患儿下肢肌肉起到锻炼加强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轴测图。
[0007]图2是本技术的全剖俯视轴测图。
[0008]图3是本技术的全剖主视轴测图。
[0009]图4是本技术图2中A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1]由图1至图4给出,包括矩形的主体壳1,主体壳1内左右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左右轴向的转动筒2,两个转动筒2的相背端分别贯穿主体壳1且设有弧口朝前的置臂板3,主体壳1内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位于两个转动筒2之间的滑板4,两个滑板4的相背端分别设有与转动筒2同轴且插入其对应侧的转动筒2内的滑动柱5,转动筒2上开设有左右方向的倾斜槽6,滑动柱5上设有插入其对应侧的倾斜槽6内的插柱7,两个滑板4的相对端分别设有连绳8,连绳8的下端贯穿主体壳1且设有位于束缚带9,左侧的滑板4上的连绳8位于右侧的滑板4上的连绳8的后方,左侧的连绳8自由端位于右侧的连绳8自由端的右方。
[0012]为了便于滑动柱5复位,所述的两个滑板4的相背端分别经弹簧10与主体壳1连接,左侧的弹簧10位于转动筒2后方且右侧的弹簧10位于转动筒2前方。
[0013]为了减小连绳8的摩擦力,所述的主体壳1前后两侧壁上分别转动连接有与其对应侧的连绳8接触的主带轮11,主体壳1右侧壁上转动连接有与左侧的连绳8接触的副带轮12。
[0014]为了防止连绳8从主带轮11上脱落,所述的两个主带轮11的相对端分别设有防脱盘13。
[0015]为了便于对束缚带9进行固定,所述的两个束缚带9的相对端分别设有魔术子贴14,两个束缚带9的相背端分别设有可与其对应侧的魔术子贴14粘合的魔术母贴15。
[0016]为了防止主体壳1倾倒,所述的主体壳1下端设有稳定盘。
[0017]本技术在使用时,首先将主体壳1移动至合适位置,使患儿背靠主体壳1前端面站立,将束缚带9绕过其对应侧的脚腕,然后分别将魔术子贴14与魔术母贴15粘合,对束缚带9起到固定的作用,防止在锻炼时束缚带9从患者脚腕部脱落,然后使患者双臂放置于其对应侧的置臂板3上,此时患儿向前迈动左腿,患儿左腿带动右侧的束缚带9向前移动,右侧的束缚带9经左侧的连绳8带动左侧的滑板4向右滑动并向右拉伸左侧的弹簧10,左侧的滑板4带动左侧的滑动柱5向右滑动,左侧的滑动柱5带动左侧的插柱7在倾斜槽6内向右滑动,带动左侧的置臂板3向前摆动,进而带动患儿右臂向前摆动,实现了左腿迈步右手向前摆的动作;
[0018]然后使患儿左脚停止向前摆动,此时由于弹簧10的恢复力,左侧的滑板4带动左侧的滑动柱5向左滑动,左侧的插柱7在倾斜槽6内向左滑动,使左侧的置臂板3向后摆动,实现患儿手臂的复位,此时患儿左脚也回到初始位置,然后使患儿右脚向前迈动,使左侧的束缚带9向前摆动进而带动右侧的置臂板3向前摆动,实现了右脚向前迈左手向前摆动的动作,如此交替反复,患儿反复向前交替迈动左脚及右脚,即可感受走路时手脚协调摆动的动作,对患者协调能力起到锻炼的目的,使用完成后,将魔术子贴14与魔术母贴15分离,将束缚带9从患儿脚腕上取下即可。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有的主体壳、束缚带、置臂板、转动筒等,可以实现患儿向前迈左腿时右臂向前摆动,向前迈右腿时左臂向前摆动,使患儿感受走路时手脚协调运动的感觉,起到锻炼协调性的目的,同时在向前迈动腿部的过程中对患儿下肢肌肉起到锻炼加强的目的,此结构简单,构思新颖,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童运动协调障碍康复设备,包括矩形的主体壳(1),其特征在于,主体壳(1)内左右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左右轴向的转动筒(2),两个转动筒(2)的相背端分别贯穿主体壳(1)且设有弧口朝前的置臂板(3),主体壳(1)内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位于两个转动筒(2)之间的滑板(4),两个滑板(4)的相背端分别设有与转动筒(2)同轴且插入其对应侧的转动筒(2)内的滑动柱(5),转动筒(2)上开设有左右方向的倾斜槽(6),滑动柱(5)上设有插入其对应侧的倾斜槽(6)内的插柱(7),两个滑板(4)的相对端分别设有连绳(8),连绳(8)的下端贯穿主体壳(1)且设有位于束缚带(9),左侧的滑板(4)上的连绳(8)位于右侧的滑板(4)上的连绳(8)的后方,左侧的连绳(8)自由端位于右侧的连绳(8)自由端的右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童运动协调障碍康复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滑板(4)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天露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