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地整治项目影响因素分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98471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土地整治项目影响因素分析方法,涉及土地整治分析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研究各省土地整治政策并结合实地调研基础上,构建影响农民参与土地整治项目的影响因素体系,通过决策实验室法耦合解释结构模型对因素体系进行分析,确定影响农民参与改造的根源影响因素及因素之间的层级结构和影响路径。结果显示:影响因素划分为5个层级,田块平整与大小是影响农民参与整治的根源影响因素;中心度排名前三的影响因素分别是政府补偿费、农业规模生产及农田抗灾能力。并提出调整地块平整度和大小、加大政府补偿费力度及鼓励农业规模化生产等促进农民参与土地整治项目的建议,为助力乡村振兴建设提供参考。力乡村振兴建设提供参考。力乡村振兴建设提供参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地整治项目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地整治分析
,具体为一种土地整治项目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土地整治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总规划、城市规划、土地整治专项规划确定的目标和用途,通过采取行政、经济和法律等手段,运用工程建设措施,通过对田、水、路、林、村实行综合整治、开发,对配置不当、利用不合理,以及分散、闲置、未被充分利用的农村居民点用地实施深度开发,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率和产出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过程,其实质是合理组织土地利用。
[0003]目前处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大力推进的关键时刻,如何提高土地整治项目吸引农民参与的动力,推动整治项目顺利实施,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农民参与土地整治的影响因素进行归纳与分析,为加快乡村振兴建设提供建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促进农民积极参与土地整治项目,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本专利技术在研究各省土地整治政策并结合实地调研基础上,构建影响农民参与土地整治项目的影响因素体系,通过决策实验室法(DEMATEL)耦合解释结构模型(ISM)对因素体系进行分析,确定影响农民参与改造的根源影响因素及因素之间的层级结构和影响路径。
[0005]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土地整治项目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确定影响农民参与土地整治项目的因素S
i

[0007]利用打分法,对两个因素S
i
之间的直接影响情况进行打分,根据打分构造直接影响矩阵M;
[0008]根据对直接影响矩阵M运算处理,得到规范化影响矩阵N;
[0009]根据T=N(I

N)
‑1对规范化影响矩阵N运算处理,得到综合影响矩阵T,其中T
ij
为影响因素i和j之间的间接影响关系,I为单位矩阵;
[0010]根据1≤i≤n、1≤j≤n、M
i
=X
i
+Y
i
和N
i
=X
i

Y
i
,对综合影响矩阵T运算处理,得到影响度X
i
、被影响度Y
i
、中心度M
i
和原因度N
i
,并根据影响度X
i
、被影响度Y
i
、中心度M
i
和原因度N
i
,得到各因素S
i
之间的因果关系及重要程度;
[0011]计算可达矩阵E:将综合影响矩阵T加上单位矩阵I得到整体影响矩阵D=(d
ij
)n
×
n,以整体影响矩阵D为基础,设置阈值λ,若d
ij
≥λ,则可达矩阵E中e
ij
=1,若d
ij
<λ,则可达矩阵E中e
ij
=0;
[0012]根据可达矩阵E,求得所有因素S
i
的可达集R(S
i
)和前因集A(S
i
),若某因素S
i
满足R(S
i
)=R(S
i
)∩A(S
i
),则将此因素S
i
作为第一个层级;删除第一个层级的因素S
i
,重复判断下
一因素S
i
是否满足R(S
i
)=R(S
i
)∩A(S
i
),直至把所有的因素S
i
划分层级;
[0013]根据各因素S
i
划分的层级,构建多层递阶结构模型,对多层递阶结构模型进行分析,得到各因素S
i
之间的层级结构及影响路径;
[0014]根据各因素S
i
之间的因果关系及重要程度,以及各因素S
i
之间的层级结构及影响路径,确定各因素S
i
对农民参与土地整治项目的影响程度。
[0015]进一步的,所述确定影响农民参与土地整治项目的因素S
i
,具体包括:
[0016]通过归纳整合有关土地整治的相关文献,研究土地整治大省颁布的各种关于土地整治的文件政策,对引入农民的整治项目实地调研,并结合从事土地整治研究方面的专家及教授的意见,确定影响农民参与土地整治项目的因素S
i

[0017]进一步的,所述影响农民参与土地整治项目的因素S
i
包括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生态因素;
[0018]所述经济因素包括政府补偿费S1、农业生产成本S2、作物产量S3、农业生产规模S4和田块平整与大小S5;
[0019]所述社会因素包括灌排渠道质量S6、田间道路质量S7、农田防护林质量S8和农田灌溉保障S9;
[0020]所述生态因素包括农田抗灾能力S
10
、农田环境绿化S
11
和农村生态改善S
12

