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压补偿调节喷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97774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7: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负压补偿调节喷淋装置,属于切片机技术领域,作用于线网或者槽轮,调节喷淋装置包括:主体;喷淋通道,所述喷淋通道设置在主体中,且所述喷淋通道包括:流入部,所述流入部可承载一第一流体;流出部,所述流出部和所述流入部连通,所述流入部的直径大于所述流出部的直径;以及吸入部,所述吸入部可承载一第二流体,所述吸入部连通设置在所述流出部上,且所述吸入部靠近所述流出部和所述流入部的交接处;其中,在第一流体运动的情况下,所述流出部和所述流入部的交接处产生一负压,通过负压使得第二流体和第一流体在所述流出部中混合并外流;达到高压喷射对线网冲击小的技术效果。网冲击小的技术效果。网冲击小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负压补偿调节喷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切片机
,尤其涉及一种负压补偿调节喷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切片机作为晶棒加工设备,在光伏及半导体领域应用广泛。在切片机工作过程中,线材高速切割时会产生大量热量,需要使用切削液对槽轮及线材进行降温。目前切片机上多采用溢流管和压力喷头的形式将切削液喷淋在主辊槽轮和线材上,但是,溢流管在线材高速切削产生大热量时不能很好地满足冷却需求,而且,采用压力喷射的方式高压喷射对线网冲击大,可能会引起线网波动。
[0003]所以,现有技术的技术问题在于:高压喷射对线网冲击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负压补偿调节喷淋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高压喷射对线网冲击大的技术问题;达到高压喷射对线网冲击小的技术效果。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负压补偿调节喷淋装置,作用于线网或者槽轮,调节喷淋装置包括:主体;喷淋通道,所述喷淋通道设置在主体中,且所述喷淋通道包括:流入部,所述流入部可承载一第一流体;流出部,所述流出部和所述流入部连通,所述流入部的直径大于所述流出部的直径;以及吸入部,所述吸入部可承载一第二流体,所述吸入部连通设置在所述流出部上,且所述吸入部靠近所述流出部和所述流入部的交接处;其中,在第一流体运动的情况下,所述流出部和所述流入部的交接处产生一负压,通过负压使得第二流体和第一流体在所述流出部中混合并外流。
[0006]作为优选,所述主体包括:第一主体,所述流入部位于所述第一主体内;第二主体,所述第二主体和所述第一主体连通,所述流出部位于所述第二主体内。
[0007]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之间可拆卸式连接。
[0008]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主体的壁厚小于所述第二主体的壁厚。
[0009]作为优选,所述吸入部和所述流出部相互垂直。
[0010]作为优选,所述吸入部的直径小于所述流出部的直径。
[0011]作为优选,所述第二主体表面设有第一凹陷部,所述第一凹陷部和所述吸入部连通。
[0012]作为优选,所述第二主体上内凹设置有一第二凹陷部,所述第二凹陷部的第一侧面和所述流出部连通,以构成一流出口;所述第二凹陷部的第二侧面位于所述流出口的对立侧,通过第二侧面使得经所述流出口的流体呈扇形形式对外输出。
[0013]作为优选,所述第二侧面具体为一倾斜面,所述倾斜面和所述流出部相对应,且所述倾斜面使得从流出部喷射出来的流体为扇面形状的流体。
[0014]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凹陷部远离所述第一主体,所述第二凹陷部的第二侧面为光滑面。
[0015]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
[0016]1、本申请实施例中,流入部和流出部连通,流入部的直径大于流出部的直径,吸入部能够承载第二流体,在变径通道内第一流体快速流动产生的负压效应,将吸入部中的第二流体吸入到流出部中,并使的第二流体能够和从流入部进入的第一流体混合后从流出部流出,从流出部向外喷射时,可以形成气液混合液,从而喷射到线网或者槽轮的冲击力减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高压喷射对线网冲击大的技术问题;达到了高压喷射对线网冲击小的技术效果。
[0017]2、本申请实施例中,流入部的直径大于流出部的直径,吸入部靠近流入部和流出部的交接处,从而在流入部和流出部的交接处中有负压现象产生,第二流体在经过流入部和流出部的交接处时,吸入部吸引第二流体然后和流入部的第一流体混合,一起从流出部向外喷射。吸入部附近在负压效应的影响下,吸引的第二流体有效增大喷射流量,便于对槽轮或者线网的冷却。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负压补偿调节喷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负压补偿调节喷淋装置的一种立体图;
[0020]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负压补偿调节喷淋装置的另一种立体图。
[0021]附图标记:
[0022]1、主体;2、流入部;3、流出部;4、引入部;5、第一主体;6、第二主体;7、第二凹陷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3]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0024]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25]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0026]如附图1所示,一种负压补偿调节喷淋装置,作用于线网或者槽轮,调节喷淋装置包括主体1、喷淋通道。喷淋通道设置在主体1中,喷淋通道包括流入部2、流出部3以及吸入部4。其中,喷淋通道为喷淋液或者流体流通的通道。流入部2可承载第一流体,且流入部2为
第一流体在主体1中的进入端,吸入部4能够承载第二流体,流出部3为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在主体1中的输出端,在第一流体运动的情况下,流出部3和流入部2的交接处产生一负压,通过负压使得第二流体和第一流体在流出部3中混合并外流,实现对线网或者槽轮的冷却。
[0027]主体1,如说明书附图1

3所示,主体1中通入有流体时,从主体1中的喷淋通道中出来的流体可以对线网或者槽轮进行冷却。在一个实施例中,主体1包括第一主体5和第二主体6。其中,流入部2位于第一主体5内。第二主体6和第一主体5连通,流出部3位于第二主体6内。此外,第一主体5和第二主体6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第一主体5和第二主体6之间可拆卸式连接。由于第二主体6中的流出部3中的流体的流速大,为保证第二主体6的正常使用,使得第二主体6的壁厚大于第一主体5的壁厚。
[0028]需要说明的是,流入部2承载第一流体和吸入部4承载第二流体中的承载具体有两种形式,第一种形式,第一流体容置在流入部2中,第二流体容置在吸入部4中,然后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一起从流出部3中对外输出。或第二种形式,第一流体先进入到流入部2中,然后第二流体进入到吸入部4中,最后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一起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压补偿调节喷淋装置,作用于线网或者槽轮,其特征在于,调节喷淋装置包括:主体;喷淋通道,所述喷淋通道设置在主体中,且所述喷淋通道包括:流入部,所述流入部可承载一第一流体;流出部,所述流出部和所述流入部连通,所述流入部的直径大于所述流出部的直径;以及吸入部,所述吸入部可承载一第二流体,所述吸入部连通设置在所述流出部上,且所述吸入部靠近所述流出部和所述流入部的交接处;其中,在第一流体运动的情况下,所述流出部和所述流入部的交接处产生一负压,通过负压使得第二流体和第一流体在所述流出部中混合并外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压补偿调节喷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第一主体,所述流入部位于所述第一主体内;第二主体,所述第二主体和所述第一主体连通,所述流出部位于所述第二主体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负压补偿调节喷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之间可拆卸式连接。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负压补偿调节喷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的壁厚小于所述第二主体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建伟朱亮卢嘉彬王金荣邱文杰周锋黄佳辉刘清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晶盛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