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装配式建筑预制柱灌浆封堵器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8308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预制装配式建筑预制柱灌浆封堵器组件,包括溢出封堵组件和灌浆封堵组件,溢出封堵组件包括夹持件和上封堵机构,在上封堵机构底板中心设置条形槽,在两侧围板的内侧固定有滑杆并套装滑块,在滑块中心设置有锥形孔,其内端口直径大于外端口,在锥形孔内匹配套装有锥形体,在锥形体的中心穿孔套装木棍,在顶围板中部固定有蜂鸣器,该蜂鸣器的触碰开关位于顶围板的下方。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非排浆情况下通过内置木棒移动状态获取注浆信号,以利于及时控制注浆状态。具有操作简单和封堵效果好的优点,而且封堵过程有效减少漏浆,尤其是对排浆孔的封堵,溢出封堵组件能够确保不发生排浆的情况下发出预警信号。排浆的情况下发出预警信号。排浆的情况下发出预警信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装配式建筑预制柱灌浆封堵器组件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装配式建筑灌浆辅助工具
,具体涉及一种预制装配式建筑预制柱灌浆封堵器组件。

技术介绍

[0002]装配式建筑是在工厂内进行建筑预制件进行生产,再将预制件运输至现场进行组装便可,可大大缩短建筑成型的工期,我国目前正在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装配式建筑是利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工业化施工和信息化管理等方法来建造、使用和管理的建筑,是促使传统建设方式向集约、节约、环保、绿色、科技等现代化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当前在预制装配式框架结构建筑的施工中,预制柱与预制叠合梁、预制叠合板的节点为现浇连接,上下的预制柱与预制柱间一般设有20mm 灌浆通道需采用C80以上高强灌浆料进行压力灌浆封堵。通常是采用半灌浆套筒和全灌浆套筒连接的预制柱通过下排灌浆口进行压力注浆,上排排浆口依次流出浆料即判定灌浆密实。下排灌浆口和上排排浆口流出浆料后采用塑料胶塞进行封堵。排浆孔没有有效封堵,造成漏浆,排浆孔仅在排浆后通过观察才能封堵,造成漏浆,灌浆孔封堵麻烦。使用木塞封堵时,需要一直盯着排浆口,防止错过封堵的时机,但这样过于麻烦,而且木塞封堵排浆口后缺乏限位固定机构,若木塞脱落,排浆口会快速的泄漏浆液,导致注浆失败。
[0003]公告号CN213234302U的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柱灌浆封堵装置,包括灌浆模具体,所述灌浆模具体的右侧配设有灌浆管头,所述灌浆管头的右端外侧套接有套管, 所述套管的右端内侧固定连接有锥形卡套,所述锥形锥形卡套内侧穿插有灌浆喷头,所述套管的右端上下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竖直连接有固定顶栓。在塑料胶塞进行封堵的设计做法不能良好的满足封堵条件,塑料胶塞塞入预制柱的部分后期只能采用砂浆进行收面封堵,因此预制柱节点部位的有效截面大大减小,有悖于装配式结构“强节点、弱构件”的原则;同时在封堵排浆孔的过程中,高强灌浆料同时也在溢出排浆孔,胶塞封堵无法确保灌浆料封堵良好。另外,预制柱灌浆时,都是使得灌浆装置的喷头对接在模具装置的进料端口处,当灌浆完成后,拔出喷头,然后将封堵装置安装在进料端口处,操作比较麻烦,不够便捷。
[0004]因此亟待寻找合理的封堵装置和封堵方案解决漏浆问题,以及解决现有通过木塞或塑料胶塞侵占预制柱有效截面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目前正配饰建筑注浆排浆孔没有有效封堵或封堵方式不合理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预制装配式建筑预制柱灌浆封堵器组件,在非排浆情况下能够获取注浆信号,以利于及时控制注浆状态。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预制装配式建筑预制柱灌浆封堵器组件,包括溢出封堵组件和灌浆封堵组件,所述的溢出封堵组件包括夹持件和上封堵机构,
该上封堵机构包括矩形框架体,其包括底板、两侧围板和顶板,在底板中心设置条形槽,在两侧围板的内侧固定有滑杆,在两侧滑杆上套装有滑块,在滑块中心设置有锥形孔,该锥形孔的内端口直径大于外端口直径,在该锥形孔内匹配套装有锥形体,在锥形体的中心设置穿孔并套装有木棍,在顶围板中部固定有蜂鸣器,该蜂鸣器的触碰开关位于顶围板的下方。当灌浆在模板内向上移动后,驱动木棍向上移动,进而驱动滑块向上移动,当滑块向上移动至顶部并触发所述触碰开关后,引发蜂鸣器报警。
[0007]滑块初始位置位于框架的底部,发出报警时其位于框架的顶部。从图可以看出,锥形体和木棍的初始位置位于条形槽的底部,发出报警时其位于条形槽的顶部。
[0008]所述灌浆封堵组件包括夹持件和下封堵机构,下封堵机构包括底板和两侧围板,在底板下部设置贯穿的灌浆孔,在两侧围板内侧设置导槽,两侧导槽内匹配套装有滑板。