[0021]进一步的,所述政府补偿费S1是指政府按照政策要求对符合补偿要求的按补偿安置标准进行补助;
[0022]所述农业生产成本S2是农业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按照一定的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的农业生产费用总和;
[0023]所述作物产量S3是指一定时期内在农作物播种面积上收获的农产品量;
[0024]所述农业生产规模S4中,农业规模生产目的是扩大生产规模,使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降低和收益增加,从而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0025]所述田块平整与大小S5指通过拆迁、土方工程对土地表层状况进行改造,拆除建筑物、构筑物以及存在较明显的土地不同位置的高差,以达到后续施工的要求;
[0026]所述灌排渠道质量S6中灌排渠道是指联接灌溉水源和灌溉土地的水道,把从水源引取的水量输送和分配到灌区的各个部分;
[0027]所述田间道路质量S7中田间道路为满足农业物资运输、农业耕作和其它农业生产活动的道路;
[0028]所述农田防护林质量S8中农田防护林为改善农田小气候和保证农作物丰产、稳产而营造的防护林,在林带影响下,其周围一定范围内形成特殊的小气候环境,能降低风速,调节温度,增加大气湿度和土壤湿度,拦截地表径流,调节地下水位;
[0029]所述农田灌溉保障S9是指对农业耕作区进行的灌溉作业;
[0030]所述农田抗灾能力S
10
是指通过建设农田基础设施提高农田抗灾能力;
[0031]所述农田环境绿化S
11
的目的是通过提升乡村绿化率,改善村容村貌;
[0032]所述农村生态改善S
12
的目的是按照长期部署,处理好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发展与安全的关系。
[0033]进一步的,所述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地整治项目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确定影响农民参与土地整治项目的因素S
i
;利用打分法,对两个因素S
i
之间的直接影响情况进行打分,根据打分构造直接影响矩阵M;根据对直接影响矩阵M运算处理,得到规范化影响矩阵N;根据T=N(I

N)
‑1对规范化影响矩阵N运算处理,得到综合影响矩阵T,其中T
ij
为影响因素i和j之间的间接影响关系,I为单位矩阵;根据M
i
=X
i
+Y
i
和N
i
=X
i

Y
i
,对综合影响矩阵T运算处理,得到影响度X
i
、被影响度Y
i
、中心度M
i
和原因度N
i
,并根据影响度X
i
、被影响度Y
i
、中心度M
i
和原因度N
i
,得到各因素S
i
之间的因果关系及重要程度;计算可达矩阵E:将综合影响矩阵T加上单位矩阵I得到整体影响矩阵D=(d
ij
)n
×
n,以整体影响矩阵D为基础,设置阈值λ,若d
ij
≥λ,则可达矩阵E中e
ij
=1,若d
ij
<λ,则可达矩阵E中e
ij
=0;根据可达矩阵E,求得所有因素S
i
的可达集R(S
i
)和前因集A(S
i
),若某因素S
i
满足R(S
i
)=R(S
i
)∩A(S
i
),则将此因素S
i
作为第一个层级;删除第一个层级的因素S
i
,重复判断下一因素S
i
是否满足R(S
i
)=R(S
i
)∩A(S
i
),直至把所有的因素S
i
划分层级;根据各因素S
i
划分的层级,构建多层递阶结构模型,对多层递阶结构模型进行分析,得到各因素S
i
之间的层级结构及影响路径;根据各因素S
i
之间的因果关系及重要程度,以及各因素S
i
之间的层级结构及影响路径,确定各因素S
i
对农民参与土地整治项目的影响程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地整治项目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影响农民参与土地整治项目的因素S
i
,具体包括:通过归纳整合有关土地整治的相关文献,研究土地整治大省颁布的各种关于土地整治的文件政策,对引入农民的整治项目实地调研,并结合从事土地整治研究方面的专家及教授的意见,确定影响农民参与土地整治项目的因素S
i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地整治项目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影响农民参与土地整治项目的因素S
i
包括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生态因素;所述经济因素包括政府补偿费S1、农业生产成本S2、作物产量S3、农业生产规模S4和田块平整与大小S5;所述社会因素包括灌排渠道质量S6、田间道路质量S7、农田防护林质量S8和农田灌溉保障S9;所述生态因素包括农田抗灾能力S
10
、农田环境绿化S
11
和农村生态改善S
1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土地整治项目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政府补偿费S1是指政府按照政策要求对符合补偿要求的按补偿安置标准进行补助;所述农业生产成本S2是农业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按照一定的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的农业生产费用总和;
所述作物产量S3是指一定时期内在农作物播种面积上收获的农产品量;所述农业生产规模S4中,农业规模生产目的是扩大生产规模,使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降低和收益增加,从而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述田块平整与大小S5指通过拆迁、土方工程对土地表层状况进行改造,拆除建筑物、构筑物以及存在较明显的土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早弘任心怡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财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