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通道及消融针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98107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流体通道及消融针系统,涉及消融技术领域,用于保证便于操作的同时提高柔性性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流体通道,包括进流通路和回流通路;所述进流通路包括第一段进流路径和第二段进流路径,所述第一段进流路径中流体的流向进行改向以流入第二段进流路径中;回流通路包括第三段回流路径和第四段回流路径,所述第三段回流路径中流体的流向进行改向以流入第四段回流路径中;所述第一段进流路径中流体的流向和所述第四段回流路径中流体的流向相反,所述第二段进流路径中流体的流向和所述第三段回流路径中流体的流向相反。三段回流路径中流体的流向相反。三段回流路径中流体的流向相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流体通道及消融针系统
[0001]本申请为申请号为CN202210817968.8、专利技术名称为“非真空流体传输装置及消融针系统”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消融
,特别地涉及一种流体通道及消融针系统。

技术介绍

[0003]在应用冷热消融术消除靶组织的外科手术中需利用传输装置将低温冷冻手术系统与消融针连接起来,向患者的病灶部输送治疗工质,以通过液态制冷剂的蒸发吸热,带走病灶组织的热量,使目标消融部位温度降低,从而破坏病变细胞组织达到治疗目的。现有的消融针系统,传输装置和消融针之间一般共轴线,从而造成系统在长度方向上的尺寸过大,不利于操作;并且柔性方面的性能还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流体通道及消融针系统,用于保证便于操作的同时提高柔性性能。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非真空流体传输装置,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传输单元和第二传输单元,所述第一传输单元用于向第二传输单元中输送流体,或者接收从第二输送单元中返回的流体;
[0006]所述第一传输单元包括第一进流管、第一回流管和外套管,所述第一进流管和所述第一回流管并排地设置在所述外套管的内部;
[0007]所述第二传输单元包括:
[0008]第二进流管,其上设置有第一转接装置,所述第二进流管通过所述第一转接装置与所述第一进流管相连通,所述第一进流管中流体的流向通过所述第一转接装置进行改向以流入所述第二进流管中;以及
[0009]第二回流管,其套设在所述第二进流管的外部,所述第二回流管上设置有第二转接装置,所述第二回流管通过所述第二转接装置与所述第一回流管相连通,所述第二回流管中流体的流向通过所述第二转接装置进行改向以返回所述第一回流管;
[0010]其中,所述第一转接装置与所述第二转接装置通过配合相连。
[001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转接装置包括转接头,所述转接头中设置有形成流体连通的第一配合孔和第二配合孔;
[0012]所述第一配合孔沿第一方向延伸,用于容纳所述第一进流管;
[0013]所述第二配合孔构造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呈一夹角的第二方向延伸的台阶孔,所述第二配合孔用于容纳所述第二进流管;
[0014]所述第二进流管具有配合端面,所述配合端面与所述第二配合孔中的上台阶面相抵接。
[001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转接装置包括三通转接头,所述三通转接头中设置有第三配合孔和第四配合孔;
[0016]所述第三配合孔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用于容纳杆第一回流管;
[0017]所述第四配合孔构造为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贯通所述三通转接头的台阶孔,所述第四配合孔用于容纳所述第二回流管,且所述第二回流管的贯通端面与所述第四配合孔中的下台阶面相抵接;
[0018]其中,所述第三配合孔、所述第四配合孔、所述第二配合孔以及所述第一配合孔流体连通。
[0019]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转接头构造为L形结构,所述转接头沿第二方向延伸的部分设置有定位台以及从所述定位台上延伸的第一锥状外壁,所述第一锥状外壁伸入所述第四配合孔中,所述三通转接头的端部与所述定位台相抵接。
[002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传输单元还包括:
[0021]绝热部,其位于所述外套管中且包覆在所述第一进流管和所述第一回流管的外壁上;以及
[0022]柔性加强部,其设置在所述绝热部和所述外套管的内壁之间,用于支撑所述第一进流管和所述第一回流管;
[0023]其中,所述柔性加强部沿所述外套管的轴向以螺旋方式延伸。
[0024]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传输单元还包括:
[0025]手柄组件,其一侧与所述外套管密封相连,所述手柄组件容纳所述第一转接装置和所述第二转接装置;以及
[0026]第一快速连接装置,所述手柄组件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一快速连接装置密封相连,所述第一快速连接装置容纳所述第二进流管和所述第二回流管。
[0027]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套管与所述绝热部和所述柔性加强部之间填充有气凝胶材料;
[0028]所述手柄组件与所述第一转接装置和所述第二转接装置之间填充有气凝胶材料。
[0029]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快速连接装置的外壁上设置有配合槽,所述配合槽具有倾斜的壁,所述配合槽用于与消融针的第二快速连接装置形成滚动卡合连接或弹性卡合连接。
[003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快速连接装置具有楔形端面,所述楔形端面上设置有沿所述第一快速连接装置的轴向延伸的回流孔,所述回流孔与所述第二回流管流体连通。
[003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消融针系统,其包括上述的非真空流体传输装置,还包括消融针,所述消融针与所述第二传输单元可拆卸地连接;
[0032]所述消融针包括封接真空外套以及贯穿所述封接真空外套并与其形成真空相连的进回流组件;