[0009]夹持件包括两个L形卡件和四个横向的所述连杆,每个L形卡件包括牵拉板和挂接板,在每个L形卡件的牵拉板的外表面沿横向固定有两个导向管,每个导向管内分别套装有所述连杆,各连杆的内端分别固定在矩形框架体的两侧。
[0010]在每个连杆上设置有挡台,并在导向管的内端设置弹簧座,在弹簧座与挡台之间套装有弹簧,在自然状态下两侧弹簧驱动两侧L形卡件向内收缩。
[0011]在L形卡件的挂接板内壁上分别设置有防滑齿或垫片,另外又在L形卡件的挂接板外侧壁固定有提手。
[0012]所述滑块为工字形,包括上下翼板和中部腹板,上下翼板两侧分别沿竖向设置贯穿孔,中部腹板的两侧分别固定有轴套,两侧轴套分别于上下贯穿孔位置对应,所述的滑杆套装于穿孔和轴套内。
[0013]溢出封堵组件和灌浆封堵组件分别增加有锁定部件。
[0014]灌浆封堵组件设置摆动的压板来替代滑板。
[0015]在灌浆管上安装电磁阀,将蜂鸣器引出信号线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由控制器根据蜂鸣器触发信号,控制电磁阀闭合。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非排浆情况下通过内置木棒移动状态获取注浆信号,以利于及时控制注浆状态。具有操作简单和封堵效果好的优点,而且封堵过程有效减少漏浆,尤其是对排浆孔的封堵,溢出封堵组件能够确保不发生排浆的情况下发出预警信号。
[0017]在滑块的锥形孔内匹配套装有橡胶或木质的锥形体,在锥形体的中心设置穿孔并套装有木棍。自然状态下滑块、锥形体和木棍位于下侧位,装配时需确保木棍插入模板排浆孔内,装配后向内推送木棍直至无法推动为止,木棍能够在锥形体的中心穿孔内自由调节伸出量,木棍以贯穿模块排浆孔且接触装配柱为准,木棍外露部分端头以便于目测其移动状态。
[0018]灌浆封堵组件在装配时,向外拉动两侧L形卡件的提手,使得两侧的L形卡件向外展开,然后在模板灌浆孔位置松手,将灌浆孔对应于模板灌浆孔的位置,操作简单方便。灌浆封堵组件的灌浆孔与灌浆管型号一致能够匹配套装,且能够支撑灌浆管。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封堵器具的使用状态图;图2是上组件的正视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图4是图2的后视立体图;图5是另一种封堵器的立体结构图;图6是图5的使用状态图。
[0020]图中标号:模板1,溢出封堵组件2,连杆3,连杆3,滑套5,滑块6,锥形孔7,锥形体8,木棍9,蜂鸣器10,灌浆封堵组件11,灌浆孔12,导槽13,挡板14,导向管15,挡台16,弹簧17,矩形孔18,穿孔19,L形卡件20,防滑齿21,提手22,触碰开关23,轴座24,主摆杆25,辅摆杆26,第一轴27,第二轴28,第三轴29,手柄30,拉绳31,挂钩32,锁扣33,装配柱34。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2]实施例1:一种如图1所示的预制装配式建筑预制柱灌浆封堵器组件,主要应用于装配式建筑预制柱底部灌浆施工过程对模板灌浆孔和排浆孔的封堵。该封堵器组件是针对现有封堵施工过程缺少有效封堵器,以及现有封堵器普遍存先观察排浆孔漏浆后才操作停止后再操作停止逐渐和封堵造成漏浆问题而改进。该封堵器组件主要包括溢出封堵组件2和灌浆封堵组件11,以及彼此分别具有的夹持件等。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装配式建筑预制柱灌浆封堵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溢出封堵组件(2)和灌浆封堵组件(11),所述的溢出封堵组件(2)包括夹持件和上封堵机构,该上封堵机构包括矩形框架体,其包括底板、两侧围板和顶板,在底板中心设置条形槽(18),在两侧围板的内侧固定有滑杆(4),在两侧滑杆(4)上套装有滑块(6),在滑块(6)中心设置有锥形孔(7),该锥形孔(7)的内端口直径大于外端口直径,在该锥形孔(7)内匹配套装有锥形体(8),在锥形体(8)的中心设置穿孔并套装有木棍(9),在顶围板中部固定有蜂鸣器(10),该蜂鸣器(10)的触碰开关(23)位于顶围板的下方,当灌浆在模板内向上移动后,驱动木棍向上移动,进而驱动滑块向上移动,当滑块向上移动至顶部并触发所述触碰开关后,引发蜂鸣器报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装配式建筑预制柱灌浆封堵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浆封堵组件(11)包括夹持件和下封堵机构,下封堵机构包括底板和两侧围板,在底板下部设置贯穿的灌浆孔(12),在两侧围板内侧设置导槽(13),两侧导槽(13)内匹配套装有滑板(1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装配式建筑预制柱灌浆封堵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夹持件包括两个L形卡件(20)和四个横向的所述连杆(3),每个L形卡件(20)包括牵拉板和挂接板,在每个L形卡件(20)的牵拉板的外表面沿横向固定有两个导向管(15),每个导向管(15)内分别套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洋许瑞杰田兴雨范晨阳付佳奇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