[0033]所述进回流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二进流管流体连通的进流芯管以及套设在所述进流芯管的外部的内管,所述内管与所述第二回流管流体连通;
[0034]其中,所述内管的至少一部分设置有缓冲装置。
[003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内管的外部套设有外管,所述内管的外壁和所述外管的
内壁均附着有为薄膜吸气剂。
[0036]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消融针还包括一体式或分体式设置的针尖和能量交换管,所述能量交换管与所述外管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相连;
[0037]所述能量交换管包括沿其轴向形成物理隔离的隔热腔和换热腔,所述进流芯管延伸至所述换热腔中;所述换热腔分别与所述进流芯管和所述内管形成流体连通,使得由所述进流芯管流出的流体在所述换热腔中折返并回流至所述进流芯管和所述内管之间。
[0038]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消融针还包括转换套以及与所述转换套密封相连的第二快速连接装置;
[0039]所述转换套包括密封腔室、贯穿所述密封腔室的引导管以及围绕所述引导管的周向设置的引流孔,所述引流孔与所述密封腔室流体连通,所述进流芯管贯穿所述引导管;
[0040]所述第二进流管和所述第二回流管贯穿所述第二快速连接装置并伸入所述密封腔室中;
[0041]其中,所述第二进流管与所述进流芯管流体连通以形成进流通路;
[0042]所述第二回流管与所述引流孔和所述密封腔室形成的回流路径流体连通以形成回流通路;
[0043]所述密封腔室的内壁与所述第二快速连接装置中的密封件在其轴向上的距离与所述密封件的耐低温程度相关;
[0044]其中,所述密封件用于在所述第二快速连接装置和所述非真空流体传输装置的第一快速连接装置之间形成密封。
[004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消融针还包括封接真空外套,所述封接真空外套中设置有进回流及封接孔,所述进回流组件贯穿所述进回流及封接孔;
[0046]所述封接真空外套中还设置有沿所述进回流及封接孔的周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体通道,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流通路和回流通路;其中,所述进流通路包括第一段进流路径和第二段进流路径,所述第一段进流路径中流体的流向进行改向以流入第二段进流路径中;所述回流通路包括第三段回流路径(33)和第四段回流路径(34),所述第三段回流路径(33)中流体的流向进行改向以流入第四段回流路径(34)中;其中,所述第一段进流路径中流体的流向和所述第四段回流路径(34)中流体的流向相反,所述第二段进流路径中流体的流向和所述第三段回流路径(33)中流体的流向相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流通路还包括第三段进流路径,其中,所述第一段进流路径、所述第二段进流路径和所述第三段进流路径由第一传输单元(100)、第二传输单元(200)、消融针(300)、第一转接装置(230)和第二转接装置(240)限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体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单元(100)包括第一进流管(110),所述第二传输单元(200)包括第二进流管(210),所述消融针(300)包括进流芯管(317),第一段进流路径由所述第一进流管(110)限定,所述第二段进流路径由所述第二进流管(210)限定,所述第三段进流路径由所述进流芯管(317)限定;所述第二进流管(210)与所述进流芯管(317)流体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体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流管(110)和所述第二进流管(210)的轴线垂直,所述第一进流管(110)通过第一转接装置(230)与所述第二进流管(210)形成流体连通;所述第一进流管(110)中的流体通过所述第一转接装置(230)进行改向以流入所述第二进流管(210)中;所述第一转接装置(230)包括转接头(231),所述转接头(231)用于使所述第一进流管(110)和所述第二进流管(210)形成流体连通,所述转接头(231)中设置有形成流体连通的第一配合孔(232)和第二配合孔(233);其中,所述第一配合孔(232)沿第一方向延伸,用于容纳第一进流管(110);所述第二配合孔(233)构造沿与第一方向呈一夹角的第二方向延伸的台阶孔,所述第二配合孔(233)用于容纳所述第二进流管(21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流体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消融针(300)还包括转换套(315)以及与所述转换套(315)密封相连的第二快速连接装置(301),所述转换套(315)包括密封腔室(3151)和贯穿所述密封腔室(3151)的引导管(3152),所述进流芯管(317)贯穿所述引导管(3152);所述第二进流管(210)贯穿所述第二快速连接装置(301)并伸入所述密封腔室(3151)中;所述第二进流管(210)容纳部分所述引导管(3152)以及容纳部分所述进流芯管(317),从而与所述进流芯管(317)流体连通;所述进流芯管(317)贯穿所述引导管(3152)并在端部侧与所述引导管(3152)密封相连,所述进流芯管(317)与所述引导管(3152)一同伸入所述第二进流管(210)中,从而所述进流芯管(317)和所述第二进流管(210)流体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流体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通路还包括第一段回流路径(31)和第二段回流路径(32),所述第一段回流路径(31)、所述第二段回流路径(32)、所述第三段回流路径(33)和所述第四段回流路径(34)由所述第一传输单元(100)、第二传输单元
(200)、消融针(300)、第一转接装置(230)和第二转接装置(240)限定。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流体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消融针(300)还包括进回流组件(310),所述进回流组件(310)包括与所述进流芯管(317)以及设置在所述进流芯管(317)的外部的内管(3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朋李雪冬杨晶晶高维良肖剑黄乾富
申请(专利权)人:海杰亚北京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